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9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49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51.
黄波 《四川心理科学》2014,(11):141-141
一.概念提出 毕业班作为升学的衔接阶段,应试训练是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海量的试题训练中,学生总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出错,若任由错题散落在试卷、练习册、课外书上,既分散且数量庞大,在学生需要时翻看起来较为麻烦,尤其在有限的复习时间里更无法做到全面仔细地翻看所有错题,使错题的价值大打折扣。若把错题收集起来,进行整理注释,在复习时可以省时省力,事半功倍。因此,建立错题本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2.
学校是一个小的机构,它的发展也有自己的规律性和阶段性,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在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时要根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教育教学任务,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从而不断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实现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53.
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学校培养努力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使学生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学校和老师作为介于家长和学生、社会与企业六要素的中间环节,努力满足各方需求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教师是教学任务的具体实施者,承载着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并且学生的主要学习环境都是与教师交流接触,因此教师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尤其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提升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54.
利他性行为和利他情境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来,随着进化心理学作为一种崭新研究取向的迅速发展,一些研究者对这一问题取得了一些新的假设和视角。其中,“察觉利他者机制”是进化心理学家提出的一种针对个体识别利他者和利他情境能力的一种假设。目前,对这一机制是否存在以及其心理过程仍存在争论。  相似文献   
55.
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阵地,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形式。一堂课40分钟,虽说时间是固定的,但如何能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教与学的效率,让有限的时间发回最大的功效,即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问题,是每个教师都非常关心和必须面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6.
时间在不经意间逝去了,回头却发现两手空空。不甘于时间只留下苍白的记忆,我们低头赶路或者昂首奔跑,期望在烟尘的深处留下或深或浅的痕迹。这时,我们专注于前方,往往会错过许多沿途的风景。  相似文献   
57.
利用眼动分析技术,通过设置不同难度和分值的计算项目,探讨了在有时间压力下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分配。结果发现:(1)在首次项目选择上,学习者优先选择学习率最高的项目;(2)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项目选择次序也是根据学习率由高到低。总之,在学习时间分配上,如果需要权衡难度与分值,学习者会考虑单位时间的获益,也就是以学习率为议程的主要依据。研究不仅利用眼动分析技术证实了基于议程的学习时间分配模型,而且进一步揭示了学习率是设置学习时间分配议程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8.
本文从中国古代时空文化体系出发考察八主祭祀。认为八主祭祀并不是分属不同诸侯国的不同神祇在专属齐国后被整合才形成的。文中指出:八主是与中国古代时空文化体系相关的一个有明显内在结构的祭祀体系。八主祭祀不是此前研究者们所推想的东夷“夷人”的崇拜和祭祀。这个祭祀体系以中原古代时空文化体系为根干,与燕齐古代长生与升仙文化密切相关。从泰山封禅与长生之间的关系思考,这个祭祀体系很可能是封禅泰山所祭神谱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9.
为探讨城镇化进程中离乡农民的心理健康特点以及心理素质、相对剥夺感对其的影响,通过量表对1339名城乡居民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离乡与留乡农民在幸福感、拥有生命意义感、感知控制感、心理素质方面显著低于城镇居民,在状态焦虑方面显著高于城镇居民; 离乡农民在抑郁上显著高于城镇居民,在感知控制感上显著高于留乡农民,在心理素质上显著低于留乡农民; 留乡农民在相对剥夺感上显著高于城镇居民; 离乡农民的幸福感、拥有生命意义感、感知控制感态与相对剥夺感呈显著负相关,与心理素质呈显著正相关; 离乡农民的抑郁、状态焦虑与相对剥夺感呈显著正相关,与心理素质呈显著负相关; 离乡农民的相对剥夺感与心理素质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心理素质除了可以直接预测心理健康各项指标,还可以通过相对剥夺感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幸福感、抑郁及状态焦虑。提升心理素质和降低相对剥夺感是离乡农民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60.
吴建校  曹碧华  陈云  李子夏  李富洪 《心理学报》2022,54(10):1167-1180
认知控制的主要研究范式之一是任务切换。以往研究发现切换代价受到认知控制层级性的调节, 但鲜有研究探索这一调节过程的动态神经机制。本研究通过嵌套的线索-任务切换范式考察不同层级任务切换代价的差异及其神经机制。在实验中, 要求被试完成高低两种层级任务, 低层级任务要求被试判断数字大小(或奇偶); 高层级任务则须先加工数字的某一语义特征(如当前数字是否是偶数), 然后进行大小判断。行为结果表明, 高层级任务切换代价显著大于低层级任务切换代价。线索锁时的脑电结果表明, 层级效应最早出现于P2成分, 切换效应(切换与重复之差)在CNV成分上受到任务层级的调控, 反映了在任务目标重构阶段给予高层级任务更多的选择性注意以及更高的主动性控制。目标锁时的脑电结果表明, 在N2及慢波(SP)成分上, 高层级任务切换与重复的波幅差异相比低层级任务显著更大, 反映了在抑制旧任务集与重构新反应集的过程中增强的反应性控制。这些结果为任务设置重构论和认知控制的层级性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