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5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学海》2015,(6):102-106
文化同质化是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文化现象,包括物质文化同质、精神文化同质、情感状态同质和地域认同同质等多方面内容。其产生原因众多,危害也是多方面的。高校在破解文化同质化问题上有着独特优势,发挥好这一优势,对促成城市化进程中"多元一体"的崭新文化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2.
<正>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形式逻辑学方向的研究水平突飞猛进,在一些领域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青年学者对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专栏收录了三篇形式逻辑学方向的论文。三篇论文的主要作者都是近几年来表现突出的我国青年逻辑学家。来自西南大学马明辉的论文"The disjuction property of some propositional logics"延续了他一贯的技术化风格。论文讨论了正规命题逻辑的析取性质。  相似文献   
53.
NBIC会聚技术是主导21世纪技术革命的新兴技术群,将掀开人类技术发展历史新篇章,产生比以往任何一次技术革命都更为广泛深远的影响.会聚技术带来无限机遇的同时,也正在掀开“潘多拉之盒”.会聚技术发展将逐步改造人类的遗传物质与精神世界,最终变人类自身的自然进化为完全的人工进化,进而颠覆传统自然生命神圣伦理观;会聚技术将在更广泛、更深远的意义上撼动传统道德谱系,引发道德秩序混乱.因而,在发展会聚技术的开端就应当特别关注相应的社会问题,及早开展与研发同步的相关问题研究,显得尤为紧迫与重要.有必要、也有可能建立起一套法律、伦理、监督相结合的机制去调控会聚技术的发展,并依据技术不同发展阶段构建不同的规约手段和规约机制.  相似文献   
54.
布鲁德尼对青年马克思的解读展现了一种以罗尔斯资源重构马克思的理论努力和新型理论动向,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较多关注。他的解读紧紧围绕马克思的规范理论和“证成难题”展开,认为马克思持有一种关于人的本性和良善生活的规范理论,但由于拒斥哲学从而导致其无法在当下资本主义条件下证成其观点的正确性,为此须引入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的论证方式。其解读存在较多理论偏误。他有意无意抬高了青年马克思而贬低了成熟马克思,事实上导致了对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否弃,其“证成难题”也并非理解马克思的关键。其解读总体上属于“资产阶级实践哲学”的行列,不能归入马克思主义的阵营。欲真正理解马克思,还须站在马克思本人的立场上并秉持思想的整体性和发展性原则,更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核心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55.
宗教工作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抓实了基层宗教工作,就掌握了宗教工作的主动权。江西景德镇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针对基层宗教工作力量相对薄弱、乡村两级责任制压得不够实等情况,深入调查研究,积极破解难题,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56.
本文节选自《德里达〈论精神〉中“经验”一词的多重含义》,有改动。《德里达〈论精神〉中“经验”一词的多重含义》的主体部分是在北京大学“校长基金”项目的资助下完成的。文章对德里达在《论精神》中就海德格尔哲学提出的质疑与反思进行了重构,并把德里达论证的核心(或破绽)定位在《论精神》第九节和第六节的两个注释中,“经验”的概念不仅在论证的表层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这一概念的深入分析,也将展示出德里达批评有效性的限度。  相似文献   
57.
美德可教吗?的疑问,预设了对道德教育功利性的评价标准,但是道德教育对教育对象作用的潜隐性、持久性则意味着对道德教育评价不应是急功近利式的;也不能用确定不变的思路去看待道德教育积极作用。美德是什么?提出了如何选择道德教育内容的问题。一切有助于人格德性形成的东西应当成为道德教育的内容。谁能教?问题,提出了道德教育中的主体能力的问题。道德教育主体的能力应当包括信念和行动的能力。怎么教?的问题,不仅提出道德教育灵活性的原则,并且破除以先进或传统作为选择教育方法的标准,只以教育有益性为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