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论荀子的德性教化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从人性趋恶角度构建了自己的德性教化理论.恶在礼仪法度的制约下不仅可以改变,而且必须改变,经过教化"涂之人可以为禹".德性教化实乃"化性起伪",而伪是针对情的,只有对情进行矫正,才能对人性教化,情为教化之基;礼为教化之则,道德教化是个人遵守礼仪规范及人自身德性的自我迁化的过程,以心对礼以治情,从而以人的智识促进德性的提升;养为教化之方,以礼乐养情,陶冶、涵养人之德性,促进人的道德自觉.荀子的德性教化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2.
儒家自由裁量的两个道德原则是"仁"和"礼",前者是普遍主义的道德裁量原则,后者是特殊主义的道德裁量原则.儒家借"仁"和"礼"的道德裁量原则彰显仁政和仁德,维持传统社会的宗法等级秩序."仁"和"礼"的裁量原则使传统司法陷入泛道德主义的流弊,成为法吏恣意枉法、出入人罪的腐败渊薮.通过梳理"仁"和"礼"的道德裁量原则在传统司法中的消极影响,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法文化,把握其本质所在,以作建设法治社会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93.
竹书《君子为礼》,既与《论语》有内在的联系,又可与《孟子》相互印证。比较而言,其内容较《论语》的相关记载有进一步的发挥,与《孟子》的记载更为接近然又不及它系统,如第一章中关于仁、礼、义三者关系的论述,第三章中关于孔子和舜、禹等人的比较与认识,皆可说明应是介于孔、孟之间的一篇儒家文献。可能是早期《礼》类文献的佚篇。  相似文献   
94.
《韩非子》中的《解老》篇有两个问题曾引起学术界的争论:一是《解老》开头几段文字对仁义礼智等儒家思想的评论,与韩非反儒的思想是否存在矛盾;二是在“工人数变业……”一节说“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与韩非“法与时转则治”的变法主张是否抵牾。有不少学者把这两个问题归结为《解老》同韩非思想体系的矛盾,主张把《解老》从韩非作品中分离出来;也有学者认为《解老》实际上是“以儒解老”。由于这两个问题既关系到韩非的基本思想,又涉及到《解老》的真伪,所以有必要提出来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95.
《管子》法治思想析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在安天下而不是 “变法”的 《管子》法治思想与秦法家多有不同。《管子》主张法治, 但不离礼、俗、德教, 构划一个充满人本关怀与实用理性的法治系统, 并开始了法家与道家、儒家的综合。因而 《管子》的法治思想具有更普遍的适用性, 秦亡后, 逐渐占据了中国法文化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96.
乌鲁木齐市阿訇、毛拉为了支援发展教育事业,1988年把41800多元,送到了政府和学校。这是全市39所清真寺、107位宗教人士捐赠的。天山区有个黑甲山居民委员会,这里是少数民族集居的街道,距市区较远,附近没有学校。  相似文献   
97.
包佳源 《天风》2008,(24):35-35
1.104年前,即1904年3月6日的主日,圣经公会在庆祝大英圣书公会(the British and Foreign Bible Society)成立100周年纪念活动中,设立了第一个圣经日,之后,各国圣经公会规定每年3月的第一个主日为圣经日。不久由  相似文献   
98.
<正>由教育部首批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和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儒学与地域文化:徽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8月21至23日在安徽省合肥市成功举办。来自韩国、日本和台湾、香港地区,以及内地各省市的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9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儒学、地域文化、徽学"三个主题词,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探讨与交流。与会代表既有北京大学安平秋先生、北京师范大  相似文献   
99.
《百喻经》既是佛教譬喻经中的代表作,为佛教的广泛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又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佛教文学作品,在印度文学史和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一席。本文对其经名演变、汉译情况、分卷结构,及其在现当代的流行状况等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并着意从文学研究角度分析了它的内容与特色。  相似文献   
100.
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讲到宋代礼学时说:“宋人尽反先儒,一切武断;改古人之事实,以就我之义理;变三代之典礼,以合今之制度;是皆未敢附和以为必然者也。”刘师培《经学教科书》也认为宋代礼学“掊击古义,穿凿浅陋,殊不足观。”若从传统经学的立场来看,皮锡瑞与刘师培一主今文,一主古文,二人对经学史的判断、评价有许多看法是不同的,甚至是完全对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