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4篇
  免费   616篇
  国内免费   1448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85篇
  2022年   241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210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280篇
  2017年   258篇
  2016年   242篇
  2015年   221篇
  2014年   574篇
  2013年   263篇
  2012年   596篇
  2011年   648篇
  2010年   388篇
  2009年   419篇
  2008年   498篇
  2007年   381篇
  2006年   426篇
  2005年   435篇
  2004年   358篇
  2003年   292篇
  2002年   255篇
  2001年   247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5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陈莲笙道长生于1917年10月25日,上海市人.历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中国道教协会顾问,上海市道教协会会长.上海市道教协会名誉会长,上海城隍庙住持,上海道学院院长,<上海道教>杂志主编,上海市宗教学会理事,上海市政协第七届委员,上海市政协第八、九届常委等职.  相似文献   
22.
2003年10月28~30日,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2003年学术年会在山西临汾市山西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主办,山西师范大学承办,并得到中国心理学会总会的关注和大力支持,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林崇德教授  相似文献   
23.
近年来,情绪智力已成为国内外心理学家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章总结了情绪智力的由来及其目前的发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简要的预测。  相似文献   
24.
《浅析犯罪人格的形成过程》是“犯罪学”领域中一个值得深刻研究和探讨的关于犯罪的基本问题,对犯罪是个人身心演变观象还是纯社会现象呢?在本论中笔以五大影响来浅述犯罪人格形成的过程。即(一)犯罪的人格受家庭的影响;(二)犯罪的人格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三)犯罪的人格受化因素的影响;(四)犯罪的人格受地域的影响;(五)犯罪的人格受学校、工作场所等近邻的影响。当然仅从这五个方面研究论述这样一个关于“人格”过渡成“犯罪”人格的形成还是很不够的。我们做公安保卫工作的同志深感面对犯罪人格的变化在现阶段不断更新,实际观察难以适应形势的迫切需要,急需我们加倍从实践中继续摸索,为理论出更全面现实的犯罪人格形成过程发展多做工作。  相似文献   
25.
在中国社会现代转型时期,当代宗教公益慈善事业刚刚起步,面对的所有问题既是挑战也是契机。伴随着时间推移,相信中国宗教将会逐渐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公益慈善模式,成为中国乃至国际重要的公益慈善活动主体。  相似文献   
26.
刘惠灵 《天风》2003,(2):18-19
教会如何服务社会 教会为何办社会服务?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背后隐藏很深层的意义。因为问题的答案可以引伸到不同方面的考虑,包括政治、社会和信仰等层面。例如有人认为教会营办社会服务的动机,只是要配合政府政策,让社会安定和团结;又有人认为是传教的工具,尤其一些饱受身心折磨的人,如能在物质和心  相似文献   
27.
《中国宗教》1997,(2):38-39
利益人群服务社会宗教界爱心与善举花絮︵四︶本刊编辑部佛教界为灾区踊跃捐款●自1996年7月中国佛教协会发出赈灾紧急通知以来,在赵朴初会长的号召和带领下,全国佛教界踊跃向灾区捐款捐物。据中国佛协不完全统计,截止1996年11月底,全国各地佛教协会和寺庙...  相似文献   
28.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一亿多群众信奉各种不同的宗教。因此,如何作好民族宗教工作,引导信教群众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进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多作贡献,是党和国家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也是统战和民族宗教部门一项重要的职责与任务。“宗教工作无小事”,这就是说宗教工作一旦发生问题,其后果是严重的,其负面影响也是很大很恶劣的。尤其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作好民族宗教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9.
张策 《天风》2004,(4):48-49
爱情,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幸福美满的婚姻,也一直是人们永远不变的追求。所谓的“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所谓的“牛郎织女”、“天仙配”,这些爱情佳话,也一直以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艳羡不已并盛传不衰。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弹指一挥间而今已是21世纪的初叶,科技在突飞猛进,人们的生活也日新月异,现代  相似文献   
30.
林传鼎   《社会心理科学》2006,21(1):37-37,62
情绪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结构之一。情绪概念的内涵广而深,过去一个时期中情绪概念的含糊不清,因而形成了它在社会体系中所起作用的不确定性。这只能证明情绪的复杂性、多变性和相对的不易觉察性。情绪这种高度复杂的心理活动具有三方面的要素:神经生理的、行为表现的和主观经验的。在日常生活里,情绪的内心交往是通过反馈机制而实现的;情绪的社会交往是通过人际的知觉过程而实现的。我国古人已经看到了情绪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而且有着机体的生理基础。我国古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