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2篇
  12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基于智力差异的人格分化假设认为,高智力者比低智力者有更多可变的、更分化的人格。该研究在653名大学生样本中检验了这一假设,结果表明:(1)高IQ组比低IQ组倾向于获得更极端的人格分数,在大多数人格维度上,尤其是外倾性和开放性维度,高IQ组的人格结构更加分化。(2)除神经质与宜人性、外倾性与开放性的相关外,高IQ组在其他特质维度中都比低IQ组有更低的相关和更多的人格结构。(3)没有充分证据表明高IQ组比低IQ组在人格测量中有更高的信度。  相似文献   
112.
采用问卷法对81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社会阶层、公正世界信念、网络社会支持与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客观社会阶层不能显著预测网络利他行为,主观社会阶层能正向预测网络利他行为;(2)公正世界信念在主观社会阶层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网络社会支持调节了公正世界信念的中介作用。对于高网络社会支持个体,公正世界信念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对于低网络社会支持个体,公正世界信念的中介效应不显著,主观社会阶层对网络利他行为只有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13.
在阶层的社会认知理论和备用容量模型框架下,探讨心理社会资源、拒绝敏感性在家庭社会阶层与大学生社交焦虑间的多重中介作用。选取1400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与积极心理变量结果相关度最高的乐观、控制感、自尊和外向性四种人格特质问卷作为心理社会资源的测量工具,同时施测了MacArthur主观社会阶层量表、拒绝敏感性问卷、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还收集了被试的父母亲职业、受教育程度及月收入水平等客观家庭社会阶层指标。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家庭社会阶层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社交焦虑,心理社会资源水平、拒绝敏感性在二者间起到中介作用,同时家庭社会阶层还顺序性地通过先影响心理社会资源、再影响拒绝敏感性这一链式路径对社交焦虑产生影响。因此为了预防和干预低阶层大学生社交焦虑,未来可以考虑提升心理社会资源水平和降低拒绝威胁敏感性两种途径。  相似文献   
114.
杨振中 《心理科学》1998,21(4):371-372
1问题的提出认知分化成套测验(CLB)是美国神经心理学家HaroldW.Gordon(1987)编制的一套神经心理学测验工具,旨在评价人脑言语和空间认知功能的分化水平与整体智能水平。该量表于90年代初引入我国.经修订后在我国飞行人员认知特征与飞行错觉水平的关系等研究中应用.初步取得了较好的结果。Gordon曾以470名正常儿童和225名正常成人为被试,对其8项测验做因素分析,抽取了两个因素,证明CLB选择的测验项目确实反映了两种本质不同的认知功能、国内以修订版进行研究也同样得到了这两个因素,表明修订版维持了原量表的结构效度。由于言…  相似文献   
115.
考察了原生家庭功能对亲密关系质量的影响,以及共依附和个体自我分化在其中的作用。采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共依附量表、自我分化量表、关系质量指数量表对5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家庭功能显著正向预测亲密关系质量;(2)共依附在家庭功能与亲密关系质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共依附的中介效应受到自我分化的调节。因此,原生家庭功能对亲密关系质量的影响是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16.
从初中深入到高中的学生普遍感到高中化学新概念,新理论大量出现,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学生普遍难以适应,为此,为了减少学生这种过早分化现象,如何搞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教科书的编写具有逻辑性,系统性,科学性。那么为什么经常出现,初高中教学脱节,产生教育盲区。  相似文献   
117.
岭南文化的灵活善变与广东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现代中国错综曲折的社会变革运动提示人们:任何阶段性或区域性的变革,事实上都是代表自身利益的政治集团或社会阶层反复较量、斗争促成的。在此,我们必须谨慎地估计“文化”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不应动不动就去寻找所谓的“文化根源”,把一切的成绩或弊病都归依于“文化”。  相似文献   
118.
浅谈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偏差及其调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压力的日益增大,大学生面临着愈来愈多的困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是诱发各种心理问题的主要内部因素,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处于分化、统一的一个特殊阶段,面临着许多难以排解的心理矛盾和冲突,从而造成自我意识的偏差,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本文试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出发略谈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偏差及其调节!希望能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完善,形成积极健康,统一的自我意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9.
张寿安 《学海》2015,(2):186-204
清乾嘉间学术界发生了一连串激烈的学术论辩,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义理、考据、辞章之争。虽然目前学界的研究结论是学问大分三途、仍以义理为归。义理仍担当着学问之大本的地位。但若仔细疏理论辩各方的立意与理据,重构论辩议题的发展与转折,不难看出其结局应是道术分裂、知识分化。不仅辞章之学家派林立,技艺性知识兴起,做为学问大本的义理,也不再以程朱为唯一指标,礼学代表的新秩序正披靡学界。而其中作为转折关键的,正是以考据为主轴的新学术从其内部所产生的多种专门之学。本文分疏论辩主题,最终指出以考据学称呼清学是不精确的,清学应被称为专门之学。  相似文献   
120.
我国当前的贫富分化现象是一种“社会恶”,其不仅在现实层面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在社会发展目标上阻碍和谐社会建设,而且在心理层面影响人的幸福感知,从精神层面动摇国家和民族的伦理基础,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从伦理学视角看,其形成原因一是制度设计内蕴的伦理缺陷所致,如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衍生出贫富差距,政策倾斜造成地区之间、居民之间贫富差距拉大,行政性行业垄断导致分配不公,社会保障制度的伦理缺失使得反贫困乏力等;二是非制度性因素的道德失范,如权力腐败和非法致富,贫困亚文化的道德惰性等.消除我国贫富分化现象应注重制度伦理建设,匡扶社会正义;秉持“善治”理念,维护社会公平;培养贫困群体积极的自我体验,引导其主动增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