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咏月趣闻     
一年一句咏月诗五代后唐时,有一位诗僧,赋《中秋月》一诗,只得一句“此夜一轮满”,便不得下句。他冥思苦索,一年后才得“清光何处无”的下句。这竟令  相似文献   
342.
1997年,年仅23岁的常定法师出任泉州少林寺住持。那时,他眼前的这座寺院,距离全盛时期的周墙三丈、陇田百顷、与僧千人,已经太遥远了,除了三位僧人之外,只剩下一座尚未装修的大雄宝殿和几尊未塑金身的佛像。  相似文献   
343.
佛教新闻     
《法音》2001,(12):40-41
  相似文献   
344.
王志阳 《法音》2021,(1):28-32,33
虚云老和尚(1840-1959),俗姓萧,法名古岩,字德清,是近现代的高僧,对佛教在近现代的传承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被称为民国四大高僧之一。目前学术界对虚云老和尚的研究分布在多个领域,如侯坤宏《证悟与契入——对现代四大高僧修持观的观察》[1]、欧阳镇《虚云和尚看话禅的特点》[2]等,着重于考察虚云老和尚的禅学思想。宋颖、曾衍桃《禅诗与生态:虚云诗偈中的生态观》[3]、党晓龙《虚云大师诗歌创作特征析论》[4]等,则从虚云老和尚的诗歌创作来研究其禅学思想。  相似文献   
345.
耿静波 《法音》2021,(2):17-18
大慧宗杲(1089-1163),两宋时期著名禅师",看话禅"的代表性人物,是促成"临济再兴"的重要人物,在临济宗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由宗杲的传法历程来看,不管是其住持云门庵,还是住持径山等禅院期间,身边一直有大量弟子及参禅者;其被编管于衡州、梅州的十几年时间里,亦是从学者众多。  相似文献   
346.
李岚 《中国宗教》2014,(3):77-77
早岁参禅悦,截流识此心;云门蒙受记,赵州作主人。生活禅风立,修行不择根;把握在当下,电光石火顷。七旬承道信,八旬侍弘忍;五载当阳道,玉泉度门兴。  相似文献   
347.
掬水月在手     
常人亦可以偶然无心而得,但要触目是道,处处风流。就得繁华落尽,将我、法二执一齐抛却,这已是“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的境界……  相似文献   
348.
本文原是太虚一次学术讲演,表达了太虚对佛学基本思想和中国佛教发展史的基本观点。共分五章:第一章“佛学大纲”,简要勾勒出了中国佛学的大纲。中间三章用三句话提纲挈领地概括了中国佛学的发展脉络:一、中国佛学特质在禅,二、禅观行演为台贤教,三、禅台贤流归净土行。最后一章表达了作者重建中国佛学的意旨。  相似文献   
349.
我国的清明节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它既指节气,又指节日。在漫长的岁月中,清明逐渐形成了一些有趣的文化,值得品味。清明诗为诗海中的一束浪花,历来文人墨客多有吟咏。宋代黄庭坚的《清明》诗: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南宋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诗: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这些清明诗佳句如画,情趣盎然。在吟咏清明诗中,最为人们熟悉的当推唐代杜牧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  相似文献   
350.
温金玉 《中国宗教》2014,(10):44-46
苦夏时节,方立天先生远走。远望玉泉山哀立,近闻昆玉河含悲。五十三载耕耘播种,八十二年华彩人生。先生的一生,可以说是为学术而生。一因勤勉奋发,功勋卓著,方先生当之无愧地被视为"新中国培育的能够矗立在学术史上的学者"。他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61年到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84年经国务院特批直接由讲师晋升为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