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赵美庆 《天风》2012,(8):24-25
为进一步办好中国基督教两会网站和《天风》杂志,为中国教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在基督教全国两会在上海举办中国基督教网站、《天风》通讯员及部分作者培训会之际,《天风》编辑部和中国基督教网站召开了部分编者、作者(包括通讯员)参加的座谈会。座谈会由中国基督教协会副总干事、《天风》杂志主编单渭祥牧师主持,30多位同工参加。两个小时的座谈会气氛热烈,大家畅所欲言。既交流了参加培训的收获,也畅谈了文字创作的心得,并对《天风》、网站等中国教会媒体事工的发展提出了积极的建议和意见。以下是部分同工的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122.
雷勇 《世界哲学》2012,(5):79-87
马克思1845年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判费尔巴哈无视人的现实本质,即社会关系,但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却对费尔巴哈人的社会性问题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赞扬。马克思前后的评价为何有如此之大的差别呢?本文认为,马克思在《手稿》中肯定费尔巴哈,主要是基于费尔巴哈对人的社会性的明确肯定。但是,随着对现实社会问题研究的逐步深入,马克思发现人的社会性在费尔巴哈那里还只是一个抽象的原则。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作为感性对象的人"转向了"作为感性活动的人",把"实践"作为其世界观的核心,科学地揭示了人的社会性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3.
儿童社会性三维结构形成实验研究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儿童社会性发展是当前国内外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在我国起步较晚。儿童社会性发展集中反映在对事、对人、对己三个方面,可以概括为儿童责任心、合作性、自制力三维结构。儿童社会性三维结构是在接受并履行有关的社会规范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内化而构建的,这一内化过程分为依从、认同和信奉三个阶段;不同的阶段受制于不同因素,需要不同的条件。本研究采用教育生态环境下的自然实验,验证社会性三维结构形成的理论构想,提出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为教育改革积累理论和实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4.
幼儿不同交往类型的心理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庞丽娟 《心理学报》1993,26(3):84-91
本研究综合运用社会测量法、访谈法和问卷评价法,探讨、比较了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和一般型四种基本同伴交往类型幼儿在心理特征上的异同。结果发现,各类型幼儿在行为、性格、情绪情感、交往积极主动性和交往技能、策略等特征上均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各类型幼儿上述诸方面的表现均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5.
市场元认知和市场社会智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市场元认知和市场社会智力的研究正在成为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新趋势之一。该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市场元认知和市场社会智力的概念及其发展背景;其次解释了市场元认知和市场社会智力的终身发展性和情境特定性;然后介绍了这方面研究的应用和新进展,同时阐述了其对研究思路及方法的指导作用;最后评价了这一发展趋势,并展望了其对中国消费心理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6.
智者必怀仁?智慧与美德的关系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琳  许百华 《心理科学》2005,28(3):761-767
智慧与美德是独立但相互作用的心理结构。针对其关系,以往哲学家与心理学家基于个人经验和文化观念进行了大量规范性层面的理论思辨,但仍存在理论分歧(线性论、阈值论、从属论),且缺少以定量方法为主的描述性层面的实证研究,尤其缺乏基于实验的关于“智”与“仁”双向因果关系的探索。未来研究可以借鉴实验伦理学的范式,着眼于研究特定领域、特定情境下智慧与美德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加强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智慧与美德关系的研究,并探索其潜在的认知神经机制。如何统一智慧与美德关系的“应然”与“实然”的研究,是接下来需要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7.
试论政治哲学的人性预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将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统一起来的"价值人"作为其政治人性预设,并以此为现实的和逻辑的起点推演政治哲学的价值原则,进而在价值层面上描绘政治自由的蓝图,设定政治平等的路径,规范政治民主的图式,也为政治文明的构建提供价值导向,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8.
现代传染病防治中传统的医患关系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无论是医方还是患方都体现出强烈超医学性和社会性,在社会大防治的概念下医患之间出现一定的界限模糊甚至角色重叠.现代传染病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审视医患关系的新视角,引发人们关于医学发展、社会道德的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9.
利用亲社会性视频游戏和IAT测验,从内隐社会认知的角度研究亲社会性视频游戏对高中生内隐攻击性认知的影响,并分析影响是否具有性别差异和攻击特质差异。结果表明:(1)亲社会性视频游戏对高中生内隐攻击性认知的抑制效应显著;(2)游戏类型和性别对内隐攻击性认知的交互作用显著,亲社会性视频游戏更容易对女生的内隐攻击性认知产生抑制效应;(3)攻击特质对高中生的内隐攻击性认知的主效应显著,并且游戏类型和攻击特质对高中生内隐攻击性认知的交互作用显著,亲社会性视频游戏更容易对低攻击特质学生产生抑制效应。由此可见,亲社会性视频游戏能够有效抑制高中生的内隐攻击性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30.
为了探讨急性应激对工作记忆的影响,本研究引入应激心向的概念。实验1验证了社会性评价冷压测试的可靠性以及应激对工作记忆的影响,并探讨了急性应激条件下一般性应激心向与工作记忆的关系,结果发现,在急性应激条件下,女性的一般性应激心向不影响工作记忆的表现。实验2通过视频诱发被试的情境性应激心向,发现应激有利心向组比应激有害心向组在工作记忆任务中的表现更好,且应激心向得分与任务的准确率成正相关。研究表明女性在应激条件下的工作记忆表现会受具体应激心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