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关于古书学派属性的判定 ,首先应辨析其最高范畴与核心理念 ,其次应观其学术方向 ,看其学其术到底要把社会引向何方 ?最后还要考察其与历史文献之关系。由是观之 ,《易传》为儒家的典籍 ,殆无疑义。陈鼓应先生所说《易传》与黄老、稷下道家之同 ,只是表明了《易传》对此两派道家之影响 ,而不是相反  相似文献   
212.
刘鹏 《哲学动态》2008,26(2):83-87
自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发表之后,科学哲学领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我们可以用两个"转向"来表述之.首先是"社会学转向",这一转向主要是由STS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学派SSK来完成的,其主要观点就是将科学视为社会利益的建构,即科学成为科学,其评判标准并不在于自然(是否与自然相符合),而在于社会(是否与社会利益相符合).第二个转向是"实践转向".  相似文献   
213.
藏传佛教各派将自己的见地归于龙树开创的中观学说,修道次第归于无著创立的广行理论。那么什么是中观呢?中观是一个极富哲学含义的名词,佛教大小乘甚至同一个学派内的哲人对中观的解释不尽相同,但都共认它是佛教的最高智慧,是终极理性的思辨方法,是了彻事物本性的殊胜法门,也是觉悟之路  相似文献   
214.
孙波 《中国道教》2008,(3):24-26
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提出了一系列以"和"为主旨的社会和谐思想和人身修养策略,对于我们当前深化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规律性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15.
姚国宏 《学海》2008,(2):194-199
G.A.柯亨,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于英美的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本文初步探讨了1990年代以来柯亨围绕平等、自由、正义等政治哲学问题的研究.柯亨的政治哲学研究源于其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转型,通过与右派的自由至上主义者诺齐克和左派的平等的自由主义者罗尔斯的论战,展示了他的独具特色的激进的平等主义立场.这样极左的平等主义,尽管有理论上的魅力,但在现实中毕竟是一种幻像.  相似文献   
216.
《学海》2015,(3):207-216
日本于1889年颁布明治宪法,成为亚洲第一个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明治立宪和行宪过程中,日本宪法学产生并出现两种对立价值的分化——神权学派与立宪学派。神权学派的实质是神权国体和皇国史观的政治神学,立宪学派有政治宪政主义与法律宪政主义两种方法。日本二战战败后,在盟军最高统帅部的主导下制定了1947年日本国宪法。在从明治宪法向日本国宪法的剧烈转换中,神权学派被最终淘汰,战后日本宪法学在一系列辩论中建构起政治宪政主义与法律宪政主义两种范式,并且二者的差距在当今不断缩小。  相似文献   
217.
<正>《蕺山学派与明清学术转型》一书,收录于朱汉民主编的"岳麓书院国学文库"第一辑,为作者的博士论文的修订版,曾获得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奖项。本书共六章,第一章从生死、出处两大主题出发来讨论明清鼎革之际的刘门师弟子的学术与人生的关系;第二章从学术谱系、交游以及学术异同两方面阐明刘宗周蕺山学的建构,并从蕺山学的统合性、《人谱》与证人改过之学等方面来梳理蕺山学与蕺山学派的形成;第三、四、五章分别从张履祥与尊朱辟王思潮的兴起、陈确与形上玄远之学的没落、黄宗羲与蕺山学的继往开来三大方面来分析蕺山学派的分化;第六章以全祖望对蕺山学的承继与对蕺山学派的表彰作为讨论蕺山学派的终点。  相似文献   
218.
目前由于有些论者简单地把法兰克福学派的审美形式理论,归结于黑格尔主义以及西方形式主义本体论哲学美学,因此未能全面而深刻地揭示该学派审美形式理论的思想渊源.事实上,法兰克福学派审美形式理论根源:一是德国哲学传统的辩证批判精神,尤其是德国近现代哲学集大成者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批判精神,形成法兰克福学派审美形式理论的哲学基础;二是卢卡奇关于资本主义物化理论及他对商品拜物教的哲学批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期的人道主义思想及其对资本主义非人道性的深刻批判,奠定了该学派审美形式理论的人本主义思想基础;三是该学派批判吸收了西方近现代形式本体论哲学美学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形成了其审美形式理论的现代美学心理学与西方现代文艺形式创作的根源.  相似文献   
219.
晚明时期,桐城易学异军突起,形成了以方氏学派为代表的易学研究队伍.其开创人物为方学渐,他继承了宋易义理学传统,重在阐述人伦性命之学;其子方大镇一脉相承,但开始吸收象数易学理论;王宣、方鲲等人则潜心研究象数易学,推演河洛;方孔炤改变了其家学以义理为主的传统,走上了象数易学的道路,主张河洛即象数,易是一大物理,初步创立了用象数会通一切学问的理论.到方以智时集前人及家学之大成,主张虚空皆象数,倚数究理,以象数端几格通一切学问,建立了一个宏大的以《易》为主的哲学体系,创造了桐城易学的辉煌.  相似文献   
220.
19世纪以来西方自然法学派和实证法学派围绕德法关系的论争可以成为当下中国法治建设重要的思想资源,具有重要的法伦理启示.这种启示具体表现在:“恶法非法”和“恶法亦法”之争将有利于法律伦理基础的确立;德法有无联系相辩的必然逻辑是对法律运行的伦理规制;道德是否应该影响法律之歧见将使法律功能得以正确定位;对法律“形”“神”问题的不同关注将有利于法之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的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