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佛教宗派明代是五台山佛教的第三个兴盛时期。其表现是古刹精蓝焕然一新,佛事活动经常不断,高僧大德云集台山,讲经说法,著书立论。于是,出现了汉藏并传,显密竞秀,禅教并重,禅净双修,诸宗归一的倾象。禅宗禅宗是以禅定为主轴的一个宗派。禅定是禅和定的复合词。禅,本为“禅那”一梵文dhyawa的音译,译日思维修、静虑;定,本为三昧。  相似文献   
12.
圣地清凉山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台山研究》1990,(2):8-48
双手合十,敬请大地上虔诚信仰之智慧众生,欣赏五台清凉山之空前精妙专著。向曼殊施利顶礼!在这普天下大地之王的面前,让我们向善于以深奥语示及各种动静的舞姿引导众生的文殊菩萨致敬! 下面简要叙述一下,此佑主以其宏厚如大海般祈祷之盛德而威摄的五台山圣地之特点。据说,世上有五个殊胜加持地。那便是中部印度金刚座,东部汉地五台山,南部布达拉山,西部空行地乌仗那,北部贵种地香拔拉。而在这称为摩诃支那的国土上,就有四座具有神力的大山,五座有凶神恶鬼的山,以及四条大河。其中首推四处,它们是殊胜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或称清凉山;  相似文献   
13.
禅定与神通     
释昭慧  柯春玉 《法音》2002,(6):18-23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禅定与神通”。说到禅定,许多原理是显密相通的;而特殊的法门,也很难用这么短的时间介绍出来,所以,以下只把这个题目作一个纲要性的介绍。禅定的原理首先讲禅定的原理。在佛经里,曾将禅定用“心一境性”来形容,所谓心一境性,就是把心约束在一处一境。一般人做事心猿意马,心力分散,因此把无穷大的潜力埋没掉了。禅定的功能,就是要把无穷大的潜力开发出来;开发潜力,则一定要先对治散乱心,不让它东攀西缘。所以禅定不是一起步就什么都不想,而是要把所想的集结在一个所缘境上,这个时候就能达到所谓“制心一…  相似文献   
14.
许潇 《宗教学研究》2016,(1):124-128
说一切有部禅数学作为第一种系统性传入中国的佛教典籍,在修(禅定)和学(佛学)两个方面对中国佛教产生影响。后来的中国佛教,不论是对禅的定义,还是对修禅的次第等都基本没有变化,有很多方法都直接沿袭了禅数学的方法。而在义学方面,禅数学的影响更既深且远。禅数学的传入第一次把佛教的蕴、处、界等基本的名相概念介绍到中国,把佛教的话语体系和致思模式传入中国。中国佛教学者对佛性问题的禅数学、毗昙学阐发,成为中国佛性思想的萌芽,为涅槃学的流行提供了思想准备,大大推动了涅槃学的传播和发展,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佛性思想。  相似文献   
15.
可潜 《法音》2009,(7):31-32,33-39
三昧一词,来源于梵语samqdhi的音译,教内外对此词皆有不同的论述和解释。其有一般或特殊两层含义:它可以指通常的集中  相似文献   
16.
惟我与无我:中西方自我观比较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自我意识发展的轨迹来诠释中西方自我观的差异。认为从自我意识发展的动态过程来看。中西方自我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西方心理学将自我视为精神发展的核心,是“惟我”的;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则认为执着于自我将阻碍个体发展,心理发展的最高境界是对自我的超越.因而是“无我”的。自我研究方法的差异,表现为寻找自我实体的西方实证方法与可以深入自我背后本源的东方式禅定。  相似文献   
17.
佛言祖语     
问曰:何等善根故,不堕恶道贫贱,及声闻、辟支佛,亦不堕顶?答曰:有人言:行不贪善根故,爱等诸结使衰薄,深入禅定;行不瞋善根故,瞋等诸结使薄,深入慈悲心;行不痴善根故,无明等诸结使薄,深入般若波罗蜜。如是禅定、慈悲、般若波罗蜜力故,无事不得,何况四事?  相似文献   
18.
说魔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魔”这个字或词是大家十分熟悉的,比如“你着魔了”、“魔鬼”、“魔法”、“魔爪”、“魔术”、“魔力”、“魔怔”、“魔方”等等。从魔的词意说也很清楚,一指能迷惑人,害人性命的鬼怪;一指某种神秘的、奇异的或者超人的力量或幻术。不难知道,魔这一语词是中国人常用的习惯用语,在汉语中被广泛使用。然而,它却是一个外来语,一个纯属佛教的词。“魔”,是梵文Mara的音译“魔罗”的略称。佛教传入我国以前,在中国的古文书中并没有“魔”这个字。正如唐人玄应所著《一切经音义》所云:“魔,莫何反,书无此字。”  相似文献   
19.
《佛教文化》1995,(5):19-21
现在来谈谈什么是祖师禅 禅定视其研究的立场和角度而有各种分类,祖师禅也是如此。什么是祖师禅呢?我是就禅定法门自身性质而讲禅定分类,也就是就祖师禅自身性质而来浅谈祖师禅的。 前面已经说过,就禅法自身性质而言,禅定能修者为人自身,而所修者亦为人自身,斯即以人自身修人自体。显见于外,密藏于内,显在其中,密亦在其中。能修者人,人为息色心之一体,所修者人,亦为息色心之一具。故禅定修法,总不外息法、色法、心法三门。  相似文献   
20.
文章阐述了禅宗伦理的道德价值内涵 ,并论证了其对现实德育有着不可忽视的借鉴作用。从禅宗伦理的善恶观和道德关系两个主要方面指出了这种现实摄义的必要性和适用性 ,并进一步提出了还可在禅宗道德制度、道德修行、道德认识和道德生活多领域进行理性借鉴的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