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0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现阶段认知行为治疗的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将从脑功能、神经电生理、神经内分泌与免疫以及遗传与表观遗传这四个方面对认知行为治疗的生物学机制进行讨论, 综合心理、生理和遗传三方面的结果, 从微观、中间和宏观多层面提出了认知行为治疗生物学机制的整合模型。并进一步对目前研究的局限性进行了讨论, 为未来探究认知行为治疗的生物学机制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2.
本研究采用中国运动员赢分和输分后的表情, 通过行为学和脑电技术比较面孔表情和身体姿势的加工机制。实验1探讨了赢分与输分面孔和身体的效价和强度, 实验2考察了图片的情绪类型(中性、快乐、悲伤、愤怒、恐惧、厌恶), 实验3采用脑电技术比较了赢分和输分情绪的神经机制。3个实验的行为结果表明, 相比面孔, 身体信息更能区分赢分和输分的效价, 而且身体姿势传递的情绪内容相对单一, 面孔表情传递的情绪内容相对复杂和多样化。脑电实验的结果表明, 身体的情绪信息能更早地被大脑识别, 表现在N170成分上, 面孔表情的情绪效应, 反映在EPN成分上。在加工的晚期, 面孔和身体条件下, 均观测到胜利比失败表情诱发了更大的LPP成分。结果表明, 大脑在多个阶段对身体姿势进行情绪评估与分类, 为行为上身体对效价的高区分性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93.
言语产生的语音加工单元具有跨语言的特异性。在印欧语言中, 音位是语音加工的重要功能单元。音位指具体语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如“big”包含三个音位/b/, /i/, /g/。目前, 在汉语言语产生中, 对音位的研究较少。本项目拟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 对汉语言语产生中的音位加工进行探讨, 试图考察:在汉语言语产生中, 1)音位加工的心理现实性, 以及音位表征是否受第二语言、汉语拼音习得、拼音使用经验的影响?2)音位的加工机制是怎样的?具体而言, 音位加工的特异性、位置编码、组合方式、时间进程是怎样的?对这些问题的回答, 将有助于深化对汉语言语产生的认识, 为建立汉语言语产生计算模型提供基础; 为比较印欧语言与汉语在机制上的异同提供基础; 为制定汉语语音教育教学方法提供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4.
注意离散性是注意间歇性地采集外界信息的特性, 这种特性在行为中的表现被称为注意振荡。尽管有研究使用经典的线索靶子范式和视觉搜索范式发现行为数据中存在注意振荡, 证明了注意是离散的, 但其相应的神经机制, 即注意离散性与哪些脑区有关, 尚不明确。研究采用高时间分辨率的线索靶子范式和双眼分视技术, 基于人眼视觉通路的解剖学特性, 比较了线索靶子出现在双眼(实验1)、同眼和异眼(实验2)条件下的注意振荡, 考察初级视觉皮层对注意振荡的影响。结果发现:1)双眼分视会对注意振荡发生的频段产生影响, 非双眼分视条件下, 注意振荡出现在低频(2 Hz和8 Hz)。而双眼分视条件下, 注意振荡则出现在更高的频段(12.5 Hz)。2)无论线索靶子出现在同眼还是异眼, 注意振荡的频段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V1区双眼视觉通路或者更高级的视觉区可能参与注意振荡, 为探明注意振荡的神经机制提供了重要的行为学证据。  相似文献   
195.
记忆机制中再认的事件相关电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ERP对于记忆的研究有独到之处,在研究方法是有外显的直接范式和内隐的间接范式,分别表现为ERP新旧效应和重复效应,即在刺激200ms以后的正向偏移.对于记忆提取的ERP效应已有一些理论解释,但在听觉记忆、汉字记忆以及记忆的脑内机制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6.
张卫东 《心理科学》2002,25(6):691-693
本文阐述了认知神经科学关于选择注意发生在感知觉中枢信息流加工较早阶段以及前扣带皮层(ACC)在丘脑和初级感觉皮层水平调制躯体感觉输入的研究证据,揭示了ACC在感知觉信息加工早期的选择注意控制执行机能,以及实行该机能的神经途径。  相似文献   
197.
以往强迫症注意偏向研究呈现出不一致的结果。为探索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是否由于被试取样和刺激选择所导致,当前研究改用非临床强迫症状个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图片作为刺激来引发被试的反应和脑电波的变化。研究采用2(高强迫症状组、低强迫症状组)×3(中性图片、一般威胁图片和强迫相关图片)的混合实验设计,因变量为反应时和相关的脑电成分,结果显示:高强迫症状组较低强迫症状组对强迫相关图片表现出了更大幅度的P2波幅的变化。从而可以推断出,高强迫症状个体对强迫相关图片表现出了明显的注意偏向,其成分为注意脱困,主要发生在早期自动化加工阶段。  相似文献   
198.
肢体运动(空间位置运动与身体模式运动)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重要途径。以往行为学和脑成像研究分别探讨了空间位置运动信息和身体模式运动信息的工作记忆存储问题, 发现两种肢体运动信息的存储均独立于语音环、视空间画板的视觉子系统, 需要视空间画板的空间子系统的参与; 两种肢体运动信息激活的脑区(运动相关皮层)独立于语音环、视空间画板的视觉子系统和空间子系统, 并存在差异。这表明, 现有的工作记忆多成分模型不能完全解释肢体运动信息的存储。据此可推论, 工作记忆系统中可能存在一个负责处理肢体运动信息的“肢体运动系统”, 其隶属于视空间画板, 与视觉子系统和空间子系统并存; 其激活脑区因肢体运动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9.
强迫性是一种与不顾严重后果的固着行为密切相关的神经心理结构, 大脑神经系统对强迫性行为的调控机制崩溃是导致药物成瘾的直接原因。以往研究对于奖赏系统(中脑-皮层-边缘神经环路)在成瘾行为中的作用及机制已经具有丰富的了解, 但针对药物成瘾的强迫性特征本身以及前额叶-反奖赏系统神经环路在成瘾行为中的作用机制了解有限, 尤其是缺乏对药物成瘾强迫性特征的系统考察、缺少遗传学研究以及非兴奋剂类药物的汇聚证据。项目拟结合人类成瘾行为的遗传学视角(海洛因成瘾者与其无药物使用的兄弟姐妹对照), 结合神经认知、脑电生理、神经影像等不同层面的方法和技术, 对药物成瘾强迫性的外在表征、神经生物学基础以及与个体差异有关的遗传易感性进行探索, 期在进一步识别药物成瘾的神经生物标记, 为探寻潜在的药物或非药物干预靶点提供更多证据。  相似文献   
200.
本研究考察操作表征(operational representation)在被试操作效应中的调节作用。选取结构性/功能性操作表征短语各160个,分析再认判断中的脑电差异。结果表明,动作编码比语词编码诱发更显著的P1、N2pb和N400;在500~700ms时间窗,相比于语词编码,对结构性和功能性操作表征短语进行动作编码均可显著诱发了中央区更负的平均波幅;在700~900ms时间窗,仅对于结构性操作表征短语,动作编码比语词编码诱发了前额叶更正的平均波幅。研究为动作编码的语义反馈加工机制提供了数据支撑,也为动作信息再激活与动作表征观点的整合提供解释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