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简便易行、尽人所能履行宗教功课是伊斯兰教的一大特点,真主在((古兰经中》说:“关于宗教的事,他未曾以任何烦难为你们的义务。”(22:78)“真主只依各人的能力而加以责成。”(2:286)穆圣也说:“当我命令你们做一件事时,你们当量力而行。”(布哈里圣训集)伊斯兰教的这种简便易行、尽人所能、量力而行、考虑大众利益的精神体现在信仰、五大功课、伦理道德、社会关系等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82.
坚持彻底的无神论是马克思哲学的内在品格,超越宗教史观是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重要前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对宗教产生根源的分析比对宗教进行单纯的外在批判更加重要,只要揭示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找到人的解放的科学的实现路径,宗教最终会自行消亡,因此,马克思哲学主要致力于对宗教赖以产生的社会基础进行深入剖析。马克思哲学展开逻辑的每一环节,都没有把实现人的解放寄托于任何超自然的力量,马克思哲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就是其无神论思想的展开过程,揭示这一过程,是深刻理解马克思哲学无神论特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83.
文章以顾德融和朱顺龙所作的《春秋史》为基础,从网络规模、结构洞和中心性三方面对19件历史事件和18个相关国家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在资源控制方面,齐国对于燕国、莒国和蔡国的要求是最可以协商的,但对于鲁国和宋国的要求是最难以回避和协商的。齐国在结构洞中扮演了守门人、顾问、代理人和协调者的中间人角色。幽地会盟、伐陈、北杏之盟平宋国内乱、谋伐山戎和王位之争事件的中心性最强。在整个争霸过程,齐国采取了建立地缘关系网、资源博弈、恩威并重和注重威信等动员策略。  相似文献   
84.
以度量人     
面对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瞬时而变的人情世故,许多人会感叹活得太累。其实,只要我们保持平和的心态,不去计较人生的成败,始终保持一颗感恩的心,就可以活得轻松自在,活出人生的精彩。以度量人的为人处世原则,可以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45度做人:人活在世上,要俯下身子,正视前方  相似文献   
85.
统合主义在比较政治学研究中的拓展以及"极权主义"模式在分析转型期中国社会现象时的不足从两个不同的面向推动了统合主义与中国研究的交汇.本文主要围绕国家-社会关系,政治-经济关系以及政治发展三个方面梳理、归纳了统合主义中国研究的发展脉络与基本议题,并对国家统合主义、社会统合主义、地方统合主义等次级概念进行了分析与比较.事实上,统合主义自身的"统合"尚未完成;而围绕分化还是整合,分权还是控制的分歧与争论则构成了研究的基本线索.这种分歧在根本上源自于统合主义对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社会稳定与公正等不同价值诉求的承载.但不可否认,统合主义为理解中国的国家-社会关系、政治-经济关系以及思考未来的政治发展道路开启了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6.
《步辇图》是我国现存的最早反映汉藏民族交往的一幅历史画卷,为唐朝著名画家、政治家阎立本所作。《步辇图》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以独具匠心的构图、传神的人物刻画,和以符合当时政治和文化特点的服饰等方面,很好地表现了汉藏一家亲的主题,其艺术审美感和历史史鉴性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相似文献   
87.
一般地认为,宗教所处理的首先和主要是作为个体的人与天主之间的关系,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来说,这点似乎没有什么好疑问的。无论如何,宗教不会首先和主要处理世界与天主的关系,因为新近的哲学学说都告诉我们,在人之外谈论世界没有意义,世界总是“生活的世界”(胡塞尔),人的存在是世界意义得以出现的视野(海德格尔),语言是所有实在的地基(语言哲学);宗教更不会首先和主要处理动物与天主的关系,因为宗教所宣扬的拯救是关于人的拯救,只有作为自由的人才需要拯救和可能得救;宗教当然也不太可能首先和主要处理其他的什么,如天使与天主的关系…  相似文献   
88.
马克思哲学智慧是在对传统西方哲学的颠覆和超越过程中得以突显出来的,而从马克思哲学革命中把握马克思哲学所开启的新的哲学范式,以此来寻求它对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智慧资源和有益启示,这是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视角。就此而言可以看到:用理性和价值双重尺度考察并拓展时代生活;要立足现实社会关系的合理化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发展创新马克思哲学要始终面向现实实践,这些或许是马克思革命带给当代的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89.
研究旨在探讨团体成员的相互共情及其与团体效果的关系。共收集10个团体,53名成员的数据,运用社会关系模型分析。结果发现:1.成员自评相互共情得分较高,但互评相关不显著;2.共情水平与会谈效果正相关,与团体反治疗性因素负相关;3.被共情水平与不信任负相关;4.共情准确性与团体治疗性因素正相关。结论:成员自评相互共情水平较高,但互评不匹配。成员自评共情水平越高,会谈效果越好,受团体反治疗性因素阻碍更少。越被准确评估情绪效价的成员,从治疗性因素中获益更多。  相似文献   
90.
鲁宝 《世界哲学》2023,(1):35-47
社会关系再生产理论在当代西方激进左翼批判理论中一直以来是备受重视的研究热点。阿尔都塞以“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诊断了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隐秘机制,他将资产阶级统治归属于无意识的表现性结构问题,这种表现依托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质询”与“物质铭刻”机制。列斐伏尔进一步将阿尔都塞阐释的机制明确转换为历史唯物主义“空间”实践的具体再生产问题,通过“空间生产问题式”对抽象空间霸权给予总体性解蔽。阿尔都塞与列斐伏尔的论题都受到了拉康主义观点,即镜像主体与家庭关系的分裂式再生产的强烈影响。“镜像”“机器”与“空间”便成为拉康、阿尔都塞与列斐伏尔通过精神分析、意识形态批判与现代性空间批判揭示社会关系再生产机制的三个关键隐喻。他们扩展了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分析视域,却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实践的科学话语。反思三位哲学家在该问题上的贡献与局限对深入理解马克思生产关系再生产论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