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佛像的神圣性,是其宗教性的本质体现。佛像的神圣性建构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造像标准所体现的神圣性,即理论上,只有造作标准、相好的佛像才具备神圣性;另一方面,对造像施行祝圣仪轨,是佛像获得神圣性的重要条件之一。造像标准的依据主要来自《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佛说造像量度经解》等经典文献;而佛像祝圣仪轨主要包括"装藏"、"开光明"、"择吉"、"诵咒"、"贴符"等等多种样式。客观上讲,佛像的宗教神圣性建构涉及的因素很多,就本文而言,则主要从以上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2.
圣辉 《法音》2000,(2):4-5
站在20世纪的尽头,放眼世界,21世纪的曙光已经升起在东方。我们欣值千年之交、世纪之交,可谓百年一遇、千载难逢。1999年12月20日,祖国的神圣领土澳门终于摆脱了殖民统治的羁绊,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了。血浓于水,情重于山,这是令全世界炎黄子孙激动万分的日子。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十六世纪以后,被葡萄牙人逐步侵占,成为葡萄牙人的居留地,但中国政府始终没有放弃澳门的主权。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  相似文献   
183.
近代以来,日本军国主义的蚕食鲸吞和烧杀淫掠,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中铭刻下最为沉痛的一页,也激起了全体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在亿万人的浴血抗战中,偶尔会闪现出几缕袈裟影,这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佛教,中华儿女的重要成员——中国僧侣,也加入到了可歌可泣的民族战争中。研究近代中国佛教的著作多矣,但大都将“抗日战争时期”作为一个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84.
刘宁  杨波 《应用心理学》2023,(3):231-238
为探索暴力犯的羞耻感与自我攻击的关系及自尊和愤怒内部表达的中介作用,采用羞耻感量表、自尊量表、愤怒内部表达和自我攻击分量表对533名成年男性暴力犯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羞耻感、自尊、愤怒内部表达和自我攻击之间相关均显著;(2)羞耻感显著正向预测自我攻击,自尊和愤怒内部表达在其中起并列中介作用,分别占总效应的17.91%和34.33%。本研究揭示了羞耻感是导致暴力犯自我攻击的重要因素,且通过降低自尊和增加愤怒内部表达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5.
警察在执法过程中伤亡人数的不断攀升,使得公安民警处于长期的压力中,不仅危害了民警的身心健康、生命安全,而且直接损害到国家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同时损害了社会各界对作为国家暴力机器的警察和公安机关的信任。本文从执法环境和民警自身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暴力袭警及阻碍执法等问题频发的原因,同时也讨论了这种状况持续存在对民警造成的心理影响。  相似文献   
186.
中古史上早期的佛像瘗埋,是比较隐讳而神秘的宗教现象,对其学理性阐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佛像作为宗教圣物,对其瘗埋是基于寺院神圣空间建构的一项举措;其二,佛像作为祥瑞物,通过瘗埋并圣显是对帝国正统的天命性征验。本文将通过研究中古史上早期佛像瘗埋这一微观视角,依托藏内外文献对其背后的宗教与政治动机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7.
孙含露  丁方 《世界宗教研究》2022,(6):98-104+133-134
本文基于对莱奥纳尔多·达·芬奇在圣母感恩修道院的《最后的晚餐》中人物表情与动作定格的瞬间——耶稣所散发的神圣之光的观察,结合文艺复兴佛罗伦萨的社会文化背景、画家的手稿笔记、非传统壁画的技法,发现画中被神圣之光照亮的瞬间,是决定个体灵魂价值的关键时刻,是画家将理念转化为具体形象的表达。作品中蕴含的新柏拉图主义观念和表现方式,往往不易被人察觉,画家创作的诸多秘密便隐藏其中。  相似文献   
188.
亚里士多德在《论灵魂》第三卷第5章中提出了“主动理性”的概念。关于“主动理性是什么”以及“主动理性与人的理性是何种关系”的争论从古代的漫步学派延续至当代,从未停歇。以托马斯·阿奎那为代表的解释认为主动理性是人的理性灵魂的内在部分,以阿芙罗蒂西亚的亚历山大为代表的解释认为主动理性是与人的灵魂和身体相分离的神圣实体,而当代的物理主义者认为主动理性仅仅是亚里士多德解释理性活动的理论预设。本文支持一种经过更新的“主动理性是神圣实体”的解释。它表明,《形而上学》十二卷第6—9章补充了《论灵魂》第三卷第5章的内容;主动理性不是形式和知识的全体,也不是理性活动的普遍动力原则,而是在作为宇宙的“原初动力因”和“最终目的因”的意义上“制造”了可思对象和人的理性活动。  相似文献   
189.
黄裕生 《世界哲学》2009,(2):104-114
两性之爱,是人类个体间激发起来的一种最为激情澎湃的情感。它在实质上是两个异性个体追求作为全位格而全身心地相互投入与相互担当,直至互为唯一地共在。因为作为全位格出场而淡化、隐去了各种功能角色与社会身份;因为相互全身心的投入与承担而进入“革新了”的自己,也就是所谓“第三位格”。作为第三位格存在,不仅是与看得见的唯一者即心上人共在,而且也是与看不见的绝对唯一者共在。因此,爱情并不只是一种特殊的人与人间的关系,而且也是人与绝对者的关系。爱情之所以能够超越世俗功利与世俗关系,就在于爱情能够打开一个神圣维度而具有超越一解放的力量。这也是爱情的神圣性所在。而爱情的危险也就在于忘却了看不见的唯一者而关闭了神圣维度。  相似文献   
190.
学界对于巴塔耶“不成形”概念的阐释总体上还是字面性的,“不成形”的含义主要被把握为对形式的否定和僭越。这种阐释未能交代出“不成形”概念的深刻内涵。事实上,在巴塔耶那里,“不成形”首先是就事物的物质性面相而言的,它表达的是事物样貌呈现出的令人不快的物质性过度。其次,“不成形”引发的不快是人的基本情状,它反映着包含在人性中的对特定物质的禁忌态度。最后,此种意义上的“不成形”具有巴塔耶所理解的“神圣”的意味,因为不成形之物所彰显的终究是死亡的物质性力量。总之,“不成形”的概念内涵必须在巴塔耶神圣人类学的框架内得到更充分的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