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在世俗与神圣之间:儒家伦理与基督教伦理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儒家伦理与西方基督教伦理作为两种不同的伦理文化类型,其本质差异典型地彰显着伦理的世俗性和神圣性的一体两面,体现了中西伦理思想的各自特色。从学理上对儒家伦理与基督教伦理进行比较研究,既是厘清两者所代表的中西伦理文化特征的需要,也能为当今中国的道德建设带来启示性  相似文献   
182.
伊玛尼是伊斯兰教的根基,是一个人成为穆斯林的前提。对于伊玛尼,学者们有不同的见解。本文旨在通过对伊玛尼一词的文字意义进行解释,对相关《古兰经》文和圣训进行分析,理清信仰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供国内学界参考。  相似文献   
183.
李世峥 《天风》2011,(2):7-9
经过三年的奔波劳碌,耶稣在地上的工作即将进入尾声。令他念念不忘的,就是门徒们的信仰状况。就当时的状况而言,门徒们还难以胜任福音传遍天下这项神圣的使命,因为他们对耶稣的认识尚不清楚,以其昏昏,岂能使人昭昭?因此,耶稣在繁忙的工作中腾出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4.
信仰与幸福     
单信 《天风》2011,(4):I0001-I0001
此次“两会”中有一个关键词是“民生”,关注提升民众的幸福指数,是今年两会的一大特色。表明中国社会发展已经从注重物质或外在层面的建设拓展到更注重精神或心理层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5.
1958年发掘的湖南长沙金盆岭西晋永宁二年墓墓室四角距墓底1.54米处各有一块平砌的砖伸出壁面一段,表明该墓形制乃模拟北斗,象征着整个墓室乃是死者卧斗修炼成仙的炼形之宫。墓中出土的陶俑等40件精美器物分区摆放,其中对书俑应为司命司录俑,其三笔象征司命神所注写墓主人三命,另可识别有诵经真官俑、鬼官北斗俑等。不同的器物群构成不同的功能区域,代表着墓主人地下修炼成仙过程的不同阶段。墓内器物有其内在符号逻辑,表达着墓主人所追求的太阴炼形、飞升成仙的终极理想。文中首次提出墓葬器物分布逻辑分析法,力图还原墓葬及器物背后那个支配着整个仪式结构的思想图景。  相似文献   
186.
彝族主要居住在中国西南的哀牢山、乌蒙山、大小凉山、无量山及金沙江流域。本文从历史人文地理的视野考察西南彝族的历史、彝族先民建立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的宗教色彩。并运用汉文献与彝族文献的相关记载,简要考察彝族宗教祖灵崇拜的特质及多元化的信仰体系,认为彝族宗教已是处于发展成熟期的原始宗教。  相似文献   
187.
信仰与习俗、传统与现代、现实与想象,所有这些都交融、呈现于古老的冰雹会。在历史的曲折变迁中,大义店村的冰雹会能留传至今可谓历久弥坚。村落生活经验中保留着关于神灵信仰的集体记忆,记忆使得信仰仪式能够恢复和传承,传承中又不断丰富着集体记忆。在记忆与传承的历史演进中,民间信仰衍变为一种民俗,于村落之中建构和谐的空间。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信仰既有稳定的内在系统,也蕴含着和谐的特质。  相似文献   
188.
从竹枝词看,清代贵州的民间信仰主要包括图腾崇拜(植物图腾和动物图腾)、人物崇拜(包括祖先崇拜与先贤崇拜)和各种巫术崇拜,其特点是以原始宗教信仰为主。这些民间信仰对民族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成为民族认同的集体记忆和显要文化表征。  相似文献   
189.
成都青羊宫:彰显道教审美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羊宫以具体、生动、形象的宫观建筑和艺术形式,将抽象、深奥的道教教理教义和美学思想表现出来,又通过艺术的想象与象征深化了道教神仙信仰的内涵,具有独特的道教艺术魅力和审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0.
孙勐 《中国道教》2011,(6):34-37
墓葬是专为亡者而建的地下空间,墓葬内的各种物质和陈设都与社会风俗、宗教信仰等密切相关.因此以墓葬及随葬器物为对象,通过相关的物质形态、空间分布和文字记载来考察道教文化与信仰的存在状况,是研究道教的重要途径和课题.唐墓是唐代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现的数量众多,分布范围相当广泛,并且从早期到晚期的序列较为完整,延续性较强.此外,唐墓中包含的丰富的随葬器物,其中如镇墓石、铜镜、陶俑、木俑、神煞明器等,大多数都具有鲜明道教色彩,是了解和探讨唐墓中道教信仰的重要资料.镇墓石也叫五方贞石、五精镇墓石,是唐墓中最为典型的道教遗物,其形制、纹饰、铭刻等均能反映出相应的道教丧葬仪轨,因此以之为对象,进行考古学考察,对研究道教信仰的流行和传播状况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