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随着干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成体干细胞被发现可以分化成组织来源与其无关的其他系统的细胞,即成体干细胞的可塑性.但是最近不断有学者对其提出质疑,认为可塑性可能是与"细胞融合"或成年组织中的"多潜能成年祖细胞"有关.面对可塑性上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我们在热切关注其研究进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连串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22.
实验采用投射的方法,利用图片和问题材料,考察了128名本科生对物、事、人的社会判断偏差的分化现象。实验结果表明:1)社会判断内在的宽大效应存在局限性,它是有条件限制的,受到所介入的人物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分化现象;2)对物与事的评价中,突出了对性别判断标准的差异;3)在社会人的对比中,容貌、性别、背景在对同一事件的判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社会判断出现偏差分化。  相似文献   
23.
石秀印  许叶萍 《学海》2005,16(4):15-31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市场经济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社会结构的演变,其主要特征是资本家与工人阶级在权力、收入方面的分化与两个阶级之间的对立,这一对立由于其不可调和性而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本文通过对市场经济在当代中国所导致的社会结构变化,特别是所引致的劳资关系状况的研究,认为在变化了的情况下,中国尽管同样出现了劳方与资方在权力、收入维度上的分化,但是因中间阶层的出现而更多地呈现出"层级谱系"特征,这一多阶层的共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马克思时代的"二元阶级对立".但是,由此出现的阶层间的结盟和风险转嫁会使社会低层处于不利的境地.  相似文献   
24.
本文以社会心理研究的不同学科取向、文化取向和方法论取向做为三条主要线索,对当代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多元化道路和整合社会心理学的努力进行了分析评价。认为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多元化道路主要是由于社会心理的多质性和社会心理学的边缘学科性质所决定的,社今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整合努力则主要是由于社会心理的整体性和社会心理学的学科统一性所决定的。分化与整合作为当代社会心理学研究和发展的一对予盾统一体,伴随了社会心理学发展的百年进程,推动着当代社会心理学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25.
中国官办NGO:和而不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诗扬 《学海》2003,(1):91-97
通过个案研究发现 :中国官办NGO的扶贫行为在扶贫动机、扶贫在机构中的地位、主要资源来源以及组织方式四个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正是“资源供需状况”、“政府影响”、“NGO自身逻辑”这三个变量的综合作用 ,导致了中国官办NGO的行为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26.
个体的社会阶层反映了其所掌控的客观社会资源(即客观社会阶层)和其主观上所感知到的自身社会地位(即主观社会阶层)的水平。收入(或财产)、职业、受教育程度是研究中常用来反映客观社会阶层的操作化指标。而主观社会阶层的操作化界定既包括对主观阶层进行问卷测量,也包括对其加以实验操纵。心理学研究要基于研究目的以及要考察的具体效应与机制对不同的操作化界定加以取舍,有时也要综合兼顾多种操作化方式。通过选取典型群体来代表不同阶层,这种做法宜慎重采用。同时研究的信效度问题有必要更多加以重视。未来研究应加强关注阶层认同偏差与阶层纵向流动等基础问题,以及因取样偏差而带来的阶层效应被简化的现象,并结合跨文化视角分析不同文化下社会阶层的内涵差异。  相似文献   
27.
左明 《四川心理科学》2014,(6):214-215,188
近年来,我国“阶层固化”现象日渐凸显,成为引发公众普遍关注的一大社会问题。所谓“阶层”,一般是对阶级内部不同等级的群体或处于不同阶级之间的群体的指称。阶层固化意味着不同社会阶层成员构成趋于稳定,社会成员在不同阶层之间的垂直流动受阻,个人难以靠后天努力改变自身命运;换句话说,底层群体向上流动的通道被封堵,社会不平等结构被原样复制。社会阶层结构一旦固化,公平正义势必遭受损害,社会发展活力与秩序和谐势必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28.
价值观的分化和整合及其辩证运动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的重要表现形式.一般而言,价值观的分化具有“差异”、“矛盾”和“冲突”三种状态;不同阶层之间、不同区域之间和代际之间是改革开放以来价值观分化的三大表现;社会转型、利益分化和价值观自身的变迁逻辑是价值观分化的三大根源.价值观整合则与社会整合和利益整合密切相关,是价值观变迁的重要内容,而多维核心价值体系的整合将成为未来中国社会价值观整合的基本方向和重要趋势.弥合价值观分化,实现价值观整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29.
场景转换与移民信仰表达形式的变化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制度空间直接影响信仰场景的都市化(或称复制)程度,进而影响信仰行为的结构变化.藏传佛教寺院缺失导致了两个后果:部分公共性仪式向迁出地转移;都市流动僧人的大量存在及都市公共仪式的私密化.而宗教行为是信仰表达的重要形式,通过分析场景变化对都市藏族移民日常宗教仪式和特殊仪式两个层面的影响,本文认为,都市藏族移民的宗教行为正在经历一个分化--重组的过程.  相似文献   
30.
从特质性的主观阶层感和情境性的主观阶层感两个角度考察了主观社会阶层对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实验1采用问卷调查法,发现主观社会阶层较高的被试在人际关系取向上更倾向于共享关系取向。实验2采用材料启动法,发现对社会距离近的他人,高阶层与低阶层利他行为差异不显著;对社会距离远的他人,高阶层的利他行为显著大于低阶层组。研究结论:主观社会阶层较高的个体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社会距离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