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6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以及自尊量表对605名青少年施测,旨在探讨压力性生活事件对自尊的效应以及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和人生意义感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和拥有人生意义感在压力性生活事件与自尊之间起中介作用,压力性生活事件分别通过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拥有人生意义感的中介作用和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拥有人生意义感的序列中介作用对自尊产生效应。  相似文献   
92.
93.
儿童的内隐特质观与社交失败后反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60名儿童为被试考察儿童内隐特质观与社交失败后反应的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年龄增长,儿童越来越积极地应对社交失败;(2)社交失败后,越赞同固存观儿童提出的积极群体加入策略比例越低而消极策略比例越高;越赞同发展观儿童提出的积极策略比例越高而消极策略比例越低;(3)持固存观儿童比持发展观儿童更倾向将社交失败归因于自己,自我评价也更为消极,但两者在社交坚持性、未来社交预期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4.
青少年网络行为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青少年网络行为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网络行为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社交焦虑量表对692名青少年进行研究。结果:(1)青少年网络行为与主观幸福感和社交焦虑相关显著;(2)主观幸福感和社交焦虑在网络成瘾与非成瘾之间差异显著;(3)网络成瘾与非成瘾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和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不同;(4)影响网络成瘾与非成瘾青少年总体主观幸福感的变量不同。结论:网络行为对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
李巾英  马林 《心理科学》2019,(4):949-955
本研究为考察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移动社交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错失焦虑症的预测,以及压力知觉的中介作用、乐观的调节作用与性别差异,选取44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通过直接预测与压力知觉的中介作效应两种方式作用于错失焦虑症;(2)乐观调节中介模型的直接路径,在低乐观水平下,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错失焦虑症的预测作用显著;在高乐观水平下,该预测作用不显著;(3)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存在性别差异:在女生群体中,压力知觉的中介效应大于男生群体;而乐观的调节效应仅存在于男生群体中。  相似文献   
96.
注意偏向是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 SAD)个体症状维持的重要因素, 其中注意警觉、注意回避、注意脱离困难三种注意模式得到了研究者最广泛的研究与讨论。随着研究深入, 有研究者提出SAD个体的注意模式不是单一、静态模式, 更有可能在不同注意模式间切换, 表现为动态的过程。目前, 依据相关研究结果和理论假设, 证据均指向SAD个体的注意偏向具有随着焦虑水平提高和注意控制能力受损而动态变化的倾向, 从注意警觉过渡到注意回避与注意脱离困难均如此。此观点还需研究进一步证实, 并且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更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97.
本研究分别在短时(60ms)和长时(无时间限制)条件下呈现匹配的正性和中性面孔,要求高、低社交焦虑被试选择更具威胁性的面孔,以验证两者对正性刺激是否存在主观解释偏差,并考察该偏差产生于认知加工的哪一阶段。结果发现,长时条件下,高焦虑组选择正性面孔的比例显著高于低焦虑组;短时条件下无显著差异。提示高社交焦虑个体对正性刺激存在主观、外显的解释偏差,他们更倾向于对正性刺激做出消极解释,并且这种偏差产生于认知加工的后期。  相似文献   
98.
儿童社交问题解决与其社交地位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宗奎  范翠英 《心理科学》2003,26(5):834-838
本研究初步考察了小学儿童的社交问题解决与其社交地位的关系。采用访谈法研究了小学儿童在发动交往、维持交往和解决冲突三种情境中的社交问题解决。结果发现,不同社交地位的儿童对社交目标的选择并无显著差别;而在发动交往时,被拒绝儿童更倾向于借助他人帮助。被忽视和被拒绝儿童比正常儿童更少选择言语沟通和解释策略。被忽视儿童发动交往的有效性低于其他儿童,被拒绝儿童解决冲突的适当性低于受欢迎儿童和一般型儿童。  相似文献   
99.
十年寒窗,杨杰好不容易挤进了高校的大门,可他一个学期没读完,就难以读下去了。与人交往时,他心里特别紧张,目光不敢看人,不敢到人多的地方去,走路也怀疑别人在看着他、议论他。后来,连有人坐在他旁边,心也会“怦怦”地跳,以致  相似文献   
100.
相对而言,女性间交往的障碍要比男性之间大得多。究其原因,主要是一部分女性,感情过于敏感,而且喜欢在经济、服饰、家庭等方面与其他女性攀比,由此相互之间常产生龃龉,导致不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