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6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弥撒的神圣,圣体的尊贵自不必赘述,但是,仔细看看圣堂内有的教友们领圣体时的仪表和举止,实在与此不配、不称!已经到了不得不强调的地步了。  相似文献   
82.
在中、印很多古代石窟或寺院建筑的屋顶、立柱等部位,经常会看到很多花卉图案,笔者认为它与佛教的一项重要礼仪,即散花供养密切相关。本文从经典出发,阐明散花供养在佛教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中、印石窟建筑以及斯里兰卡地面寺院建筑的具体实例,探讨散花礼仪在建筑中的体现及其功能。  相似文献   
83.
《中国天主教》2010,(4):28-29
询问资格 襄礼者:请领执事神品者前来。 被唤者:到。 襄礼者:最可敬的主教,慈母圣教会要求你给我们这几位弟兄,授予执事神品。  相似文献   
84.
肖安平 《天风》2018,(7):10-11
在崇拜礼仪中体现中国基督徒的特点、角色和身份,认同本国、本民族和人民,把崇拜礼仪与中国文化真正融合。崇拜礼仪在教会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期教会,敬拜生活是以"祷告、唱诗、聚会、交流分享、掰饼"为主,之后崇拜礼仪逐渐完善起来。尽管崇拜内容不变,但崇拜礼仪形式并非一成不变,在不同时期、不同处境中都有风格、方式、特点等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85.
为探讨自我客体化对女大学生限制性饮食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采用自我客体化量表、体像比较量表、限制性饮食量表和意志控制量表对487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自我客体化、社交网站体像比较和限制性饮食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意志控制与自我客体化、社交网站体像比较以及限制性饮食均呈显著的负相关;(2)社交网站体像比较在自我客体化对限制性饮食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3)自我客体化对限制性饮食影响的直接效应以及社交网站体像比较中介效应的后半路径均受到意志控制的调节,即在低意志控制群体中,这两种效应都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6.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1556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社交网站中的自我表露对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1)社交网站中的自我表露与青少年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2)友谊质量在社交网站中的自我表露对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扩展性社交倾向在社交网站中的自我表露通过友谊质量影响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作用中起调节作用。具体而言,上述中介作用仅存在于扩展性社交倾向较高的个体中。  相似文献   
87.
张林  曹华英 《心理科学》2011,34(5):1163-1166
社会计量器理论提出自尊是个体对社交接纳或拒绝的主观计量器,它监控和调节着人们的人际关系质量。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从社交反馈的角度探讨了社交接纳与人际评价对状态自尊的影响;另一方面从社交行为的角度探讨了特质自尊对社交意愿和社交决策的影响。未来的研究需要对影响自尊的社交情境进行具体区分,并就社交反馈、心理变化与社交行为的关系,任务特性的认知过程对自尊的影响进行综合探讨。  相似文献   
88.
小学儿童社交问题解决策略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周宗奎  林崇德 《心理学报》1998,31(3):274-280
该研究采用该谈法了不同年级,不同社交地位小学生儿童对社会交往问题的解决策略4及其发展特点,该谈涉及三类假设的社会情境:发动交往,维持交往和解决冲突。  相似文献   
89.
为探讨问题性社交媒介使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以1073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对其问题性社交媒介使用、技术冲突、疲惫感及主观幸福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问题性社交媒介使用、技术冲突、疲惫感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三者与主观幸福感均呈显著负相关;(2)问题性社交媒介使用能够显著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3)技术冲突和疲惫感分别在问题性社交媒介使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起单独中介作用,并且问题性社交媒介使用还能通过技术冲突-疲惫感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问题性社交媒介使用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内在机制,对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社交媒介、对其进行心理社会适应服务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0.
大学生社交焦虑成因的研究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形成原因 ,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社交焦虑量表(IAS) ,个人评价问卷 (PEI) ,自编社交技能和他信问卷对 194名大学生被试进行测试。用SPSS7.0作回归、相关等统计分析。结果 :以自我评价、他信、社交技能为自变量 ,社交焦虑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 ,进入方程的变量为自我评价和社交技能。贡献量分别为 0 .32 7和 0 .0 4 0。以自我评价的 5个子维度 (学业、外貌、爱情、社会交往、与人们谈话 )、社交技能为自变量 ,社交焦虑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 ,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为“与人们交谈”因子、“社会交往”因子和社交技能 ,贡献量分别为 0 .2 96 ,0 .0 71和 0 .0 30。结论 :自我评价和社交技能是造成社交焦虑的重要原因 ,自我评价中的“与人们交谈”和“社会交往”方面是成因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