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0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23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红碪体育馆能容纳十万人,可毕竟寺庙少有这样的条件,况且现场讲经一讲就是两三个小时,现在人生活忙碌,终究也不方便。倒不如网络,随时打开随时可以听可以看。网络上能看到听到的可不止十万人。”  相似文献   
62.
墨岩 《佛教文化》2012,(3):20-31
人类早已迈入互联网时代,网络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传播媒体,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当下,越来越多的佛教界人士将网络作为弘法的重要载体,以此不断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用一种现代人乐于接受的方式,弘扬和传播正信的佛教,由此也催生了众多网络弘法的网站、博客和微博……  相似文献   
63.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数据,中国网民已达1.03亿人,大学本科以下文化程度的网民占71.1%。青少年网瘾问题日益显著,据中科院心理所对北京市中学生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学生网络依赖倾向者高达13.65万人,平均每周“泡”在网上的时间约为9小时,假期则超过21小时。资料显示,目前在中国市场销售的网络游戏大约95%是以刺激、暴力和打斗为主要内容的,而且越刺激的游戏上网参与的人数越多。受网络游戏暴力倾向的影响,青少年行凶杀人和自杀的案例在中国不断见诸媒体。日前,国家有关部门公布了一批适合青少年的健康网络游戏,青少年上网问题再次引起家长和社会的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64.
"都市佛教"是和山岳佛教相待的概念,是"人间佛教"理念在当代我国佛教发展的新阶段。都市寺院网站建设,是都市佛教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的网络平台,来弘传佛法的行为,是我国"人间佛教"思想的时代要求。都市寺院网站所展现出的自我介绍的主体性、内涵塑造的文化性、信仰重构的济世性和交流互动的服务性等方面内容,是我国当代"人间佛教"理念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65.
网络自我表露的类型、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自我表露是自我表露在网络空间的延伸.本研究对网络自我表露提出整合性界定,并将其从形式、程度和表达方式三种角度予以分类.网络自我表露对个体存在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网络自我表露的产生和发展受社会文化、网络环境、性别、年龄和个体心理等因素的影响.认知实验研究、影响因素的深入探讨、新兴网络媒体的自我表露现象、跨文化研究和特殊群体的网络自我表露等可以成为今后的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66.
贺荟中 《心理科学》2013,36(5):1159-1162
本文采用调查法与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聋校三年级聋生在班级群体中的友伴网络进行2年的追踪研究,以探索友伴网络的建构及其动态发展特征。结果表明:①三年级初期,聋生在友伴网络的个体中心度与个体的外貌、成绩与年龄等个人特征有显著相关;但随年级升高,这种相关性逐渐消失。②聋生友伴网络中存在一个十分稳定的中心小团体,其团体成员在整个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③聋生在班级群体中的互选朋友关系呈现出中等程度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7.
为探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冗思、核心自我评价与初中生抑郁的关系,本研究采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问卷、冗思问卷、核心自我评价问卷以及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对673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冗思和抑郁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核心自我评价呈显著负相关;核心自我评价与冗思、抑郁呈显著负相关;冗思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2)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不仅对初中生抑郁具有显著的直接预测作用,而且能够通过三种间接效应对抑郁产生影响,即核心自我评价的单独中介作用、冗思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二者的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8.
69.
互联网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6,自引:2,他引:44  
崔丽娟  刘琳 《心理科学》2003,26(1):64-66
本研究对110名本科大学生的上网情况和他们在对他人的信任感、主观幸福感及社会疏离感三方面的社会性发展进行了测评,结果表明,对互联网的依赖显著影响了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社会疏离感,上网时间与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0.
大学生自信发展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车丽萍 《心理科学》2003,26(4):661-666
本研究选取931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自编“大学生自信问卷”?考察了大学生自信的年龄特点、性别差异及学校类型差异。结果表明:大学生自信总水平差异显著,除社交自信外,整体自信、学业自信和身体自信均存在极显著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大学生在整体、学业和身体自信及其分维度上存在显著年级差异:一、四年级显著高于二、三年级,其中三年级自信度明显低于其它年级;学业、社交、身体自信及其分维度存在显著学校类型差异,非重点大学学生显著高于重点大学学生;年级和学校类型在身体自信、整体自信、学业自信、社交自信及其某些层面上存在显著交互作用;性别和学校类型在身体自信某分维度的交互作用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