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台湾婚姻暴力加害人致命危险评估量表已由作者修正美国之DA量表,于2003年以台湾北中南东7县市之婚姻暴力案件为样本以询问被害人研究完成(林明杰、史玉山、简蕾如,2003)。"再犯危险"评估之部分因同年研究时以加拿大之SARA量表修改,唯发现该表部分题目需询问加害人本人较佳,故难有完整之答案,而未能作再犯危险评估量表之确立。研究者发现SARA之部分题项与DA有重复,今将以同一样本研究所使用之量表询问同样本之被加害人在首次报案后是否再被施予身体或精神暴力,以建立预测有无再犯,而使能建立再犯量表。本研究之目的在建立预测有无再犯之婚姻暴力加害人再犯危险评估量表,使能提供全台湾社会工作、警政、司法及临床工作等相关人员在介入婚姻暴力案件时作为再犯危险评估工具之用。  相似文献   
12.
多数学者相信,天是儒学的神圣性价值之源。郝伯特·芬格莱特《孔子:即凡而圣》一书提出一个独特观点,《论语》中孔子并不重视天,却特别重视礼,礼具有神圣价値。本文同意芬格莱特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论语》中礼观念的神圣性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形成的,这个历史情境与春秋中后期贵族社会内部结构的变化和夷狄入侵的压力有关。  相似文献   
13.
张丽丽 《天风》2011,(7):39-40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教堂重新开放之初,中国教会的教堂主要是收回过去的教产都作为信徒聚会的场所;自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教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数增多了,教堂翻建或新建,这是极大的好事。但这种形势发展至二十世纪末到现在,却出现了一些怪现象,教堂建设出现了在功能上大而不当、风格上非中非西、造价上竞相攀比等现象,作为建设神的殿,出现如此倾向,值得关注,亦需要反思。  相似文献   
14.
诗意地栖居——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理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荷尔德林这句诗因海德格尔的阐发而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对于一个向往自由的灵魂来说,诗意栖居的渴望是无法泯灭的。诗意栖居体现着生活的终极意义,也是我们对日常生活的精神内在要求。文人士大夫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精英群体。坚守神圣使命的压力和生之多艰的困扰常令他们在追求现实人生的同时又渴望拥有艺术化的人生。  相似文献   
15.
各地宫观     
正各地道教界为昆明"3·01"遇难同胞超度祈福3月1日,云南昆明暴力恐怖事件发生后,各地道教界纷为遇难同胞超度祈福。镇江道教界人士强烈谴责制造恐怖事件的恐怖分子,呼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太原市万柏林区居贤观道院为遇难者超度祈福。青海省道教界人士在西宁北山土楼观为伤亡  相似文献   
16.
神秘是宗教的根基,它只能被感知但不可描述、“不可言说”,是一种逃避理性意识的“被遮蔽”的非理性体验。奥托运用宗教现象学的理论和方法,把宗教“不可言说”的形而上学实体存在论,转化为一种主体的意识分析和生存主义的诠释学说。根据精神分析学潜意识理论,神秘居于潜意识层,是无法被理性所把握的非理性,它只能通过理性的被意识化的神圣来展现自身。神秘呈现神圣,而神圣遮蔽神秘,唯有通过凝视自为的神圣去还原自在的神秘,才能“回到事实本身”。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大量的田野访谈资料和相关的毕摩经籍分析凉山彝族毕摩卡巴从传统到现代发展过程及特点.传统毕摩卡巴是献给神灵的物品、卡巴种类多样化,传统毕摩卡巴呈现神圣性的特征.如今凉山彝族神职人员毕摩的卡巴呈现出神圣与世俗二元性共存的特点.毕摩卡巴的收受方式反映了凉山彝族宗教信仰神圣性与世俗性并存的现状.从毕摩卡巴的现状中可以解读出彝族文化变与不变的“规律”,而这些“规律”为我们理解和研究凉山彝族社会的宗教文化将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师生的校园暴力内隐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用自编问卷对2386名中小学生和504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师生普遍认可比较严重的身体攻击和性骚扰为校园暴力,不太认可言语攻击为校园暴力。学生的内隐观存在性别、城乡和年级差异,教师的内隐观基本不受性别、城乡、年级和学历影响。教师比学生更认可身体攻击为校园暴力,而学生比教师更认可言语攻击、财产破坏和一般性的体罚为校园暴力。  相似文献   
19.
医疗暴力的危害、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医疗暴力事件严重干扰医院正常诊疗秩序,给医疗服务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是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介绍了部分国内外有关医疗暴力的报道,分析其危害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郭武 《宗教学研究》2004,2(4):10-16
本文结合有关宗教学理论,对宋元净明道所推崇的"净明"、"忠孝"概念进行了解析.作者以为:宋元净明道视世俗性的道德实践为"神圣"的宗教修炼,实与宗教学中的凡俗可以"转换"为神圣之理论相合;而净明道徒的这种"转换",则多与其个体的"宗教体验"有关.至于元代净明道借"无极"概念来释"净明",以"净明"为回复宇宙根源之境界,则合于宗教人经验到与万物的根源、终极的本体或神圣的世界契合之感.换言之,宋元净明道的"净明"、"忠孝"说,实与各种宗教的本质有着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