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9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49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宋其争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3,26(3):498-500
时间透视这个术语最早出现在Frank论述时间透视的文化哲学文章中,后被Lewin所采用。Lewin认为时间透视是“在特定时间个体对自己的心理未来和过去所持有的观点总和”。而JosephNuttin认为,“就它们实际存在于行为功能的认知层次上说,过去和未来的事件影响着人们现在的行为”,时间透视是控制行为的决定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22.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6,自引:2,他引:44  
钟慧 《心理科学》2003,26(4):747-747,749
1 前言 时间管理倾向(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是个人的一种具有动力性的人格特征(黄希庭,张志杰,2001),它由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构成,反映了人们对待时间的态度和价值观念,推动个体向一定的目标行动;作为现代人社会性格的一个重要标志,它表明善于管理时间的人其能力强、事业有成,极易在所在领域中获取成功。成就动机  相似文献   
923.
大学生心理控制源和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张永红 《心理科学》2003,26(3):568-568,567
1 前言心理控制源(locus of control)是指人们对行为或事件结果的一般性看法,这一连续谱的一极是内在性,另一极则是外在性(Rotter,1966)。自心理控制源的概念被提出以后,控制源作为一个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的重要变量,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注意。控制源既在价值观层面上对人产生影响,也在行为层面上对人产生影响,是人格特征的重要成份。而时间管理倾向(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是个体在运用  相似文献   
924.
李伯约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3,26(6):979-982
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来对连续性的时间顺序标码的层次网络结构的性质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连续性的时间顺序标码是按照层次网络的结构组织起来的,若干项目组成一个小组,若干小组组成更大的组。连续性的时间标码层次网络的形成具有自动性、内隐性的特点。连续性的时间顺序标码的层次网络结构是主观的、模糊的。两个相邻的小组的项目之间出现了距离效应,而两个相邻的大组的项目之间则出现了越界效应,由于两个大组的项目的平均距离大于两个小组的项目的平均距离,越界效应大于距离效应。  相似文献   
925.
经理人员成就动机与不确定性任务决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红  王重鸣 《心理科学》2003,26(1):140-141
经理人员成就动机的研究离不开不确定性任务情景和决策。Atkinson便是通过对成就动机与任务选择的关系分析后提出了成就动机的期望价值模式。Kuhl和Blankershin曾指出成就动机与困难任务决策之间存在一种复杂的系统转换范式,但是他们没能就这一范式作更具体和深入的实证研究。随着成就动机认知思路的渐渐成熟,人们开始将成就动机的目标、期望、价值、归因等成份加入这一范式进行综合分析。根据Dweck的理论,具有不同目标类型的人,对不同  相似文献   
926.
幼儿心理理论表现的任务特异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以90名3~5岁幼儿为被试,采用相同材料和标准评估幼儿外表-事实的区分和错误信念认识,考察幼儿表现的任务特异性及材料刺激的影响。结果表明;幼儿的表现仍存在任务特异性,并且实验材料对儿童的外表-事实区分和错误信念认识具有重要影响。在解释这些结果时,特殊领域知识习得观似乎优于表征缺失理论。  相似文献   
927.
采用义符启动范式,考察不同加工深度任务中家族大小和类别一致性对义符语义激活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词汇判断中,家族大小影响义符的语义激活,大家族义符的语义不容易激活,小家族义符的语义容易激活。在语义相关判断中,类别一致性影响义符的语义激活,类别一致性高的义符的语义容易激活,并且在错误率上,这一影响受义符的家族大小调节。义符类别一致性影响义符家族效应的作用方向:当类别一致性低时,出现抑制的家族效应;当类别一致性高时,家族效应无影响或表现为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28.
采用津巴多时间洞察力量表(ZTPI)、一般拖延量表(GPS)和跨期选择任务,考察了时间洞察力对拖延行为的影响,并从时间折扣视角检验了时间洞察力影响拖延行为的中介机制。结果表明(1)对553名大学生的测量数据进行逐步回归和优势分析,结果表明:"未来"时间洞察力对拖延行为具有良好的预测力,解释率最高;(2)对121名大学生的测量数据进行中介分析,结果表明:时间折扣在时间洞察力影响拖延行为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这些结果说明,"未来"时间洞察力对拖延行为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而且未来时间洞察力对拖延行为的影响可能是通过时间折扣为中介实现的。  相似文献   
929.
采用两种不同的任务类型对熟练维汉双语者跨语言掩蔽翻译启动效应进行考察,结果发现,在词汇决定任务中,熟练维汉双语者在L1-L2和L2-L1两个方向上均表现出了掩蔽翻译启动效应,但L1-L2方向远大于L2-L1方向,即掩蔽翻译启动效应具有不对称性。而在语义分类任务中,熟练维汉双语者在两个方向上表现出的翻译启动效应量相近,具有对称性。结果支持Kroll的修正层级模型。  相似文献   
930.
吴保罗 《天风》2017,(10):35-36
前段时间,有位弟兄跟我说,他所在聚会点负责人开办了一个查经班,一共十几个课时,查考旧约某卷。但负责人却要向参加的弟兄姊妹收费。他感到非常不解,为何参加教会查经还要收费呢?其实类似的问题也困扰着很多信徒,每当教会举办培训班需要收费时,他们就会有强烈的抵触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