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6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反刍思维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为探究这些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技术研究反刍思维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综合国内国外研究42篇,中文文献8篇,英文文献34篇,共53个独立样本,总样本23032人.研究结果显示,反刍思维与社交焦虑呈高度正相关(r=0.42),反刍思维与社交焦虑的关系受到年龄段、反刍思维使...  相似文献   
12.
从社会心理学视角、以社交媒体信任为切入点,基于新冠肺炎疫情,考察公众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网络谣言自治行为的心理机制。采用问卷方法对963名成年居民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公众对官方社交媒体的信任既能直接促进公众的辟谣行为,也能通过增强公众对战胜疫情的信心产生间接影响;(2)公众对官方社交媒体的信任影响公众对自媒体的信任,但自媒体信任不能独立于官媒信任影响辟谣行为。因此,我国社交媒体存在着两个舆论场且官方舆论占主导地位,及时、有效的官方报道不仅能提高公众对战胜疫情的信心,也能促进公众网络谣言自治,进而实现网络谣言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索社会性发展迟滞大学生对社交信息的内隐认知特点,三个实验分别通过GNAT、IRAP、IAT范式探讨社会性发展迟滞大学生对社交活动、社交关系的内隐态度和内隐社交自我评价的内隐加工特点。结果发现:①社会性发展迟滞组对群体活动的反应时更短;②社会性发展迟滞组对师生关系持消极的内隐态度,对同学关系持积极的内隐态度;③社会性发展迟滞组存在社交自我评价积极偏向,但对积极评价他人/消极评价自我的反应时更短,对评价的整体反应时更短。结论:迟滞个体对社交活动较敏感,对师生关系持消极态度和对同学关系持积极态度,对社交自我评价存在积极偏向。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女大学生同性竞争与社交网站发布美化自拍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外貌比较在其中的调节作用,采用同性竞争量表、身体外貌比较问卷和美化自拍量表对463名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在控制年龄后,女大学生同性竞争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社交网站美化自拍行为,且这一预测作用受到外貌比较的调节,即只有低外貌比较的女大学生其同性竞争水平可显著预测其美化自拍行为。该结果对理解和干预女大学生的社交网站行为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考察网络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及其内在心理机制—自我同一性状态的中介作用,采用问卷法对2634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网络社交媒体使用无法直接预测青少年生活满意度,但可以通过自我同一性状态这一中介变量产生间接影响;(2)网络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呈现双重作用,既能通过加强成就型自我同一性状态提高生活满意度,也可以通过增强弥散型自我同一性状态进而削弱青少年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电视相亲节目已经成为现今充斥电视荧屏的一类重量级的电视节目形态,作为以婚恋为题材的电视节目,既不同于以往的电视节目,也不同于现实中年轻人恋爱交往的方式。将相亲这一在中国文化中带有特定目的性和一般适用于私密场合的社交行为搬山电视荧幕,许多本应处在后台的话题被搬上前台,往往难以避免各种人性中和社会生态以往力求避免的因素的冲突。举办方电视台安排演员、编造剧情、参与者出言雷人、各种火爆话题频出,随着各类相亲节目的泛滥,表演胜过真实,各类作秀是否让以往定位于社会服务类的宗旨已经名存实亡?场由广告商和电视台联手制造的搏出位秀是。否也印证了消费主义时代赤裸裸的金钱动机蔓延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大学生羞怯量表、被他人容纳量表、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和欺负问卷测量了369名大学生,探讨社交回避和被他人容纳在羞怯与受欺负之间的作用。结果表明:(1)羞怯、社交回避和受欺负三个变量彼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这三个变量与被他人容纳均呈显著负相关;(2)羞怯不仅直接影响受欺负,也通过社交回避-被他人容纳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受欺负。  相似文献   
18.
意雯 《天风》2018,(4):56-56
[新浪网]据美国”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网站3月8日报道,一家科学杂志当日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假新闻的传播速度是真实新闻的6倍,且与真实新闻相比.假新闻被转发的几率要高出70%。该项调查选取了2006年9月至2016年12月这十多年间,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探讨了自尊与网络过激行为的关系,以391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了社交焦虑在自尊与网络过激行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该过程是否受到公我意识、私我意识水平的调节。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后,自尊对网络过激行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2)社交焦虑在自尊和网络过激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公我意识调节自尊对网络过激行为的直接作用。相对于公我意识水平高的大学生,直接效应对公我意识水平低的大学生更显著;(4)自尊对社交焦虑的作用还受到个体私我意识的调节,相对于私我意识水平低的大学生,间接效应对于私我意识水平高的大学生更显著。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社交网站已成为人们活动的新领域和人际交往的新媒介。同现实交往一样,在社交网站中个体会采用不同的自我呈现策略。为探讨社交网站中自我呈现策略、社会支持和自尊的关系,采用问卷法对485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社交网站中积极和真实自我呈现均与社会支持和自尊呈显著正相关,但真实自我呈现与领悟社会支持和自尊的相关程度更高。(2)社会支持在积极自我呈现与自尊关系中的中介效应不显著,积极自我呈现对自尊只有显著的直接预测作用;真实自我呈现对自尊不仅有显著的直接预测效应,还能通过社会支持的部分中介效应对其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