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教师成就目标的测量及其与学校目标结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依据Elliot关于成就目标的能力界定标准和能力效价的理论构想,提出教师成就目标的理论结构。浙江省内外十多所中小学523份有效调查数据的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教师成就目标由6个因素构成,即:绝对-回避目标、个人-回避目标、参照-回避目标、个人-接近目标、参照-接近目标、绝对-接近目标。然后,利用浙江省内外另外十多所中小学625份调查问卷的结果,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对教师成就目标和学校目标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掌握目标结构对绝对-接近目标、个人-接近目标具有显著正效应,对绝对-回避目标具有显著负效应;成绩目标结构对绝对-接近目标、参照-接近目标、个人-回避目标和参照-回避目标具有显著正效应。  相似文献   
92.
传统注意研究多基于单个注意焦点和采用静态视觉信息。由Pylyshyn(1988)提出的多目标追踪范式则基于动态场景,是研究同时追踪多个目标的容量有限的注意机制比较常用的范式。在多目标追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身份追踪范式中的对象带有身份信息,涉及到较复杂的认知机制,如注意、视觉工作记忆等。探讨以上两种视觉追踪的认知加工机制对真实或模拟情境中动态信息的认知加工活动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话务员成就目标与工作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修订的成就目标量表、工作倦怠量表调查270名移动一线话务员。结果:1.掌握目标取向与负性的情绪耗竭以及玩世不恭存在显著负相关,而与成就动机存在显著正相关;2.表现趋向以及表现回避与情绪耗竭、玩世不恭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成就动机存相关系数不显著;3.掌握目标取向负向预测情绪耗竭以及玩世不恭,而正向预测成就动机,而表现回避正向预测情绪耗竭和玩世不恭。结论:掌握目标取向的个体感受的倦怠程度越低,而表现回避和表现趋向的得分越高的个体感受职业倦怠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94.
廖东升  杨芳  张晶轩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11):1829-1836
无意识目标与社会态度、刻板印象和图式等一样, 是行为的满意状态或结果在个体头脑中的一种表征, 包含有目标设定、追求情境和追求手段等内容。这些内容能够被环境中的刺激自动激活, 在意识不到的情况下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无意识目标启动的概念和其他心理表征的启动不同, 无意识目标启动能够促使带有动机性的行为出现, 启动线索的影响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无意识目标启动的自变量与自身心理状态和环境中他人的影响有关, 无意识目标启动的因变量与任务表现和社会关系的处理有关。“知觉-行为模型”、“无意识行为选择模型”、“评价准备模型”和“情感因素模型”能够分别从“无意识”和“目标”两个角度对无意识目标启动的心理机制进行解释。无意识目标启动原理在商业、教育、医疗等领域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了更好地完善理论研究和进行实际应用, 今后应该更加重视无意识目标启动的脑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95.
本研究采用冷压任务引发疼痛,以健康大学生为被试,试图探讨在疼痛条件下时间目标对时距估计的影响。结果发现:疼痛条件下的时距估计值小于非疼痛条件下时距估计值,疼痛条件下具体时间目标的时距估计值显著大于无目标时距估计值。临床上给患者提供具体的时间目标或许有助于他们应对疼痛。  相似文献   
96.
采用EyeLink 1000眼动仪, 选取韩、美、日、泰四国留学生各20名, 在正常无空格和词间空格两种呈现方式下阅读中文语句, 以此来探讨二语学习者在阅读中文时词边界信息在眼跳目标选择中的作用。结果发现, 二语学习者在中文阅读中存在着一致的眼动模式, 即在单次注视事件中, 倾向于注视词的中间部分, 在多次注视事件中, 倾向于注视其开端部分, 然后再计划一次词内再注视。词边界信息能够有效地引导中文二语学习者的眼动行为和眼跳计划, 更多地将首次注视位置落在词的中间部分。最后, 词边界信息在眼跳目标选择中的促进作用没有受到母语文本呈现方式熟悉性的调节。我们认为, 中文二语学习者在阅读中的眼跳目标选择可能采用的是战略-战术策略。  相似文献   
97.
