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在这篇著名的论文中,弗雷德不仅复活了古代关于亚里士多德的实体是个体的观点,而且将这个观点也运用到了属性范畴上,提出了与个体实体相应的个体特性的概念。为了支持这一观点,在这篇论文的第一部分,弗雷德就"个体"(individuals)这个概念,对其在亚里士多德《范畴篇》中的思想起源做了穷根究底的分析和研究,在对《范畴篇》中许多关键性段落的理解上提出了发人深省而又令人耳目一新的理解,从而成功地为个体实体和个体特性的概念进行了辩护。而在此基础上,在这篇论文的第二部分,他又就个体实体的概念的形而上学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引入了"忒修斯船"的分析,对如何理解亚里士多德的个体实体的概念提出了富于启发的思索。  相似文献   
32.
伦理学是研究道德和道德现象的科学,也是研究伦理关系及其调整的学问。前者是目前我国学界的主流观点,后者尚未受到足够重视。伦理关系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特殊的社会关系,主要存在于"善"的领域,以伦理权利与义务关系为实质和核心内容,以非强制性的道德调整为主要调整手段。从伦理学的历史和现实看,伦理关系都是伦理学的重要对象,不仅在伦理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中具有基础性意义,而且在实践上也是完成伦理学使命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3.
在先秦文献里,敬时常被纳入德的范畴。但追溯敬的观念的起源,我们不难发现,敬在本质上具有很鲜明的情感因素。徐复观先生曾分析指出:周人开始意识到吉凶成败与当事者行为的密切关系,以及当事者在行为上所应负的责任;在秉持这种自觉、要以己力突破困难而尚未突破时,自然地便产生了忧患意识;和  相似文献   
34.
责任行为是个体在特定责任情境下履行责任和承担后果的行为。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着重探讨大学生的传统美德认同和责任情境因素对责任行为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美德认同,以及责任情境中的责任性质和责任对象都对大学生的责任行为倾向有显著影响,且三者的交互作用显著:(1)传统美德认同高的大学生在履行责任情境中,其责任行为倾向显著强于美德认同低的大学生;(2)履行责任时的责任行为倾向显著强于承担后果时的责任行为倾向,但低美德认同者的两种行为倾向在他人责任情境中无差异;(3)在履行责任情境中,大学生对自我的责任行为倾向显著强于对他人的责任行为倾向;但美德认同低的大学生在承担后果情境中则相反。  相似文献   
35.
略论生态文明意识及其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漆玲 《道德与文明》2011,(2):125-128
建构生态文明需要有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作为人的活动追求的目标和结果,以人为主体,是人指向自然方式的表征。而把人和自然联结起来的方式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生态文明意识所包含的要素包括生态主体意识、生态对象意识和中介意识。建构生态文明意识,即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建构生态主体意识、生态对象意识和把生态主体与客体联结起来的中介意识。为此,必须解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  相似文献   
36.
泰山玉女发展成国家祭祀神灵碧霞元君,经历了"立像"、"建祠"、"赐额"三个阶段,完成了从民间俗神到道教神仙,再到国家神灵的转变,成为国家"准正祀性"神灵,这其中道教的吸纳是极为重要的一环,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在宋至清代多被统治者所利用。在国家祭祀政策的大背景下,道教神仙的光环使碧霞元君有了合法外衣的保护,也因此得到国家的最终承认。道教的吸纳和国家的认同是碧霞元君信仰扩展的前提条件,而与海神天妃的相互吸收利用及自身不断显灵则又促使其信仰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37.
In recent 50 years,the debate between mathematical realism and anti-realism has been dominating the mainstream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 Penelope Maddy proposed a naturalistic set theoretic realism in 1990. This project brings the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 a new research idea,that is,philosophy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mathematical practice. This article will critically analyze Maddy's naturalistic set theoretic realism on the basis of research paradigm background belief....  相似文献   
38.
迈农在对象理论中根据经验的"心理预设"确立了一系列对象之间的先验预设关系,其中价值预设事物与事态的关系表明:非个人价值作为高阶对象而潜存,它是价值判断的终极标准。对象理论深入讨论了价值的存在和把握问题,可被视为一种独特的价值论。  相似文献   
39.
《观》卦的祭祀内涵与儒家哲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卦卦爻辞记述的是古代祭祀的情景。在后来的学术流变中,儒家学者不断把自己的哲学思想附加进去,对这一祭祀活动做出种种合乎人伦哲理的解释和分析,从而使之成为儒家思想培育的沃土。这一理论阐释的发展变化过程,不仅体现了儒家哲学学术思想发展流变的理趣,更显示了儒家思想和宗教祭祀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0.
In the chapter "The Adjustment of Controversies" in his eponymous work, Zhuangzi has the character Nanguo Ziqi declare "I effaced myself," thereby holding that one can return to the state of naturalness only after breaking with the "self" that is in opposition to "objects," abandoning his subject-object standpoint and entering a state of "effacement" wherein one fuses with the Dao. Coincidently, the French philosopher Jean Baudrillard also repeatedly stresses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subject" in his later philosophy, trying to dissolve subject-centrism by means of a counterattack by the object wherein its logic would entrap the subject. Although they lived in different times, both Zhuangzi and Baudrillard note the same human predicament--the situation wherein the "I as subject" constantly obscures the "real I." Their resolutions of the predicament are similar: both put their hopes in the dissolution of the "I" or self in subject-object relations, with Zhuangzi declaring "I effaced myself' and Baudrillard mooting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subject." They differ, however, on how to dissolve the "I" (myself). Briefly, Zhuangzi advocates "effacing myself through the Dao," that is, quitting one's "fixed mindset" and "egoism" and returning to the Dao by means of "forgetting" or "effacing"; Baudrillard, on the other hand, proposes to "efface oneself through the object," i.e., replace the supremacy of the subject with that of the object. Baudrillard's theory has often been criticized as pataphysics because of its nihilism without transcendence; in contrast, Zhuangzi's view, which construes the whole world as the unfolding of the Dao, seems more thought-provok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