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8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一曲“高山彝,水仲家,苗族住在石旮旮”的童谣道出了少数民族居住的险恶环境。“雾罩罩,高高山,一年四季把门关。顿顿吃的沙沙饭,脚杆烤起火斑斑”的打油诗,则是解放前少数民族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的真实写照,彝族更是如此。解放后,彝族同其他兄弟民族一样得到了翻身解放,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水涨船高,从同步水平看,彝族的生活水平还处于相对落后状态。  相似文献   
52.
三都水族自治县委、县政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立足服务“三农”,做好基层干部培养,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培养农村“三类”急需人才,为加大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53.
54.
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我国农村社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期间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做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篇章,是摆在当前广大民族宗教干部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对于民族宗教干部来说,怎样切实履行好这一神圣职责。本人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民族宗教干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工作,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相似文献   
55.
彭春发 《天风》1995,(3):32-32
有一则阿拉伯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天,有两只羊在独木桥上相遇,由于各不相让而发生激烈的战斗。终因木桥过窄,两只羊部落入湍急奔腾的河水中。一只羊临死时,终于醒悟过来说:“是傲慢霸道送了我们的命。” 经上说:“你们要谨慎,若相咬相吞,只怕要彼此消灭了。”(加5:15)“相咬相吞”是禽兽的行为,不是基督徒的相处之道。 可惜的是,在现今的教会中,竞有一些信徒与信徒之间互相战斗:说你不属灵,他不属灵;  相似文献   
56.
正经由合肥市瑶海区双七基督教堂张勇主任牧师的热心联络,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上午,我来到汤姊妹的家中,对她进行了正式的采访,听她分享那些生命中的故事。事业上的巾帼风采汤永桂姊妹,生于1942年,天资聪颖,勤奋好学,1960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精密仪器专业。在那个时代,考取大学的人风毛麟  相似文献   
57.
为了解保健干部健康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对2003年~2005年湖北省830名保健干部健康体检结果和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性别、年龄、BMI、吸烟、饮酒是影响该人群体检指标的主要因素。为了健康,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很有必要,这给该人群的健康促进工作指明了重点。  相似文献   
58.
季海菊 《学海》2014,(6):208-213
当代中国的教育与中国社会一样,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促进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是本刊的学术关心之一。本期笔谈的文章聚集高等教育的实践方面课题。季海菊的文章运用经济学的长尾理论,探讨高校微德育产品开发的新途径,周琴和王卓君分析了新时期大学政治文化的新特点,胡炜、丁堃和谷丽的文章讨论高校干部工作民主化的问题与改进之策,陈红雨的文章则分析了我国青少年教育中的文化传承问题,从另一个角度将教育与城市化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59.
以往学界对毛泽东反官僚主义斗争的研究多偏重于其发动群众运动、开展思想教育方面,不同程度地忽视了毛泽东反官僚主义斗争的制度向度。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着眼于防范和克服官僚主义,推动创立干部参加劳动制度,探索以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和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管理制度代替一长制,对干部等级工资制也有独特的批判性思考。要客观评价毛泽东反官僚主义斗争的制度向度,必须正确理解制度概念的层次性,正确看待运动治理与制度治理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制度设计与制度执行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0.
正我是一个教师,一辈子从事教育工作和美学研究。新中国诞生的时候,我是个小青年,1951年北京中央燃料工业部来汕头市招收国家干部,我考上了,分配到东北阜新煤矿工作。1956年,我以在职国家干部的身份考上了大学,成为辽宁大学中文系本科生的我,幸运地碰上了新中国第一次美学热。当时全国高校师生们几乎都卷进了这场美学热。我兴致勃勃地参加了以"美是什么"为中心命题的大辩论。什么主观派、客观派、主客观统一派,还有神秘派、缘分派、情感派、移情派以及可遇不可求说等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美学学派……师生们都争论得面红耳赤,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结果并没有得出大家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