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3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65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303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270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313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7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瞳孔大小是眼动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参数指标,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人的心理活动并影响他人的心理与行为。一方面, 瞳孔变化受到自上而下的知觉与注意、情绪与动机、心理努力、社会认知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另一方面, 大瞳孔能引起他人更多的积极评价和积极行为。瞳孔的神经机制(蓝斑-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和自适应增益理论解释了瞳孔与心理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的原因。瞳孔测量(pupillometry)作为一种有效的眼动追踪方法有助于理解瞳孔与心理的关系, 研究者在测量瞳孔时需要关注无关变量(如亮度、注视位置), 原始数据处理(如基线校正、眨眼处理)及瞳孔指标选取(如瞳孔直径、震颤频率)等问题, 未来研究应继续探讨瞳孔与其他心理之间的关系, 并探索更有效地处理和使用瞳孔指标的方法。  相似文献   
72.
工作反刍指在没有要求其出现的情境下, 有意识的、重复发生的工作方面的相关想法, 分为工作相关情感反刍与工作相关问题解决沉思两个维度。工作反刍对个体健康、工作及幸福感的影响有“双刃剑”效应。持续性认知理论、压力认知激活模型与认知资源视角理论, 可以解释该效应的内在机制。未来研究应分析影响双刃剑效应的边界条件, 寻求减少消极效应、增加积极效应的途径, 拓展其双刃剑效应心理机制的分析视角和该效应的作用层面。  相似文献   
73.
采用理性—经验思维方式量表对105名大学生进行测量,选出高、低理性思维方式各35名大学生进行实验,探讨了逻辑训练对不同理性思维方式大学生三段论推理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理性思维方式个体三段论推理的平均反应时快于低理性思维方式个体;非冲突类型题目推理的平均正确率高于冲突类型题目;逻辑训练可以提高个体三段论推理的平均反应时和正确率;(2)逻辑训练后非冲突任务类型题目的平均正确率高于冲突任务类型题目;(3)逻辑训练对低理性思维方式个体冲突任务类型题目平均正确率的提高效果更明显。这意味着逻辑训练可以显著提升个体的推理成绩,但不能完全消除信念偏差对推理的影响,而且逻辑训练对低理性思维方式个体推理成绩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4.
<正>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法治化的重要论述法治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探索实践,实现了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从依法治国向全面依法治国的跨越。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75.
时间、目的与行为特征对群体决策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玉波  沈德灿 《心理科学》2000,23(2):172-174
96名大学生,4人一组,参加了评价警察行为的决策实验.研究采用2×2×2(时间×目的×行为特征)因子式设计,旨在分析时间、目的和行为特征如何对中国人群体决策行为产生影响.结果表明,决策群体在行为记忆上的准确性优于成员个体,但群体的决策标准比个体冒险;时间、目的及行为特征影响群体决策的绩效.结论支持了"互补性假设"及K R Murplhy对时间与目的之间交互作用的解释.  相似文献   
76.
心身医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在理论意义上的认识日益为医学界所认同,对心身医学研究的实践也日益增多。但是从现有的研究工作来看,也颇有值得探讨之处。本文仅就实践、研究框架及理论思考提些看法。1 研究实践中的几个问题11 关于样本的同一性和对照的等效性心身医学探索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这里就涉及样本及对照的选择问题。例如,探讨心理社会因素与癌症关系的研究中,常将癌作为同一性疾病来处理,而实际上癌并非单一性疾病,而是许多分散疾病的集合名词,它们在病因、病程、病情都有很大的差异,皮肤的基底细胞癌与急性…  相似文献   
77.
周宇 《天风》2005,(2):20-21
2002年,我国加入WTO后,丁主教语重心长地说:"我国加入WTO,在经济方面是机遇大于挑战;而对宗教界特别是对基督教可能是挑战大于机遇;因为我们还没有准备好!"丁主教以他犀利的眼光看到了处在"盛世"之下的中国教会的不足。的确我们在有些方面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78.
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一条独特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永芳 《心理科学》2005,28(3):735-737
企业竞争中其他资源的无差异化导致了人力资源成为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人力资源问题时,心理学应该突出自己的学科特点和优势:从个体关怀的角度出发;回答“为什么”的问题;重视理论与实务之间的联系;强调意识层面的问题。要想对管理实践起到切实的指导作用,应该掀起一场心理学理论和知识的工具化和可操作化运动。  相似文献   
79.
文化与心理--研究维果茨基文化历史理论的现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维果茨基文化历史理论对当今研究文化与心理关系问题的启示在于:坚持唯物的辨证方法论是研究文化与心理关系问题的基础;创造性地以符号为中介,以符号作为高级心理机能社会文化历史理论的基础,使文化与心理之间有了联系的桥梁;“实验发生法”为当今实验的生态有效性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强调从文化的维度来解释人的心理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西方心理学的文化转向;强调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决定作用,为心理学的后现代建构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0.
神不忘记你     
严育英 《天风》2004,(10):35-35
"酒政却不记念约瑟,竟忘记了他。"(创40:23) 酒政与约瑟一同坐监,约瑟曾帮助酒政解梦,并请酒政好梦成真,官复原职的时候,救约瑟出狱。但想不到的是,这位酒政只顾自己,把约瑟忘记了,把约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