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10篇 |
免费 | 115篇 |
国内免费 | 170篇 |
专业分类
169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36篇 |
2021年 | 28篇 |
2020年 | 34篇 |
2019年 | 27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29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336篇 |
2013年 | 39篇 |
2012年 | 58篇 |
2011年 | 69篇 |
2010年 | 62篇 |
2009年 | 78篇 |
2008年 | 92篇 |
2007年 | 52篇 |
2006年 | 50篇 |
2005年 | 97篇 |
2004年 | 90篇 |
2003年 | 71篇 |
2002年 | 72篇 |
2001年 | 75篇 |
2000年 | 44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30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执行功能中认知灵活性发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十多年以来,执行功能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认知灵活性是执行功能的主要成分,它对个体能力发展和对环境适应的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该文从认知灵活性的本质、发展、研究方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2.
103.
本文一方面从“生物性”与“精神性”两个人性层次透视自我,将自我视为一个由“生物自我”与“精神自我”组成的、以“生物自我”为基础“精神自我”为目标的对立统一体;另一方面又从“内容”与“功能”两个意识维度解析自我,将自我看成既是一个意义的存在又是一架认识的“机器”。自我便是一个由上述两个层次与维度有机组成的心理系统,这里的“有机”的涵义主要体现在,不仅生物自我与精神自我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结构,而且这两个层次又都各自表现为内容与功能相互联系的认识主体。 相似文献
104.
105.
初中学生道德推理、移情反应、亲社会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抽取上海市初中三个年级217名学生为被试,通过对道德判断推理能力、移情反应、亲社会行为的测量和问卷调查,考察初中阶段学生在这三个方面的发展规律,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道德判断推理与亲社会行为、与移情能力之问没有显著相关;移情能力中的个别指标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相关显著;在移情反应、亲社会行为水平、以及助人动机、帮助方式等方面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故事呈现方式不同会对故事与自己相关程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6.
107.
企业社会责任变革着企业资本的经营方式,但没有也不能改变或挤压企业性质.企业性质构成企业社会责任的伦理本体.从本质上说,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性质的意志表达、企业生命周期的代谢活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确证.企业性质及其发展能力构成企业社会责任的适用边界.以企业性质所设定的企业使命为价值载体的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根植于企业自身的、内生的、独一无二的责任愿景.任何企图躲避或背离企业性质的企业社会责任不是沦为乌托邦说教、也有可能在"善"的名义下行恶. 相似文献
108.
论学生道德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能力是人认识理解道德规范,在面临道德问题时能够鉴别是非善恶,作出正确道德评判和道德选择并付诸行动的能力,是促进人的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我国传统道德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忽视对学生道德能力的培养,造成道德能力培养中的错位和缺位现象。主体意识的凸显、新的交往形式的形成及德育的不断发展,为道德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诸多可能性条件。现代德育应面向生活世界,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结合,以"生成的人"的方式培养人,提高学生的道德能力。 相似文献
109.
自我控制对个体获得成功和幸福至关重要.自我控制是一个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系统,本研究试图探究自我效能信念和自我控制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内隐效应.研究采用Greenwald 的内隐联结测验(IAT)方法和Inquisit专业软件,设计一个中国汉语的自我控制信念和行为的IAT,以25名大学生为被试.结果为自我效能信念和自我控制行为之间的IAT效应值大于0,p<0.000, 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结论是自我控制存在内隐效应,自我效能信念和自我控制行为之间有内隐层面的相互作用.本研究对自我控制机制的研究和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水平的教育训练实践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0.
个体获得某领域杰出能力(专长)并非由其智力简单决定.一方面,智力测验无法预测个体未来成就以及"SOC、智力、专长三角关系理论"的提出,似乎表明智力与专长获得无关;另一方面,"特质联合体中介理论"和"模块能力与综合能力中介理论"则说明智力与专长间存在复杂中介机制.专长的获得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个体一生发展的历程中,智力对专长获得并不具有显著的决定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