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0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通过“学习-测试-判断”的三阶段实验范型,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探讨了猜谜任务中对谜底答案(单个汉字)识别的脑内时程动态变化。结果发现:语义识别与字形识别下,汉字刺激均诱发了明显的N1、P2和N2成分,其中语义识别下的P2波幅表现为更加正性,可能与汉字语义的早期加工有关;随后,300-400ms内,语义识别比字形识别诱发了一个更加正性的ERP成分,该成分可能属于P300成分,反映了对汉字语义的进一步整合加工;最后,500-600ms内,语义识别比字形识别同样诱发了一个更加正性的ERP成分,可能反  相似文献   
92.
采用线索Go/Nogo任务,运用ERPs技术考察了老年人和青年人在自动化情绪调节上的差异。ERPs结果显示:⑴愉快面孔比中性面孔诱发的Go-N2波幅较小,潜伏期较短;Nogo-P3波幅较大,潜伏期较短,表明情绪面孔比中性面孔更能吸引注意;⑵在愉快面孔上,老年组比青年组的Go/Nogo-P3波幅大、潜伏期差异不显著;在悲伤面孔上,老年组比青年组的Go/Nogo-P3波幅大,Nogo-P3潜伏期长,说明老年组比青年组更加抑制对悲伤面孔的反应,老年人在自动化情绪调节中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93.
结合ERP技术、创伤电影范式和改进的工作记忆范式探讨了认知分心的强度对创伤性信息加工的影响。结果发现, (1)高负荷上的N2波幅显著大于低负荷上的。(2)在低工作记忆负荷上, 创伤负性图引发的LPP波幅显著大于创伤中性图和无关中性图; 而在高工作记忆负荷上, 三类图片引发的LPP波之间差异不再显著。(3)在创伤负性图上高、低负荷工作记忆任务诱发的LPP波差异显著, 且高负荷条件下的LPP波幅显著小于低负荷条件。结果表明, 相比低认知控制, 早期高认知控制对创伤性信息的调节更有效, 支持了认知控制理论。  相似文献   
94.
窦凯  聂衍刚  王玉洁  黎建斌  沈汪兵 《心理学报》2014,46(10):1564-1579
该研究以自我控制资源模型为理论框架, 采用行为实验和ERPs技术考察自我损耗对冲动决策的影响。实验1采用Stroop任务操纵自我控制资源并采用延迟折扣任务考察被试的决策冲动性, 实验2采用同样的实验任务并同时采用ERPs技术记录高、低自我损耗者在随后决策任务中的脑电成分。行为结果发现, 在控制心境、特质自我控制水平以及风险偏好等无关变量后, 高损耗者比低损耗者在延迟折扣任务上的折扣程度更大。ERPs结果发现, 不论延迟金额大小, 高损耗者在左侧额区诱发的N1波幅显著小于低损耗者; 高损耗者在右半球诱发的P2波幅显著大于低损耗者。研究表明, 自我损耗抑制决策早期左侧额区的激活水平, 个体因而无法识别冲突以及抵制即时满足的诱惑, 这促使他们采用直觉启发式进行决策, 最终导致冲动决策的产生。  相似文献   
95.
摘 要 本文以三种表情面孔为材料,运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方法探讨表情线索在注意朝向中与注视转移发生的交互及两者如何共同影响观察者的反应。结果发现:(1)线索效应在三种表情面孔的两种SOA中都出现了;(2)SOA较长时,注视线索效应量间的显著差异出现在中性和恐惧面孔、高兴和恐惧面孔间;(3)面部表情的效应出现在了表情线索诱发的P1成分上;(4)目标诱发的P1和N1说明了注视线索效应的存在及与表情间的交互。结论:表情线索先对观察者的朝向反应产生影响,随后是注视线索及其与表情线索发生的交互。  相似文献   
96.
