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6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探讨社交网站(QQ空间)使用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在社会比较和抑郁易感性模型的视角下,采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问卷、上行社会比较问卷、自尊量表和抑郁量表,对964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在控制了性别、年龄以及社交网站使用年限后,社交网站使用对抑郁和社交网站中的上行社会比较都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社交网站使用能通过社交网站中的上行社会比较和自尊的中介作用对抑郁产生影响,且该中介作用包含了两条路径——上行社会比较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上行社会比较-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本研究揭示了社交网站使用与抑郁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深化了社交网站使用对个体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42.
社交焦虑者在情绪加工和社会意图理解方面均可能存在异常,以负向认知偏差为代表,但目前尚缺乏针对社交焦虑的情绪与社会意图理解共性机制的研究和临床预测模型。本项目计划综合运用行为实验、功能磁共振成像和计算建模,基于情绪识别与社会意图推理的生物运动范式,并结合面部表情识别任务,系统考察社交焦虑者在情绪加工和社会意图加工中的负向认知偏差机制,并构建社交焦虑症状的预测模型,检验精神疾病背后的多维数据关联,以及多维数据对社交焦虑临床症状的客观分类和预测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已有研究从不同理论视角考察网络社交媒体使用和老年人孤独感的内在联系,但结果不尽一致。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方法对二者关系进行探讨,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对检索后获得的39项研究(49个效应值)进行元分析。结果发现:网络社交媒体使用与老年人孤独感、情绪孤独感和社交孤独感存在显著负相关。网络社交媒体使用与老年人孤独感的关系受到网络社交媒体测量指标和孤独感测量工具的调节作用,但不受性别和文化背景的影响。本研究为老年人网络社交媒体使用与孤独感的关系提供了较为精确的估计,也澄清了二者相关性大小和方向不一致的分歧,对于引导老年人合理使用网络社交媒体进而缓解孤独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4.
采用时间取样观察法,以录像对中美150名学前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交和认知类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学前儿童社会交往发展水平、认知发展水平、游戏难度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②学前儿童较高水平的认知游戏行为与较高水平的社会技能的发展相关联,社交水平与认知水平的发展相互影响;③中美学前儿童社交和认知能力发展进程具有一致性,游戏行为发展模式具有一致性;④中美学前儿童游戏的方式和内容、社交和认知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表明不同文化背景的制约性。  相似文献   
45.
为探讨大学生社会排斥对社交焦虑的影响以及负面评价恐惧和人际信任在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采用大学生社会排斥问卷(SEQU)、社交焦虑量表(SASSCS)、负面评价恐惧量表(BFNES)及人际信任量表(ITS)对45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大学生社会排斥不仅对个体的社交焦虑水平产生影响,还会通过负面评价恐惧的中介作用对社交焦虑产生影响;(2)人际信任能够调节大学生社会排斥对社交焦虑的直接作用,具体而言,与高人际信任的大学生相比较,较低人际信任的大学生的社会排斥对社交焦虑的预测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46.
社会退缩行为是指儿童在社会情境中抑制自己参与同伴互动并表现出独处的行为。根据不同的社交动机,社会退缩行为包含多种亚类型,其中社交回避行为这一亚类型指儿童总是表现出主动避免各种社交场合的行为。总体而言,社交回避是目前研究最少的一种,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儿童本身较高的抑郁感所致,而研究者已开始尝试以间接和直接的方式测量其水平。来自以变量为中心和以个体为中心的研究分别表明,社交回避儿童面临着最高的适应风险。鉴于这一研究领域的广泛前景,未来的研究亟需关注社交回避影响儿童适应的过程机制及其年龄发展特点,测量工具的进一步开发,直接的跨文化比较以及社交回避的干预方案开发。  相似文献   
47.
摘 要 使用安戈夫法界定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评估标准。结果发现,筛查评估问卷中8个及以上题目持肯定回答即可评估为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实证区分效度中正常使用者检出率为12%,问题性使用者检出率为91.1%。基于安戈夫法的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评估工具有较好的心理学测量属性,可用于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筛查评估。  相似文献   
48.
社会排斥损害个体基本的归属需要, 对个体的心理和生理会造成严重影响。根据需要威胁时间模型, 社会排斥后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社交媒体的发展使社会排斥出现了新的心理和行为特征。近年来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发现, 突显网络和默认网络等网络中的一些核心脑区都参与了社会排斥各阶段的情绪和认知加工过程。未来研究应以需要威胁时间模型为基础, 以脑网络方法为手段, 探索社会排斥神经机制, 预测排斥后的心理和行为反应模式。  相似文献   
49.
为探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对青少年体像满意度的影响和其中的作用机制,采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量表、体像比较量表、体像不满量表和自我客体化量表对1469名中学生(736名男生,733名女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青少年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与体像比较显著正相关,与体像满意度显著负相关,女生体像比较与体像满意度显著负相关,男生则不显著。(2)女生社交网站使用通过体像比较的部分中介作用预测体像满意度,且体像比较的中介作用受到自我客体化的调节。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女生社交网站使用与体像满意度关系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指导青少年女生积极健康地进行网络社交活动。  相似文献   
50.
为探讨大学生心理需求、认知评估、自我调控和网络社交的关系,采用大学生心理需求量表、网络利弊权衡问卷、自我调控问卷和网络交往问卷对50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心理需求可显著正向预测网络社交;对上网的好处和代价认知评估在两者间起部分中介作用。(2)自我调控在心理需求和网络社交间起调节作用。由此得出结论,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可显著影响网络社交,对上网的好处和代价认知评估在二者间起中介作用,自我调控起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心理需求影响网络社交的内在机制,可为网络时代大学生进行健康网络社交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