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5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2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4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以149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 对其口语词汇知识进行了历时3年的5次追踪测试, 采用潜变量增长模型探索了小学1~3年级学生汉语口语词汇知识的发展轨迹, 并考察了语音意识、同形语素意识、复合语素意识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口语词汇知识发展轨迹的影响。结果发现:(1) 1~3年级学生口语词汇知识发展轨迹呈曲线形式, 其中前两年呈线性发展, 三年级时呈加速发展, 发展速度是前期发展的两倍, 起始水平和发展速度均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 (2)语音意识、同形语素意识、复合语素意识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均可以正向预测学生口语词汇知识的起始水平; (3)只有同形语素意识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可以正向预测学生口语词汇知识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962.
外界环境中物体位置与空间关系在记忆中如何表征,一直是空间认知研究领域探讨和争论的热点问题。该文从空间表征的参照框架、朝向特异性、组织结构和存储内容四个方面,系统回顾了近年来对空间表征形成机制与内在特征的理论探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当前空间表征研究中存在的生态效度问题,以及以后将虚拟环境技术引入到空间认知研究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63.
形成性测量模型(Formative Model, FM)是指标变异导致潜变量变异的模型, 反映性测量模型(Reflective Model, RM)是潜变量变异导致指标变异的模型。FM在模型界定、识别和估计、信效度评价以及模型应用等方面均与RM存在极大的不同。模型界定错误会使参数估计发生偏差, 影响统计结论的有效性, 应当审慎考虑指标和潜变量之间的关系, 选择恰当的测量模型。进一步揭示两者的区别和误用带来的偏差, 完善FM的识别和估计、信效度评价方法、对变量含义的解释以及高阶FM的理论解释和模型估计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64.
基于默会知识的循证医学耗散结构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循证医学的理论核心——最佳证据实质是一种默会知识,并指出应当把最佳证据视为一种默会知识,循证医学就会形成一种耗散结构。提出利用耗散结构理论显化默会知识寻找最佳证据的动力学规律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965.
以71名五年级汉语儿童为被试,让他们在阅读一篇英文材料的过程中对目标词的含义进行推测,并对单词的语境线索强度、个体的推理能力、工作记忆和词汇水平进行测查,从而对汉语儿童是否能够通过阅读习得英文生词以及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进行探讨。结果发现:五年级汉语儿童能够在英文阅读中习得生词的含义,学习的可能性达到30%;语境线索强度和被试的词汇水平可影响儿童在阅读语境中学习英语生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66.
从美德教育理论的角度出发解读苏格拉底的哲学命题——"美德即知识",可以发现这一表面上看似悖论的命题正是对"美德可教"命题的全面、一致的哲学阐释:美德要可教,美德就是客观存在的、自身为善的,美德知识正是对美德自身价值性的认识;美德要可教,美德就必须是可以通过教育获得的东西,而只有知识才是真正可获得的东西,它一旦拥有就不再失去,是高度知行合一的。从美德教育实践的角度出发解读苏格拉底的哲学命题,其蕴含的真正教育悖论是:忽略了大众的理智有限性,试图把哲学教育运用于大众。  相似文献   
967.
怀疑论,常识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敏 《现代哲学》2007,12(4):101-106
文章依次分析比较了摩尔、马尔科姆和维特根斯坦应对怀疑论的方式及各自的论证技巧,展示了常识在何种程度上能够给出一种避免怀疑论的基础。文章认为摩尔和马尔科姆的论证都是不充分的,维特根斯坦关于语法命题与经验命题的区分补充了其中缺失的部分,其中起作用的是一种游戏误置论证。这意味着,能够避免怀疑论的是一种实践态度。  相似文献   
968.
刘娟 《学海》2007,(3):156-161
基于对知识及其特性的阐述,运用博弈论的相关理论,构建了高校知识共享可能性的博弈模型,并具体分析了高校知识共享的非合作博弈和合作博弈,认为高校知识共享是完全可能的。要维持高校知识共享博弈链条及其成果的稳定,就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保障激励机制:(1)完善高校内部的激励机制,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和奖惩机制;(2)培育共享型文化,有效利用各种沟通渠道,提高高校知识主体的沟通效率;(3)优化高校的组织结构,增强高校知识主体对高校的归属感,建立成员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确保高校知识共享的长期动态重复博弈的实现。  相似文献   
969.
采取匿名问卷调查和个别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103名外出务工人员进行调查,表明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等知识有一定了解,但是不够全面和准确,存在较多误解.今后应加大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关注,采取更有效的艾滋病健康促进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70.
班班多杰  周拉 《法音》2007,(2):31-32,33-36
众所周知,有人将藏传佛教称为喇嘛教,另有一些学者对喇嘛教的称谓不以为然,认为这样的称呼不科学,甚至认为这有贬低藏传佛教的嫌疑。藏传佛教称喇嘛教孰是孰非、是对是错,姑且不作评论。本文仅以藏传佛教各宗派关于上师善知识的论述为依据,对上师善知识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作用等问题做一些客观的诠释、解读,以便使人们对这个问题有符合事实真相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