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474篇
  117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31.
脑内移植是神经系统疾病的一种新的治疗措施。它适应临床实践的需要而产生,历经脑内组织移植和脑内干细胞移植两个重要发展阶段,其中脑内干细胞移植的研究主要有神经干细胞移植、胚胎干细胞移植、骨髓和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脑内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国内外医学研究的热点,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但也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还需要经过一个艰难曲折的探索过程,最终使之成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有效方法。它的产生和发展遵循着认识论和辩证法的客观规律,体现了科学认识的实践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932.
HAPA是健康行为领域研究的新取向。认为改变健康行为需要两个分离的过程:动机和意志。首先,基于自我信念的基础上形成改变的意图;随意,行为改变才会被计划、引发并维持。HAPA认为,动机阶段引起行为意图,而意志阶段则产生实际行为。以自我效能为代表的社会认知因素在两个阶段起重要作用,对于健康行为的采纳、引发和维持的产生重要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33.
后基因时代到来后蛋白质组学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系统化和网络化研究神经源性疼痛模型中,神经系统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必将是未来疼痛相关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蛋白质组学方法的广泛应用,将为我们提供一个用于判断疼痛的新工具,更有利于疼痛机理的揭示.  相似文献   
934.
桑标  陆洋 《心理科学》2006,29(5):1053-1057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验室任务相结合的方法,对59名高一学生进行一个月的跟踪调查,对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旨在探寻高一学生在应对灵活性方面表现出的不同风格,同时从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两方面探讨影响高一学生应对灵活性的主观和客观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聚类分析得到高一学生应对灵活性的四种类型:应对灵活型,积极不灵活型,消极不灵活型和积极不一致型;(2)应对灵活型和积极不灵活型被试的控制感显著高于消极不灵活型和积极不一致型;策略选择方面,积极不灵活型、积极不一致型倾向于使用问题焦点应对,应对灵活型、消极不灵活型倾向于使用情绪焦点应对;(3)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可对应对灵活性类型产生预测作用,应对灵活型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明显高于其他三类学生。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高中学生的适应问题。  相似文献   
935.
共情是社会认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维系积极社会关系的社会动机因素。近年来,脑成像技术的发展为共情的神经机制研究开拓了新的视野,共情的神经机制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共情神经机制的研究主要包括共情的"表征共享"基础、共情的镜像神经元特征、共情调节的早期、晚期评价模型、共情的调节因素以及特殊个体的共情研究。在此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36.
观察以带腓肠神经的腓骨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前臂尺侧缺损的临床效果。对15例前臂尺侧复合组织缺损的患者实行带腓肠神经的腓骨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术。结果15例组织瓣全部成活,前臂功能恢复良好。应用带腓肠神经的腓骨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前臂尺侧缺损,是一种治疗复合组织缺损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37.
情绪生理机制研究的外周与中枢神经系统整合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明人类情绪的生理机制是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以往研究倾向于分别考察情绪的外周反应模式和脑机制。近年来,随着情绪电生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许多研究者从外周与中枢神经系统相互作用的角度,提出了一些解释情绪生理机制的整合模型。其中,以情绪环路模型和神经内脏整合模型为典型代表。前者强调由外周到中枢的自下而上的加工方式,试图说明情绪经验形成的机制;后者则采取由中枢到外周的自上而下的加工方式,试图阐明情绪调控的机制。今后的研究有必要借鉴这两个模型,并结合近期有关情绪信息加工神经机制的新成果,以便构建能够更为全面解释人类情绪的生理模型。  相似文献   
938.
目标定向、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207名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目标定向、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自我效能感在目标定向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学习目标定向、工作自我效能感和社交自我效能感均对主观幸福感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主观幸福感对任务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工作自我效能感在学习目标定向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39.
意识定律     
基于意识的经验事实提出意识三定律。第一定律阐述意识的神经四要素。第二定律说明意识涌现的必要和充分条件。第三定律给出意识体验强度与相应脑区激活水平之间相关性的心脑关系式。  相似文献   
940.
采用具有不同深度信息的剪影和图片刺激为材料,要求被试完成形状判断任务,探究基于客体的一致性效应的产生机制。实验1中客体刺激呈现于屏幕中央位置;实验2进一步增强了刺激空间呈现的左右位置倾向;实验3则通过交叉手的范式分离了反应位置和反应手不同的编码对一致性效应的作用。结果发现:当刺激不存在显著的左右位置信息时,剪影刺激出现了一致性效应,图片则没有;而当刺激的空间位置信息显著时,剪影和图片均出现了一致性效应,这一效应在反应位置和反应手编码分离后仍然存在。因此得出结论:空间位置编码假说对解释基于客体的一致性效应的产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