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84篇
  免费   663篇
  国内免费   1295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240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232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256篇
  2017年   250篇
  2016年   223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664篇
  2013年   281篇
  2012年   617篇
  2011年   694篇
  2010年   447篇
  2009年   519篇
  2008年   576篇
  2007年   458篇
  2006年   525篇
  2005年   508篇
  2004年   463篇
  2003年   409篇
  2002年   303篇
  2001年   302篇
  2000年   219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8篇
  1985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骆元静  杜旌 《心理科学进展》2016,24(12):1819-1828
非正式信息是变革前信息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变革决策和执行有潜在的影响。围绕组织变革前非正式信息开展以下研究:(1)探究组织变革前非正式信息的内涵和结构; (2)基于心理因应和认知重构机制, 探索员工获取非正式信息之后, 其变革认知和情感的动态调整过程; (3)研究潜在的组织变革决策→非正式信息反馈→再决策过程, 即变革领导者通过获得员工变革认知和情感的反馈, 进行渐进决策优化的过程。研究结果能丰富变革沟通理论和指导我国变革实践。  相似文献   
922.
利用囚徒困境范式,考察了合作指数CI(0.1~0.9)与社会距离(亲密、陌生)对个体合作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社会距离和合作指数均会对合作行为产生影响,两者的交互效应不显著;合作率会受到合作指数的促进作用,但不会随合作指数的增高立即增长;在CI = 0.1~0.9这9个水平下,亲密被试间的合作率均显著高于陌生被试间的合作率。这一结果说明,合作指数对合作行为的促进作用存在阈值;社会距离缩小可促进个体的合作倾向增强,并更快地达到合作水平;合作指数与社会距离相互独立地影响合作行为。  相似文献   
923.
岑延远 《心理科学》2016,39(3):553-558
研究基于解释水平理论,考查心理距离对乐观偏差效应的影响。实验从心理距离的事件概率维度、时间距离维度、空间距离维度入手,采用自编的材料对677名被试进行测量,探讨心理距离的远近对乐观偏差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被试对未来生活事件的判断存在总体上的乐观偏差。在较远的心理距离条件下,被试表现出更大的乐观偏差;而在较近的心理距离中,乐观偏差效应明显减小。但在时间距离维度以及消极事件的概率维度上,表现出与总体乐观偏差不一致的现象。  相似文献   
924.
时间是认识和定义自我的框架之一。本研究采用两个实验,探讨心理时间旅行对任务自信的影响。实验1采用自由回忆或想象过去、未来事件的操纵,结果发现:事件情绪效价影响任务自信,时间方向以事件情绪效价为中介间接影响任务自信,想象的未来事件比回忆的过去事件更积极,进而引发更高任务自信。实验2采用平衡回忆或想象事件的情绪效价的操纵,使效价与时间方向的作用相分离,结果发现:时间方向不影响任务自信,想象事件的情绪效价对任务自信的作用受到时间方向的调节。回忆过去事件时,效价不影响任务自信;而想象未来事件时,事件效价越积极,任务自信越高。对于时间旅行中的积极事件,时间旅行的方向不影响任务自信;而对于消极事件,想象未来所引发的任务自信低于回忆过去。结论:时间旅行的方向与想象事件的情绪效价共同作用于任务自信。  相似文献   
925.
心理分离指的是个体在非工作时间里从工作中分离出来,个体不仅身体上远离工作场所,精神上也摆脱掉工作的事情,对员工工作压力的恢复过程非常关键。首先,文本概述了心理分离的概念及其进展;其次,论述了心理分离研究现状;最后,阐述了心理分离的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26.
孟庆延 《学海》2024,(1):62-80+214
在现代社会科学研究中,研究本身的科学性、客观性是研究者共同关注的问题,这又关系到研究资料本身的真实性。是否基于可信赖的、真实的资料,是否能够中立、客观地对研究资料进行分析,都成为评价一项研究的重要标尺。不仅如此,通过研究所提炼的理论、概念与规律又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现实世界中的“真实”,也是研究者们争论不已的问题。本文认为,“真实”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有三重不同的意涵,认识、理解进而把握这三重“真实”,有助于我们走出各种方法论误区,推进对社会现象的整全性理解。  相似文献   
927.
试论现代社会变化对人们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现代社会变化的特点与心理问题的内在关系,现实的社会变化对人们心理健康既有积极影响,也有很大危害.焦虑等心理障碍的发生与社会变化的非理性因素有密切关系.在促进社会发展中要考虑社会变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后果,根据心理卫生的要求扬优抑劣,尽量避免或减少其对心理的劣性刺激.  相似文献   
928.
在对犹太人进行的大屠杀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纳粹如何借助于现代工业技术体系和官僚体系弱化人们的道德情感、混淆人们的道德责任,并最终阻止人们的道德行为,六百万犹太人就这样在大众平静的沉默中离去.现代社会祛除伦理的机制仍然没有改变,让人们保持道德沉默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人类的大罪恶随时随地都可能再现.  相似文献   
929.
生命是神圣的,珍爱生命,追求生命是人的本能欲望.近年来大学生的自杀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社会焦虑引发精神疾病,情绪失控自杀被认为是大学生自杀的普遍过程,建议对大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等有关的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930.
人类道德危机与宗教伦理关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诚 《法音》2005,(1):14-20
如何准确把握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如何充分挖掘宗教中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具体到道德领域,如何积极主动地运用宗教伦理思想体系、宗教道德规范中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的成分为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建设乃至整个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是新世纪宗教工作的重大课题。认真研究这一课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对于陷入日益严重、不断蔓延的道德危机的世界人类来说,又具有广泛的世界意义。这一重大课题需要众多有识之士共同参与,本文试作粗浅探讨。一、当代人类陷入严重而又紧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