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65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林泉高致集》是一部山水画理论的集成。它集中体现了郭熙的山水画创作观,其中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观点,如饱游饫看,身即山川而取之以及三远等。郭熙的山水画创作方法一是主张集众家之长,反对专摹一家;二是要神闲气定,反复修改;三是提倡写生,注重取舍,讲究气韵。其创作心理一是心境要宽快、悦适;二是心态要注精、严格、恪勤;三是要创造意境。  相似文献   
12.
慧远判教观的核心是四宗判教。四宗判教在慧光等人提出之后,由于其自身的张力,分别按照"浅深"和"平等"两个原则展开。其发展主流是"浅深"这一原则。慧远则坚持"平等"的原则,倡导平等大乘经教观,认为大乘经教只有法门的差异,而无浅深之别。但同时慧远又坚持大乘二宗具有浅深之分。由此,慧远大乘二宗的判教依据不是某部经典,而是大乘经教阐明的具有浅深的义理及二宗对这些义理的理解层次。平等的大乘经教观是慧远判教观的特色所在,代表着慧远消弭当时大乘教派纷争的努力,但由于其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悖论,这一努力并未成功。  相似文献   
13.
迷信,是人类对自然界及自身缺乏正确认识的结果。它是人类认识过程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本身不足为怪。但在阶级社会就复杂化了,  相似文献   
14.
基督教信仰是以"神爱世人"的圣经教导,将"爱人如己"作为行事为人的准则,并将基督的爱作为价值取向,这与当今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在基督教界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发挥基督教界的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基督教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充分发挥宗教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繁荣中所呈现的正能量与时代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沐霖 《天风》2004,(8):44-45
启示——在日常生活中,有着揭露或显明某事,使真相向一个探索的人敞开的涵义。启示——表达了一个强烈的信念,即“我们需要被告知上帝是怎样的一位上帝”。启示——要求我们全面理解上帝与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批年轻的苏联哲学家热衷于逻辑认识论、科学方法论等方面的研究,形成唯科学主义倾向。弘扬理性是欧洲各国走向现代化的共同道路,但在苏联,唯科学主义倾向的出现有独特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形成宗教哲学、宇宙主义、马克思主义三个哲学派别,共同之处是重视集体轻视个人。以此为基础在30年代形成苏联哲学。不能简单否定苏联哲学。苏联哲学有三个阶段:一、20年代,这时哲学尚有独立研究的部分可能;二、30、40年代,哲学彻底意识形态化,扼杀一切创造性;三、50—80年代,出现60年代人~①哲学家,他们彻底抛弃30、40年代的苏联哲学。50—80年代苏联哲学具有启蒙性质,座右铭是"人可以也应该靠自己的头脑生活"。其背景是苏联社会正努力从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中解放出来,肯定个人的价值,具有人道主义性质。带有人的面孔的社会主义是60年代人哲学家的理想,而且对他们来说,人的面孔比社会主义更重要。  相似文献   
17.
当代的美术基础教学观,对于教师的能力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当代的高校美术教师要有开阔的胸怀,丰富的知识面,敏锐的观察和发掘能力,要善于引导学生,在专业方面要有自己的建树,作品要有自己的面貌,这样才有能力进行言传身教.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中叶开始的中国教会,依恃天主圣神的启迪和眷顾,在全新的社会主义祖国发展的进程中,走过了半个世纪不平凡的成长历程。 忘却历史就等于背叛,歪曲过去无异于蒙骗,历史应还它本来面貌。在新中国刚刚诞生的50年代初,中国天主教广大神长教徒基于一个基督徒爱国爱教的良知,依赖天主圣神默导,满怀着对教会在新中国的适应和发展的渴望,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掀起了反帝爱国运动,彻底清除了霸持控制中国教会的殖民主义势力,争回了中国地方教会应有的办教主权,从而使中国教会有可能在政治上彻底摈弃西方教会掺杂在传教工作中的…  相似文献   
19.
陈莲笙道长生于1917年10月25日,上海市人.历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中国道教协会顾问,上海市道教协会会长.上海市道教协会名誉会长,上海城隍庙住持,上海道学院院长,<上海道教>杂志主编,上海市宗教学会理事,上海市政协第七届委员,上海市政协第八、九届常委等职.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的十七次代表大会胜利的落下了帷幕,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又一次跃上了历史的新起点,总书记的报告为我们高举起前进、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描绘出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指出了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