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1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7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412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黔西行     
悯心 《天风》1996,(7):12-15
从贵州毕节地区回来数月,每次提笔想写那些可爱的弟兄姊妹,心里都充满太多的感受,总怕这支笔太轻写不出那份沉甸甸的爱。 那是去年秋末,三年的神学造 就结束后回到主的工场作工,为了吸取一些教会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162.
众所周知,胡塞尔对交互主体性的分析是以同感为基础的。现在,这样一种同感经验在胡塞尔那里被描述为,它既涉及我们身体所特有的空间性,也涉及两个身体的一种时间结对、以及从我们的心理状态向他人心理状态的一种独特想象的转化。我想把对他人的这样一种多层次的经验,与大乘佛教传统中的一些教义(首先出现于印度,而后传到西藏)对同情经验的描述方式作一个比较。实际上,在这种教义体系中被非常具体地加以描述的“tonglen”实践(西藏人这样称呼),就其植根于身体中并使时间同步而言,尤其是就想象被考虑的方式而言,都以多种形式回应着胡塞尔的同感经验。在生活空间、时间和想象等方面,通过比较这两者的实践与理论,我们将能估价它们的亲和性、它们的差异,进而最终说明它们如何才能相互启发,甚至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63.
日日是好日     
"日日是好日",这是著名禅师云门文偃曾说过的一句话。简简短短的五个字,像是一句回答,像是一声劝慰,读来,听来,有一种宁静、安详、自在。其中的禅理,却是老禅师一生修为的外化。我们究其全部的人生经验,参悟一二,也够终身享用。如果我们能够懂得"日日是好日",就学到了一种看待事物和问题的方法和态度。  相似文献   
164.
本文通过对自我成长经历的简述以及对未来执业行为的分析,概括地评述了作者的学习成长经历、性格特点、基本人生观、价值观;并基于现有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希望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愿望。  相似文献   
165.
166.
走路     
知识和金钱想打个赌,看谁最受世人欢迎,于是各找了一个代理人,来到世间。 知识和金钱一道走进一家酒楼。酒楼老板把知识推到楼下的粗席就座,把金钱让进了楼上的雅席。  相似文献   
167.
《群书治要》与《说郛》所录《鬻子》,分别为今存《鬻子》传本中最早的选本与全本。通过对两种文本的交叉阅读,可知今本《鬻子》亦存在诸多不当之处。今以《道藏》所收《鬻子》为底本,参校《群书治要》、《说郛》所收《鬻子》,必定对《鬻子》文本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8.
陈衡哲早年为了反抗旧式家庭,发展自己的事业坚持独身主义,但陈衡哲遇到任鸿隽后,放弃独身,最终选择结婚。为人妻为人母的体验使陈衡哲对知识女性独身的思考更加理性和客观。她主张独身主义可作为例外,不可作为常态。知识女性为了捍守独立和献身事业选择独身,是妇女争取独立所付出的沉重代价也是觉醒女性无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9.
刘永建 《天风》1996,(8):14-15
“我要向山举目,我的帮助从何而来?我的帮助从造天地的耶和华而来。他必不叫你的脚摇动,保护你的必不打盹。”任何一个人只要他与耶稣相交,神丰盛的恩典就必环绕在他的左右。“耶和华靠近伤心的人。  相似文献   
170.
传统的对“感物言志说”的诠释只满足于揭示其中的唯物主义因素,满足于描述现象,而忘记了追问“为什么”。为什么在“感物”之后必“言志”,为什么又在“言志”时必然要诉诸歌与诗?揭示“感物言志说”中所包含的“物→心→诗”的这一活生生的过程的同时,对“感物言志说”进行一番全新的诠释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