局部注意干扰效应(Localized attentional interference, LAI)是指在视觉搜索任务中同时搜索在空间上分离的两个目标时, 或者目标周围存在一个无关奇异项时, 这两个关键刺激相距较近时产生的干扰现象。本实验采用视觉搜索范式, 探讨了奖赏预期对局部注意干扰效应的影响。实验1采用双目标搜索任务, 要求被试判断搜索画面中两个奇异项刺激的形状是否相同。结果显示奖赏条件和无奖赏条件都表现出显著的距离主效应, 随着目标间距离增大, 被试的正确率提高, 反应时下降。同时, 在远距离时, 奖赏条件下的正确率高于无奖赏条件, 而在近距离时, 奖赏条件下的正确率反而低于无奖赏条件, 即, 奖赏条件下局部注意干扰效应反而增大。高动机状态增强了两个目标的表征, 反而不利于解决局部注意干扰效应。实验2采用单目标搜索任务, 要求被试判断特定目标的方位并忽略另一无关奇异项刺激。与实验1不同的是, 实验2仅在无奖赏条件下观察到显著的距离主效应, 即被试行为表现在远距离时更好; 而在奖赏条件下, 被试在近距离和远距离的表现一样好, 即没有局部注意干扰效应。这说明在奖赏预期条件, 个体可以有效抑制分心物刺激的干扰, 将注意集中于目标刺激的加工, 从而对局部注意干扰效应产生调节。整个研究表明, 奖赏整体上能够提高对任务相关刺激的表征, 并抑制任务无关刺激, 虽然这并不总是能够提高任务表现。  相似文献   
98.
为探讨整词与词素加工在眼跳目标选择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眼动追踪技术,实验1操纵了目标词的词频(高频、低频)和目标词首字字频(高频、低频);实验2操纵了目标词的词频(高频、低频)和尾字字频(高频、低频)。结果发现:首字字频不影响眼跳目标选择。尾字字频影响眼跳目标选择,当目标词为低频词时,高频尾字条件下从前目标词到目标词的眼跳长度显著地短于低频字条件;当目标词向前眼跳从尾字发出且目标词为低频词时,高频尾字下的眼跳长度显著地长于低频条件。词频影响眼跳目标选择,高频词条件下跳进和跳出目标词的眼跳长度均长于低频词条件。结果表明整词与尾字词素的加工负荷影响随后的眼跳计划,加工负荷越低随后所计划的眼跳长度越长,尾字词素的加工受整词加工的调节,整词与词素加工以混合表征的方式影响眼动控制。  相似文献   
99.
高热量食物摄入导致的能量正平衡是导致肥胖的原因之一。本研究通过3个实验考察了健康目标启动能否以及如何降低高热量食物的消费, 提高低热量食物的消费。结果发现:(1)健康目标启动能够显著减少人们对高热量食物的消费, 增加对低热量食物的消费。(2)对食物的情感预测分别在健康目标启动减少高热量食物消费、增加低热量食物消费中起中介作用。因此, 健康目标启动可以通过降低(增加)对高(低)热量食物的情感预测来帮助人们减少(增加)高(低)热量食物的选择和消费。  相似文献   
100.
研究探讨汉语读者选择眼跳目标时, 中央凹注视词的加工负荷是否影响副中央凹获取信息量, 进而调节随后的眼跳长度。采用眼动追踪技术, 操纵了中央凹注视词的词频(高频、低频)和副中央凹词的笔画数(多笔画、少笔画)。结果发现:从中央凹词到副中央凹少笔画词的眼跳长度显著地长于到多笔画词的, 且这种笔画数效应并不受中央凹加工负荷的调节; 从高频中央凹词到副中央凹词的眼跳长度显著地长于低频词的。在本实验条件下结果提示:中央凹加工负荷在眼跳目标选择中的作用不是通过调节副中央凹获取信息量的多少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