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书法艺术有很深厚的历史文化基奠,与音乐、文学、舞蹈等艺术形式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对书法作品的欣赏过程中,如果能站在整体艺术的高度,与子妹联系在一起来欣赏,书法艺术的魅力就显得更形象、更生动、更精彩。  相似文献   
62.
我生性好热闹,打光腚那时起,就偏爱往人堆里钻。如今人到中年,对人堆里尔虞我诈、争名夺利的活儿,有点腻了。今天忽发奇想,打算孤零零地到南明山中走走。像我这样名利熏心,无情无义的人,竟会想到踏入这片净土,真可谓壮举,真可与浪子回头相提并论。难怪今晚南明山色亦显得愈加幽深,银色的月光镀在树木、竹苇、花卉、草苔的边缘;淙淙的泉声、宿鸟夜啼声、叽叽的虫声共同形成一种特殊的静境。我在这静中慢慢踱步,让灵魂出窍,让现在的我静静地思索白天的我、红尘的我。这时,我回想起人生路上的失落,但却没有忧伤;旋而,我又回想起人生路上的得意,但也没有欣喜。回想中的我。  相似文献   
63.
苏轼在《庄子祠堂记》中提出庄子对孔子是"阳挤而阴助之"观点,在庄学史上影响极大。苏轼这一观点的提出,与其当时的学术背景、人生经历以及宽容的学术态度、融通儒道二家的学术主张有关。  相似文献   
64.
向死而生     
皇甫谧成名很早,26岁就以一部《帝王世纪》闻名于世。《晋书》里说他“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他致力于博据考稽,建树史学,几乎没有人怀疑他会成为一代史学大家。然而,42岁时,一场大病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65.
你任性了吗?     
谢炳国 《天风》2015,(2):30
<正>据《新民晚报》报道:近来,央视荧屏上,一个跨年新题频频向路人抛出:"2014,你任性了吗?"这是央视继去年"你幸福吗?"之后推出的第二季街头海采,这一新题设置与去年有点"高大上"的"你幸福吗?"相比,无疑降低了门槛,更贴近观众,也更有利于让人吐露心声,显示个性。"你任性了吗?"这句话是由一则社会新闻演绎而来。据报道,一位刘  相似文献   
66.
《性自命出》的心性论和乐教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自命出》不但为先秦儒家心性论研究提供了新理论来源,而且为先秦儒家美学研究也提供了一个新文本。在人性论上,《性自命出》持当时流行的自然人性论。人性的本然材质在与外物的交接过程中化性为情并奠定心志,从而为后天的礼乐教化提供了可能。礼乐虽都出于情并作用于情,但礼教更多的是直接逼索心志,从而奠定心志,产生道德情感。而乐则能直入生命情感的本然深处而直接切近天性,在对自然、感性情感的感染、鬱陶、摩荡中使得心志、情思油然而动,从而自然、自觉地激发道德情感,最终成就美善圆融、身心和谐的君子人格。  相似文献   
67.
有两个故事,读过,让我对人生又有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68.
紫晶 《天风》2016,(4):44-46
正耶稣生,福音大剧开始;耶稣死,福音大剧高潮;不是剧终,没有剧终,因他复活,直活到永永远远。基督生平,跌宕起伏。生即为死,向死而生。生下来就为受苦,受死在十字架上,是他的人生使命。十字架,也就成了他人生的聚焦点。神使髑髅复生,神使腐朽化为神奇,神使咒诅成了祝福,神使十架变为荣耀。  相似文献   
69.
董仲舒的"无为"思想不能只作来自黄老之学的单向度式概括,其实际包含四个维度:董仲舒在景帝朝任博士时,吸收黄老"无为",寻求儒道整合;景武之际则吸纳诸子"治道"思想,继续完善"君无为而臣有为"的君臣政治分工模式,并以阴阳学作为理论基础;武帝朝对策时,提出"改制无易道"的思想主张,传承儒家天命观与礼乐制度的因袭和损益之道;针对武帝时代统治阶层奢侈多欲等过度有为情况,提出"调均""致无为"等"无为而治"主张,希冀以"无为"促"善治"。不同时期的"无为"含义变迁反映了董仲舒思想的复杂性与整合性,凸显其现实关怀与担当意识。  相似文献   
70.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个思想实际上就是要从社会发展理论的角度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可以说,"以人为本"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