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试论儿童装扮游戏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郭力平  张晔 《心理科学》2002,25(2):228-230
近年来,儿童对心理的理解成为了认知发展,尤其是社会认知发展的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研究者在诸如儿童对感知、思维、情绪、愿望以及信念的理解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成果卓著。儿童对于此种心理的理解通常被称为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理由是:第一,心理状态是理论概念,其存在得不到证实。我们是拥有了关于心理状态的理论,并将其归咎于自己及其他人的。第二,关于心理的知识具有理论的基本形式和要求(详见Wellman,1990的论述)。  相似文献   
52.
研究者们已经确认了一种新的乳腺癌转移标记物——转移癌微环境(TMEM)。 转移癌的微环境的密度与通过血液转移到远端脏器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这种发生发展能够改变乳腺癌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3.
有一位名叫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l)的人,在1966年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研究变态心理学的人,可能为研究者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把研究结果“污染”了。他设计了一些实验,试图证明实验者的偏见会影响研究结果。其中有一项实验是这样按排的:他让大学生用两组大白鼠做实验,主持实验的人告诉大学生们说,这两种大白鼠品种不一样,一组是十分聪明的,另一组特别笨。事实上这两组大白鼠没有什麽差别,而大学生们都相信,实验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学生们让这两组大白鼠学习走迷宫,看看哪一组学得快。结果他们发现,“聪明”的那一组大白鼠比“笨”的那一组学得快。  相似文献   
54.
国家理论的新进展——各种探讨、争论点和议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杰索普  艾彦 《世界哲学》2002,4(1):4-19,51
改刊伊始 ,我们隆重推出“当代‘马克思研究’”专栏 ,目的是在彰显我们对马克思思想的重视的同时 ,为国内的有关研究领域和学者提供重要的信息资料 ;本期和下一期选刊的有关文章 ,基本上都与国内外目前正在讨论的理论热点问题紧密相关 ,可以反映当代西方马克思研究的动态和发展趋势。毋庸赘言 ,刊发这些文章、观点并不代表本编辑部的态度和倾向 ,只试图为国内的研究者进行客观介绍 ;同时 ,由于视野和学术水平的限制 ,我们的选择一定有不足之处 ,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另外 ,本刊译文体例已发生变化 ,敬请投稿者加以关注 ;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5.
三、深入中国穆斯林的田野之思问:您在宗教学研究领域成果丰厚,提出了很多有创建性的理论,您提出宗教研究者要"在信与不信之间",既要进得去,也要出得来,对信教者要有真切的关怀和理解,内心感通。基于此,您结交了很多不同宗教界的朋友,就伊斯兰教界来说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56.
当前篇章阅读研究的争论与分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穗苹 《心理科学》2001,24(3):338-341
从历史上看,Bartlett1932年的研究被公认为对篇章阅读与记忆第一个最严格的实验研究。虽然在此之后的40年间,也有不少相关的研究,但直到70年代之后,在信息加工主流思想的引导下,现代认知心理学迅猛发展,才刺激了研究者对篇章阅读这一领域的极大兴趣。尤其是80年代以来,精细研究方法与精细加工理论同步发展,一方面,眼动追踪程式、探测技术等实时研究与技术的发展促使人们对阅读的认知过程进行更严密的考虑,反过来,  相似文献   
57.
内隐运动技能学习中的注意需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任杰  章建成  杨烨  金亚虹    李年红 《心理科学》2001,24(4):501-503
内隐学习是无意识地掌握某些事物变化的内在规律,同时其本人又无法将所获得的知识用语言表述出来。继Reber(1976)等人在“人工语法学习”任务中发现了内隐学习效应之后,在运动技能学习领域,研究者也发现运动技能可以内隐地获得。一般认为,个体只有专心致志才会学有所成,对对象的注意集中是人类认知加工的必要条件。而内隐学习是一种无意识的学习过程,这一过程是否需要有意识的注意呢?此类问题大多采用双重任务的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8.
性别对组织沟通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严文华 《心理科学》2001,24(5):614-615,617
随着人力资源性别结构的变化、管理层性别结构的变化,性别差异及其对人际沟通、组织沟通的影响成为研究者们非常感兴趣的一个研究内容。研究者们多从文化角度,而不是从生物和心理角度解释他们观察到的差异。他们认为,性别差异更多是社会习得的产物(Rubben。1988)。也有的研究者把性别也作为跨文化研究的内容之一。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更关注男性和女性在语言沟通和非言语沟通中具体差异的研究,进入90年代以来,  相似文献   
59.
错误记忆的无意识机制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表明,错误记忆十分顽固,一经产生便难以消退,即使是在严格的有意识控制之下,比如预先警告条件下等。这就引起研究者对错误记忆中无意识机制的探讨。本文以错误记忆的这一顽固性特征为切人点,结合多种形式错误记忆的研究成果,尝试剖析错误记忆发生过程中无意识的作用机制,并对近年来兴起的错误记忆无意识机制的实证研究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0.
主观幸福感与文化的关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邹琼 《心理科学》2005,28(3):632-633,631
西方研究者建立了四个文化模型来解决主观幸福感的文化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争议。遗憾的是,现有的模型各执一端。实证研究也偏重于幸福感的文化特殊性研究。近年来,国内开始重视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并发现了幸福感的中西差异。未来研究的重点是整合有关理论,解决文化争议,采取主位研究策略,提高实证研究的效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