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4篇
  免费   388篇
  国内免费   66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219篇
  2017年   185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445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492篇
  2011年   551篇
  2010年   297篇
  2009年   339篇
  2008年   387篇
  2007年   299篇
  2006年   335篇
  2005年   314篇
  2004年   232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5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划分后冷战时代的各种道德文化和政权的冲突的断层线,并不是划在各种文明之间,而是划在这些文明之中。它把那些坚信自己通过使用暴力来弘扬其价值观、来攫取其利益是完全合法的人所具有的信念(以下简称为‘暴力性信念’),与那些相信说服、教育和领导的人所具有的信念(以下简称为‘说服性信念’)区别开来了”(埃兹奥尼,2006)。  相似文献   
992.
对459名初一到高二学生施测自恋、自尊以及社会适应问卷,以探讨中学生自恋的年龄特征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学生的自恋不存在性别差异,但是年级差异显著,初三学生的自恋水平要显著低于高一学生。由于年级差异的效应值很小(G2=0.025),要谨慎分析该年级差异。(2)自恋与中学生自我报告的社会适应良好呈显著正相关。(3)自尊在自恋与社会适应的关系间起到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93.
采用物品命名任务的模式, 对60名2岁、3岁、4岁幼儿的选择性信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幼儿更信赖那些正确率高的信息传达者, 形成选择性的信任。这种选择性信任的认知能力在3岁左右出现, 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 4岁达到稳定。(2)选择性信任一旦形成, 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即3岁以上的幼儿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再见到先前的信息传达者时, 依然能区分出他们。(3)基于信息判断的选择性信任可以迁移到人际信任的其他方面。  相似文献   
994.
采用整群取样法, 选取387名小学儿童, 采用问卷法、同伴提名法和成绩评定, 考察了其社会创造性与其同伴关系、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1)小学儿童的社会创造性与学业成绩、社会喜好、社会影响, 学业成绩与社会喜好均呈显著正相关;(2)社会喜好在社会创造性与学业成绩之间、学业成绩在社会创造性与社会喜好之间、社会创造性在社会喜好与学业成绩之间均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 社会影响在社会创造性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中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95.
大学生成人依恋、社会支持与抑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438名大学生, 对其施测关系问卷、亲密关系经历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抑郁问卷, 以探讨成人依恋关系、社会支持与抑郁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依恋回避、依恋焦虑、社会支持和抑郁在依恋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2)依恋回避与不同来源社会支持均存在显著负相关, 与抑郁存在显著正相关。依恋焦虑与主观社会支持存在显著负相关, 与抑郁存在显著正相关。不同来源社会支持与抑郁均存在显著负相关;(3)社会支持可以部分中介成人依恋对抑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中国社会风险解析——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冲突性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群体性事件是我国社会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无论是客观数据还是主观感知,都显示中国已经处于一个社会冲突事件的高发期.当前,我国社会冲突的主要类型是经济型的直接冲突与社会型的间接冲突.社会冲突在总体上是上升的;冲突的风险源清晰;冲突的主体为利益受损群体与利益获得群体;冲突的性质以经济领域的利益性冲突为主,具有可协调性;冲突的强度与烈度有加剧的趋势;冲突矛盾呈复杂性,处理的社会成本升高;群体性事件开始作为"弱者的武器"被普遍地使用;对社会冲突事件开始由封闭的、僵硬的内部处置到开放的、弹性的公开处理.  相似文献   
997.
企业家资源——社会资本理论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社会资本研究的相关文献,对社会资本的定义、层次和分析维度等进行了综合评述,指出了仅基于某一层次研究该理论的利弊,提出了社会资本的系统论观点.  相似文献   
998.
勤俭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脉相承的传统美德,除了勤劳节俭的基本含义外,其具体内涵并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与实践的发展在不断地丰富与发展.本文从思想与社会互动的视角,梳理勤俭思想在古代社会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轨迹,揭示它在不同社会历史阶段的独特内容与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999.
华人社会中的宗教与环保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环境问题,宗教领袖选择对宗教经典进行重新诠释,认为宗教在处理这些议题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则越过宗教教义,直接考察华人社会宗教团体的环保参与,并得出一些初步的认识:第一、宗教与环保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宗教可以成为环保运动的同路人,并对处理环境危机做出贡献.许多宗教参与环保并非源自其教义,而是因为世俗的环保运动如火如荼.第二,有组织的宗教(如台湾的佛教)比那些没有组织的宗教(如儒教)在进行资源动员保护环境方面更有效率.第三,强调自利与个人主义的民间宗教更多地推动地方上的环境保护,而强调利他和集体主义取向的宗教团体则更具心系苍生、环保天下的气质.  相似文献   
1000.
高度人文关怀:社会工作的本质新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社会建构理论的视角来看,社会工作的本质是处境化的,是在不断地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是集多种因素、力量或动力逐渐建构、发展、论述出来的.高度的人文关怀是社会工作应有的本质内涵,这一本质内涵的确认有利于当代中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健康发展.以"高度人文关怀"来诠释社会工作之本质的论述,主要依据在于:人文关怀孕育于现代社会工作的历史演化之中和蕴涵于专业社会工作的"金三角"之中,而人文关怀的本质建构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依据,同时也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强烈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