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2篇
  免费   381篇
  国内免费   653篇
  617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217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439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486篇
  2011年   539篇
  2010年   278篇
  2009年   327篇
  2008年   370篇
  2007年   290篇
  2006年   323篇
  2005年   306篇
  2004年   226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5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石发勇 《学海》2005,58(3):76-88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城市基层治理体系逐渐从单位制转向社区制.随着这种转型,城市街区也爆发了越来越多针对工商企业或基层政府机构的市民维权运动.本研究旨在探索这些社区运动的动力机制.个案研究发现,较之于其他街区,有些街区的居民由于善于运用关系网络为"武器",因而在维权运动中表现更为积极,并取得更大成功.因此,关系网络是影响城市基层社会维权运动发生及其结果的重要因素.它之所以发挥这样的作用,是因为目前国家的体制结构使然一方面,中国仍旧是个威权主义国家;但另一方面,当前的行政体系又处于一种相对"分裂"状态.正是这一点使得维权市民有必要并且有可能运用关系网络促进其集体行动.在当前,中国群众维权运动本身已经开始发生结构性转化.这些以维权为目的基层社会运动不仅保护了公民权益,促进社会空间发育,而且在实际上增强了国家权威和合法性.  相似文献   
112.
蒋影明 《学海》2005,(5):110-116
面对渐渐上升的社会失控的风险,虽然可采取强硬手段提高社会控制力,但过去的教训说明强硬控制可能越过甚至击穿法律制度、出现宏观社会的"速失控"而带来社会大震荡.要摆脱"渐失控"和"速失控"的两难,就要围绕"软着陆"寻找社会控制的模式创新.目前,权威的社会学词典都认为社会控制的方式是两种禁止方式和倡导方式.但本文提出了社会控制的第三种方式--"吸附武".作为社会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控制版本,"吸附式"的适用范围比较广,副作用低,能够达到"软着陆"的要求.作者还现场调查了两年多来江苏启东市采用"吸附式"控制越轨行为的实践,并对其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13.
倪光道 《天风》2005,(4):18-19
"爱国守法"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首条内容, 基督徒理当努力践行。我们欣喜地看到,许多基督徒在 社会上,也在宗教活动中,遵纪守法,广行善事,为主 作出了美好的见证,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应有的贡 献。然而,我们也不能不承认,教会里有些弟兄姊妹还 存在"重信仰,轻法律"的观念,这将成为学习贯彻《宗 教事务条例》的一大障碍。所以,我们很有必要认真思 考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4.
支撑—活动观、社会共享认知观以及实践共同体观是当前情境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迁移观点。这些观点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强调情境特性对迁移的影响,并主张在常规的学校教育中突出情境、尤其是社会文化与社会实践情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5.
网络社会规范的形构基础及其涵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鹏志 《学海》2001,(6):62-65
网络规范是关于人们网络行动及网络社会关系的一整套新型的社会规范体系,它是随着网络社会的出现而出现、发展而发展的.网络规范的发展、完善及其惯例化、制度化过程,不仅显示了其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社会的结构性生长点的巨大功能效应,关系到网络社会的运行如何实现其效率和秩序的问题,而且也构成了包括网络社会生活在内的人类整体性的社会文化生活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16.
社会情绪的神经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提出了社会情绪概念的界定及其分类,回顾并总结了近年来对社会情绪神经基础的研究结果,指出了现有的研究范式和方法存在的局限,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做了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117.
一般社会情境中风险认知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晓非 《心理科学》1998,21(4):315-318
风险认知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随着经济的发愈来愈受重视。本研究在一般社会情境下,讨论了46个风险因素的风险程度及风险特征的知觉;  相似文献   
118.
论点摘编     
《天风》2009,(2):36-36
<正>爱,可使和谐变为现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教授在《中国民族报》793期《中国基督教"爱的神学"及其社会关怀》一文中认为:"爱"在中国的贡献既是出自基督宗教的思想资源,也是对中国文化传统美德的有机结合。在此,基督宗教的"爱人"与儒  相似文献   
119.
音乐伦理原则是调整音乐主体之间关系的普遍要求和根本准则,也是指导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和音乐欣赏等活动的总方针,还是衡量音乐主体行为与品质的价值标准。音乐伦理原则是音乐伦理关系形成而产生的必然;是音乐伦理中占主导地位并起决定作用的普遍法则;确立音乐伦理原则是解决当代音乐道德问题的有效措施。以人为本与社会价值相统一、自由创造与道德责任相结合、美善合一是音乐主体必须遵守的三个重要伦理原则。这三个原则相互协调、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音乐伦理的价值准则框架。  相似文献   
120.
康有为是清末民初政治界、思想界、学术界的风云人物。他领导的维新变法,以传统的春秋公羊学思想作为理论基础。这种学术思想曾经沉寂了一千多年,后由清代中叶的常州学派复兴,辗转传承至康有为。他尝试用西方的政治理论来充实并拔高,以之辅翼他所领导的政治变革运动。因此,康有为的经学思想,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既有中国古代经学的深厚底蕴,又附丽着非常鲜明的西方文化色彩。这体现了经学在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的裂变和异化。虽然今天仍有不少学者对康有为其人其学提出批评,但谁也不能否认他在挽救国家危亡方面做过的努力,也不容质疑他在经学转型方面做出的贡献。楼宇烈先生认为“康有为也许可以说是近代中国尝试着使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孔孟学说,向近代转化、为近代社会服务的第一位探路人”①,我们认为,这种评价公允而合理,虽然他的经学近代化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但他尝试使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化的努力还是有其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