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以普慈特慈安拉之名尊敬的各位穆斯林兄弟们!尊敬的各位来宾、朋友们!色兰!值此吉庆的古尔邦节之际,我们同各位兄弟姐妹们、朋友们欢聚一堂,共庆佳节,感到非常高兴。请允许我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的名义,并代表全国各族穆斯林。  相似文献   
142.
邓灵勇 《天风》2016,(6):20-21
殡葬礼仪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承下来的一种文化,各个民族的风俗虽有不同,但丧礼都是缅怀逝者、寄托哀思的一种表达方式。活着的人为逝者办个葬礼,举行悼念仪式,以表哀思,无可非议。  相似文献   
143.
分心对记忆影响的年龄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分心对老年人和青年人的记忆影响的年龄差异。分心条件是在判断简单算术题正误的同时,识记指向记忆和故事。结果:1.在上述分心条件下,老年组记忆作业受损比青年人更为严重;分心扩大了记忆的年龄差异。2.相对分心消耗值显然受刺激条件的影响,属片断记忆的故事分节分,分心消耗最大,类似语义记忆的故事意义分,分心消耗最小,介乎两者之间的指向记忆分,分心消耗居中。3.分心对上述记忆的影响有适应现象,两组的第二次分心测试成绩均较第一次进步。  相似文献   
144.
林国彬 《心理学报》1994,27(1):77-84
本研究有6个从易到难的程序,每个程序有标准数目和比较数目,都是白卡片上的黑圆点。每次试验先呈现标准数目作为样本,强化后撤去,随后同时呈现标准数目和比较数目,令动物作二择一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影响恒河猴数目估计的有两个主要因素,即标准数目和比较数目之间的数间距和这两个数目本身的大小。在数间距为4或大于4时,恒河猴能对50以下的数作出估计;在数间距为2时,恒河猴能对9-25的数作出估计,但不能对27-49的数作估计。作者以为,这里所进行的是一种相对的区域性的数目估计,但它仍然是一种数标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5.
本研究基于经典相对剥夺理论和发展情境理论, 采用纵向设计, 以湖北省某地区273名单亲家庭儿童为被试, 进行连续3次的追踪测查, 考察单亲家庭儿童相对剥夺感与心理适应的特点及其循环作用关系。结果发现: (1)单亲家庭男生的抑郁和孤独感水平比女生高; 贫困单亲家庭儿童的相对剥夺感、抑郁和孤独感水平比非贫困单亲家庭儿童高, 自尊水平比非贫困单亲家庭儿童低; (2)控制了性别、学段和家庭经济状况后, 在个体内水平上T1时的相对剥夺感显著负向预测T2时的心理适应, 进而显著负向预测T3时的相对剥夺感, 同时T2时的相对剥夺感也能显著负向预测T3时的心理适应; (3)相对剥夺感与心理适应的循环作用在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单亲儿童中存在显著差异, 贫困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适应对其相对剥夺感的作用比非贫困单亲家庭儿童更大。可见, 单亲家庭儿童的相对剥夺感与心理适应存在循环作用关系, 即前测(Tn)的相对剥夺感会导致后测(Tn+1)的心理适应不良, 进而影响后测(Tn+2)的相对剥夺感, 研究结果对于单亲家庭儿童心理适应的干预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6.
2~11岁儿童问题行为的稳定性与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采用追踪研究方法,考察了儿童2岁、4岁、7岁、11岁时内隐问题行为和外显问题行为的稳定性和变化。结果发现,各个年龄阶段,父母报告的问题行为都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儿童的问题行为2岁时最多,此后开始下降,11岁时问题行为最少。儿童的问题行为具有中等程度的连续性,2岁、4岁、7岁、11岁的问题行为之间的相关均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47.
陈启山 《心理科学》2008,31(6):1466-1467,1465
学会感削断是个体对正在学或刚学过的材料的学习程度的判断,它是元认知监控的重要形式.本文介绍了学会感判断研究的LJR范式与PRAM范式,分析了学会感判断相对精确性指标Gamma系数及其变式的应用与优缺点,最后针对指标的使用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8.
跨情境下集群行为的动因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书维  王二平  周洁 《心理学报》2012,44(4):524-545
群体性事件是当下我国典型的集群行为。本研究通过实验室情景设计的方法, 考察了跨情境下群体相对剥夺如何通过群体认同作用于集群行为, 及群体愤怒和群体效能对集群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 同一触发情境下, 群体认同调节群体相对剥夺-集群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一般群体认同凸显的个体在高群体相对剥夺水平下有更强烈的集群行为参与(意向)。这源自群体认同对群体相对剥夺不同水平下群体效能与集群行为意向之间的二次调节。对于特定群体认同凸显的个体, 无论群体相对剥夺水平的高低, 都有较高的集群行为参与(意向)。这当中, 群体愤怒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2) 不同触发情境下, 群体认同对群体相对剥夺与集群行为意向的调节作用出现差异。该调节作用仅出现在利益无关情境中。此外, 群体愤怒与群体效能对集群行为意向的影响在不同情境下有区别:在利益无关情境中, 群体愤怒的影响显著大于群体效能; 在利益相关情境中, 群体效能与群体愤怒的影响无显著差异。本研究扩展了集群行为的双路径模型, 并为政府预防和化解群体性事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9.
我国政府明令取缔“法轮功”邪教,这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在反对“法轮功”邪教的斗争中,我们道教界坚决拥护政府依法对“法轮功”邪教所采取的果断措施,并对“法轮功”的歪理邪说和罪恶行径,以多种形式、从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揭批。“法轮功”邪教煽动其痴迷者在天安门广场自焚,这充分暴露了其反社会、反科学、反人类的本质。纵观当今世界,我们不难发现,自杀、自焚是邪教“邪”到极致时经常采取的一种疯狂、恐怖的行为。从这个事件中,我们也可以更清楚地看出邪教与宗教的一个本质上的区别。一切宗教都是反对自杀的。我们道教更是以“仙道贵…  相似文献   
150.
郑主扬 《天风》2009,(6):19-20
基督教要成为社会稳定的积极力量,自身的和谐尤为重要,教会内部如果不团结,不仅使神的工作受到亏损,也会给整个社会安定带来影响,基督教的形象也会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