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3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65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向整合的超个人心理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超个人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它认为个体能够通过对自我潜能的发掘,通过对意识状态的扩充,达到超越自我,超越时空的所谓超个人状态。本文追溯了超个人心理学产生的历史渊源,阐释了其基本理论框架和研究特点,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了这一学派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如转换的意识状态,意识谱理论,沉思的研究与训练,揭示了当代西方心理学正在走向整合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82.
应激对免疫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回顾了近年来有关应激对免疫作用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条件下的应激刺激对人体和动物产生不同的免疫调节作用。其主要的作用机制包括: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交感神经系统,胆碱能系统,各种激素、神经肽类和细胞因子等,但不同应激源是否激发不同的作用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3.
略论现代心理技术学的体系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鑫辉 《心理科学》1999,22(5):455-456
80年代中期我提出重建心理技术学,后在《心理科学应当面向社会生活》[1]一文中作过阐述。1989年起招收多届心理技术应用研究生,1992年创办国内首家心理技术应用研究所。兹对现代心理技术学的体系建构略加论述。1建构新体系的必要性心理技术学(psycho-technology)的名称是德国LW.Stern于1903年提出的,H.Munsterberg则在1914年出版《心理技术学原理》。1920年召开第一届国际心理技术学会议,此后每一二年举行一次国际研讨会,心理技术学在各国发展很快。1955年国际…  相似文献   
84.
华兵 《心理科学》1999,22(5):452-453
日前,我欣喜地读到了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编《护理心理学》教材。以一名从事心理学工作数十年的心理学工作者的眼光来看,我以为,这既是一本全新的有理论、有实践的好教材,也是一本富于国情化、系统反映当今护理心理学研究新成果、新信息的学术专著。与以往出版的同类教材相比,这本书有许多新颖独到之处,且专业性、实用性强,很值得向广大读者推荐。这本书最突出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结构科学数十年来,我国正式出版发行的《护理心理学》教材或专著,少说也有10多个版本.但其结构体系大多属于“堆砌组合式”…  相似文献   
85.
李辉  施建宏 《心理科学》1999,22(5):449-450
1前言犯罪,从法学角度来说是由国家法律认定的、危害统治阶级利益和社会秩序的、应受刑罚惩处的行为。暴力犯罪是犯罪类型的一种,是具有很大社会危害性的,也是日益受到普遍而强烈反对的犯罪行为。通常,暴力犯罪指对他人人身及其安全实施暴力的各种形式的犯罪。暴力犯罪产生的原因可以从个人主观原因(包括思想特征、心理特征、生理特征)和社会客观因素方面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对暴力犯罪分子的人格进行分析、探讨暴力罪犯的人格特质及其在犯罪过程中其人格特质造成的影响,以及未婚犯组与已婚犯组,减刑犯组与未减刑犯组,贩毒犯组与故…  相似文献   
86.
初中生焦虑状况的动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立人  翁柏泉 《心理科学》1999,22(4):367-368
1前言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保持适度的焦虑水平,有助于提高人的学习和工作效率。焦虑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人正常的学习和工作。考察国内外的有关研究,多数认为现在学生的焦虑水平太高。但进一步考察发现,这些研究多数是采用某种测量工具对学生的焦虑状况进行的一次性抽样调查,即属于静态的研究。作为调查研究有效性的基本条件一取样的合理性问题,特别是时间取样的合理性问题是值得考虑的。对中学生焦虑状况的动态特征研究,即对中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焦虑状况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目前还很少有报道。按常识推理,中学生的焦虑…  相似文献   
87.
公共心理学课多媒体组合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秀安  刘学兰 《心理科学》1999,22(5):473-474
1前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公共心理学教学不仅要从教学内容上不断更新,跟上时代的要求,教学手段也须现代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实施,首先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我们的公共心理学课在教学方法方面长期没有突破性的进展,课堂教学技术薄弱,基本上停留在教师讲授为主的阶段,课堂也难于形成生动活跃的气氛。目前,国内外计算机多媒体进入教育和教学领域,计算机多媒体进入课堂已成为必然趋势。公共心理学的教学手段的改革也要适应这一社会发展趋势。为此,我们试图尝试设计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的公共心理学课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  相似文献   
88.
关于中国,日本大学生焦虑的一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辛隐 《心理科学》1999,22(5):467-468
1前言焦虑是一个和人格、创造能力、社会的适应行为密切相关的问题.对人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生活的稳定也具有直接的意义。焦虑,或多或少地存在于人生的各个时期和阶段。青年期是焦虑较为显著的时期。关于这点,许多焦虑与年龄的相关研究都已得到了证明。青年所经历的第二性征的出现和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等原因是造成青年焦虑较为显著的主要原因。青年期焦虑产生的原因还和青年所置身的社会文化背景关系密切.青年作为社会边缘人是测量社会变化的敏感的晴雨表.正如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所指出的,焦虑滋生于一定的文化土壤之上,或者说,焦虑的…  相似文献   
89.
FOK判断产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大为  韩凯 《心理科学》1999,22(2):156-159
1引言FOK(FeelingofKnowing)判断是元记忆监测性判断中最重要的形式,最具有代表性,也是目前研究得最多的一种监测性判断。FOK判断的经典定义是:相信某信息能从记忆中提取出来,但现在又提取不出来,此状态即为FOK。对FOK的现代研究始于...  相似文献   
90.
传统的心理素质结构研究模式不经济,研究结果出现纵向断裂横向分裂的趋势.从进化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心理素质结构的最终功能均指向个体的适应性,其形成是与周围环境不断排斥和融合的过程.建构的心理素质结构融合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研究模式的弊端,并建议今后的研究应以分析人为主导转而分析人及其所处的文化环境并重,进而引导人的心理素质结构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