白学军  尹莎莎  杨海波  吕勇  胡伟  罗跃嘉 《心理学报》2011,43(10):1103-1113
采用视觉搜索范式, 以二维抽象对称图形为材料, 通过记录\16名被试在长短两种时间间隔(ISI)条件和有效、中性、无效三种视觉工作记忆内容条件下的行为反应和事件相关电位(ERPs), 探讨视觉工作记忆内容对自上而下注意控制影响的认知过程和脑机制。结果发现:(1)无论ISI长或短, 有效信息条件(记忆图形与目标所在的背景图形相同)的反应时均显著短于无效信息条件(记忆图形与目标所在的背景图形不同)。(2)有效信息条件下的额区P2波幅显著大于中性信息条件(记忆图形不出现在搜索序列中); 枕区P1、N1波幅和潜伏期在视觉工作记忆内容条件下差异不显著; 短ISI条件下, 有效信息条件下的枕区P300波幅显著大于无效信息条件; 长ISI条件下, 有效信息条件的枕区P300波幅显著小于无效信息条件。表明当目标出现在与记忆内容相匹配的客体中时, 激活了工作记忆中的客体表征, 以自上而下的方式优先捕获注意; 同时ISI变化对此过程起着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7.
先前研究表明,对他人的疼痛共情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认知负荷对疼痛共情的调节作用尚无研究。本研究使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究高低认知负荷对疼痛共情神经加工过程的影响。实验通过不同长度的数字串记忆任务,形成高/低两种认知负荷,要求被试在不同认知负荷条件下观看他人处于疼痛/不疼痛情境下的图片,同时记录被试的在观看图片时的EEG数据。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观看图片诱发的ERP成分发现:早期成分P2和N2上认知负荷水平与图片类型出现了显著的交互作用,即在高认知负荷下疼痛图片诱发的波幅与非疼痛图片诱发的波幅差异显著,而低认知负荷下两种图片诱发的波幅差异不显著。这表明认知负荷主要影响疼痛共情加工的早期、自动化加工阶段。相比较于低认知负荷条件下,在高认知负荷下他人的疼痛获得了更好的加工。  相似文献   
98.
面孔、语音情绪信息的整合加工是社会交往的重要技能, 近年来逐渐引起心理学、神经科学研究的关注。当前研究较为系统地考察了双通道情绪信息整合加工的行为表现和影响因素, 也很好地回答了“何时整合”与“在哪里整合”两个认知神经科学关注的问题, 但对“面孔、语音情绪信息能否整合为一致情绪客体?双通道情绪信息在大脑中如何整合为一?”两个关键问题都还缺乏系统研究。因此, 本项目拟系统操纵面孔、语音刺激的情绪凸显度和任务要求, 引入动态面孔-语音刺激以增加外部效度, 综合运用行为和电生理技术, 从多角度挖掘数据, 特别是引入神经振荡(时频、相干)分析, 系统考察动态性面孔和语音情绪信息是否能整合成一致情绪客体, 并在神经振荡层面探明双通道情绪信息整合的机制。  相似文献   
99.
近年来, 研究发现对负性事件发生之前预先的心理准备, 即心理预期, 能有效降低负性事件发生后的情绪影响, 但预期过程本身却导致情绪相关神经环路的激活与主观焦虑体验。因此, 采用适应性认知调节方式克服预期过程本身的负面情绪效应, 以充分发挥事先预期的情绪调控优势, 成为情绪调节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 过度负性预期--对潜在负性事件不仅作负面心理预期同时以情绪化的认知方式应对该事件, 是焦虑障碍的核心特征。因此, 对焦虑症患者进行适应性认知方式的训练以消除其情绪化应对方式, 最终减弱该人群对未知事件的过度负面预期, 可能是焦虑障碍干预的重要途径。因此, 有必要综合行为学, 多导外周生理记录与神经成像手段以揭示认知方式与心理预期对负面情绪的交互调节效应; 旨在探求发挥心理预期情绪调节优势, 减弱其情绪代价的方法; 并为焦虑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0.
已有的神经影像学研究成果揭示, 抑郁症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大脑前额叶皮层结构和功能受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作为一种无创脑刺激, 选取前额叶皮层作为刺激区域, 通过调节皮层兴奋性来治疗抑郁症, 能够有效缓解抑郁症状和改善受损的认知功能, 疗效明显且持久稳定。针对tDCS在抑郁症治疗研究中的问题, 未来可从有效性、个体差异以及预防干预等六个方面进一步研究, 以期tDCS作为一种具有潜力的治疗手段, 在临床上有更为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