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5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77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扩展群际接触效应指的是如果个体得知内群体成员与外群体成员之间具有友谊关系,可以有效减少个体对外群体的偏见,改善对外群体的态度。群际焦虑、知觉到的内群体/外群体准则、将他人纳入自我、自我表露在扩展群际接触效应中起到中介作用,群体准则的知觉差异性、社会意识态度、内群成员的关系紧密性、与外群体的直接接触程度等在扩展群际接触效应中起到调节作用。未来研究需要关注扩展群际接触效应的动机,比较不同类型群体的扩展群际接触效应,探讨扩展群际接触效应更为长远的社会后果,整合间接群际接触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992.
维度比较是指个体将自身某一目标领域的能力与自身标准领域的能力相比较的过程,它是继社会比较和时间比较之后又一重要比较方式。当比较领域性质差异较大,即当比较领域之间进行"远比较"时,会发生强烈的对比效应。随着比较领域性质差异逐渐缩小,即当比较领域之间进行"近比较"时,对比效应会逐步减小,甚至会发生同化效应。维度比较和社会比较都对自我概念具有显著影响,但社会比较的作用明显大于维度比较。未来研究应考虑进一步扩展维度比较的应用范围、加强和其它比较方式的整合、改善其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93.
灵活的策略转换是个体有效地解决问题的重要条件。策略转换需要成本已得到大量证明,但策略转换成本是否为对称转换成本尚无定论。基于已有研究,对策略转换中存在策略顺序困难效应与较差策略顺序调节效应两种典型的顺序效应进行了具体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对称策略转换成本可能是对称转换成本与策略顺序困难效应之和的假设,并进而提出设想:可通过操纵时间变量来分离策略顺序困难效应与较差策略顺序调节效应。此外,从策略转换成本的角度创新地阐释了策略选择的惰性与倒退现象。  相似文献   
994.
以插入空白间隔的汉字知觉干扰效应为实验范式, 探讨了不同长短的空白间隔对地震相关字和无关字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实验组中, 与地震无关字相比, 被试对地震相关字有更高的识别率; 而在对照组中, 被试对地震相关字和无关字的识别率差异不显著。(2) 450 ms的间隔能导致地震无关字干扰效应的消失, 却不会对地震相关字的识别造成干扰。本研究支持竞争激活假说, 并为情绪驱动知觉加工的观点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995.
本研究通过创设收益和损失跨期选择情境, 采用不同表征方式(得框架、失框架)的跨期选择任务, 分别探讨了收益和损失情境下的跨期选择是否存在得失框架效应, 及其是否会受任务难度的影响。结果发现:(1)收益型跨期选择只在任务容易时存在得失框架效应, 与失框架相比, 被试在得框架下选择即时获益的概率更高; 任务困难时得失框架效应消失(实验a); (2)损失型跨期选择中不存在得失框架效应(实验b)。结果表明, 得失框架效应在损、益型跨期选择中出现了分离, 收益型跨期选择中的得失框架效应的内在认知机制很可能与风险决策中的框架效应类似并且是一种较为初级的认知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996.
Fan效应与情境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最近几年的阅读心理的研究中,以G.A.Radvansky等人为代表的一些学采用Fan效应技术来研究课表征中的情境模型,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同时也引来了以J.R.Anderson为代表的一些学的争议。章主要对Fan效应、情境模型的一般情况以及Fan效应在情境模型中的应用和由此引来的一些质疑进行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997.
语言表达方式对科学概念语义提取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积家  陈俊 《心理科学》2001,24(3):306-308,305
研究语言表达方式对科学概念语义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科学概念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效应。在词的快速分类和句子证实作业中,名称中有上属标记有利于概念的语义提取。  相似文献   
998.
时空干扰效应是指时间知觉受空间信息干扰或空间知觉受时间信息干扰而出现错觉的现象。部分研究认为时空干扰是不对称的,空间对时间的干扰总是更大;还有研究认为时间和空间相互干扰的强度受实验因素影响,一般来说,空间对时间的干扰更大,但时间也能对空间产生同等程度甚至更大的干扰。在回顾隐喻理论和量值理论的主要观点之后,重点分析贝叶斯模型对时空干扰效应的解释,最后提出未来研究应关注的三个问题,即拓展贝叶斯模型对时空干扰效应的解释范围,探明基于贝叶斯推断的时空干扰神经机制和探索时空干扰的调控方法。  相似文献   
999.
拍照是消费者对体验进行视觉记录的手段。虽然拍照“打卡”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企业营销的重要工具,但目前未发现有文章系统介绍拍照行为对消费体验的影响。拍照行为通过调整注意资源和认知参与对消费体验产生双刃剑效应。具体而言,拍照行为会给消费者带来以“视觉体验红利”为主的红利效应;还会因缺失其他感官(嗅觉、味觉、听觉或触觉)的真实体验产生“匮乏效应”。个人因素和情景因素是拍照行为影响消费体验的重要边界条件。未来研究可以从比较不同拍照内容的效应差异、研究环境变量在拍照效应中的影响、拓展拍照的双刃剑效应在企业营销层面的研究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000.
随着研究问题的深入和数据收集手段的进步,能够合理分析和深入挖掘嵌套结构数据信息的混合效应均值-方差模型(Mixed-EffectsLocation-ScaleModels,MELSM)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拟通过模拟研究和应用研究,在贝叶斯框架下探究MELSM的模型建构方法,并探索MELSM在确定和不确定情境下结合检验力和效应量准确性分析的样本量规划范式,最终整合上述功能开发简便易用的软件包,形成MELSM的应用流程,促进新方法和新技术在心理学研究中的推广应用,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和可重复性,进而提高研究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