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9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49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81.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时间管理倾向与网络成瘾之间的相关,分析前两者是否能够显著地影响和预测后者。方法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自我同一性地位量表》、《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对当前在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时间管理倾向、网络成瘾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自我同一性三个维度与网络成瘾均成显著负相关(p<0.01);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与网络成瘾呈显著的负相关(p<0.01);自我同一性中的三个维度和时间管理倾向三个维度及总分均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p<0.01)。通过分层回归分析发现,自我同一性对网络成瘾的影响是受时间管理倾向的中介作用。结论自我同一性与时间管理倾向对网络成瘾有一定的预测力,而且自我同一性会通过时间管理间接影响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982.
林滨 《现代哲学》2011,(3):105-111
时间先构与逻辑先构是儒家伦理与基督教伦理的不同建构方法,其形成既深受中西两大文明不同路径所预制,又承继中西文化不同的精神气质与思维方式。两种建构方法的比较是我们了解中西伦理何以不同的重要路径:体现儒家与基督教伦理原则的建立是实存为先还是价值为重的不同;构成了儒家与基督教伦理对伦理学中心问题两个不同向度的思考与发展;决定着儒家与基督教伦理人之本与神之本的本质差异。  相似文献   
983.
通过三个实验探讨了情绪词的情绪信息对新异刺激喜好度变化的调节机制。实验采用评价条件化(Evaluative Conditioning)范式, 将新异刺激(相当于条件刺激, CS)与情绪词(相当于无条件刺激, US)配对呈现, 最后测量被试对新异刺激的喜好程度。三个实验通过设置表面故事, 控制新异刺激与情绪词间的配对关系, 并改变任务的加工深度, 揭示了情绪词调节新异刺激喜好度变化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情绪词对新异刺激喜好度的调节不依赖于对刺激间偶联关系的意识以及被试的任务状态, 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自动化的联想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984.
鲁忠义  马红霞 《心理学报》2011,43(7):763-770
采用移动窗口技术探讨了情境模型加工中主角情绪与时间转换因素对情境模型加工的影响。实验1采用单因素被试内设计, 结果显示, 关键句的阅读时间模式为:放松-放松=担心-放松<放松-担心=担心-担心。实验2采用4×2两因素被试内设计, 结果在担心-担心模式下大的时间转换比小的时间转换的阅读时间长, 而时间转换因素对于主角情绪状态是担心-放松、放松-放松和放松-担心模式的加工没有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读者在阅读语篇时实时追踪主角的情绪状态, 出现了部分的情绪转换效应。阅读中读者体验到的积极的情绪状态有利于情境模型的建构, 相反, 体验到的消极的情绪状态会妨碍情境模型的建构。时间转换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主角情绪状态的加工, 主角担心-担心的情绪状态在大的时间转换条件下, 前后两种相同的消极情绪可能会产生一种叠加效应, 使读者的情境模型加工更加困难; 而在小的时间转换条件下, 读者对从放松转向担心的情绪状态的加工会花费更多的认知资源。  相似文献   
985.
<黄帝内经>"天人相应"理论比较完备地奠定了中医关于人体生物节律知识的基础,强调人体自然节律与四季日月昼夜节律之间的密切关系.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呈现显著的时间节律特征,以中医时间学理论进行解释,充分掌握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规律性,指导高危人群合理作息,减少急性心梗的发生.  相似文献   
986.
内隐记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对内隐记忆的存在性和本质特点进行探讨的过程中,该领域涌现出愈加丰富的实验室研究方法和理论观点,同时也引发了研究者对内隐记忆内涵的深入思考。逐渐细分的内隐记忆研究领域促使人们超越内隐记忆原有的理论框架,去建构一个整合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容纳记忆的无意识和意识过程的完整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87.
马建忠 《思维与智慧》2006,(11):M0003-M0003
漫漫人生路上,总会有一些美好的事物和自己结缘,它让你受益匪浅,让你终身铭记。三年前,我带女儿去群艺馆练习舞蹈,为打发时间,便去门口的报刊亭买了本《思维与智慧》。  相似文献   
988.
谈信仰基督     
俗话说,人活百年,终有一死,人生苦短,几十年时间,转眼即逝,纵然荣华富贵,高官厚禄,大限一到,人财两空,只落得“荒冢一堆草没了”。人生有何意义?这是千百年来困扰人的大问题,也是人一生必须回答的最重要问题,但很多人却不愿面对,只管醉生梦死,浑诨噩噩,了此一生,何其可悲!  相似文献   
989.
本文详尽疏解了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时间定义的现象学解释。在他看来,亚里士多德的时间定义没有“错误”可言,因为一方面,亚里士多德的时间决不是如柏格森所认为的那样就是空间,尽管他把时间的特征首先刻画为诸现在的相继序列,但值得注意的是,诸现在不是诸部分从而把时间拼接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另一方面,当他相关乎“早与晚”来界定时间时,他恰恰是基于时间之为相关乎运动而被计数者来界定时间,所以亚里士多德的时间定义本身并不属于同语反复,相反,他是从事情本身的规定性来说的。尽管亚里士多德的时间观还属于流俗的前科学的时间领会,但它所显示的现象学内容为我们从流俗时间过渡到源始时间提供了一条可靠的进路。  相似文献   
990.
管理人员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价值感关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陆林  石伟 《心理科学》2006,29(1):61-63
对252名管理人员的调查显示:(1)私企管理人员在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上显著高于国企管理人员,受教育水平影响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的高低。(2)私企管理人员的一般自我价值感和特殊自我价值感显著高于国企管理人员,但在总体自我价值感上不存在差异,也不存在性别差异。自我价值感的各个层面都受到受教育水平的影响。(3)管理人员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与总体、一般和特殊自我价值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特别是时间效能感是自我价值感各层面的一个显著的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