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侯宝垣道长毕生弘道,德高望重,是我们道教的老前辈。侯道长秉承宿慧,年轻时即萌发皈道之念,后皈依道教全真龙门派。1950年旅港与其他道兄筹建香港青松观,专心修道。侯道长精通斋醮科仪并致力于弘扬道教文化,自1981年起先后在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地设立青松观海外道场,阐扬道教。香港青松观在他的领导下,积极开展教务,举办各种福利事业,回报社会,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为传扬道教培养人才,于1992年创办了“香港道教学院”,聘请内地一些道教学者讲学,以增进道谊。内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2.
每年的圣周五,圣教会都有一个特别的礼仪安排:即以极为隆重、庄严的礼仪行动来纪念主的苦难圣死。我们知道圣周五这一天的礼仪重点有三:即圣道礼(大祈祷)、朝拜十字架和领圣体利。此三者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朝拜十字架,因为耶稣正是藉着此十字圣架,甘心情愿替我们世人承担罪债,并通过十字架的奥义,带给我们四旬期高潮的真正皈依一一Mr于罪恶,净化心灵,活出丰盛的生命来!在今天的圣经中,依撒意亚先知将耶稣甘愿承担众人罪债,反而被众人遗弃的情形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读来内心感受到强烈的谴责。我们先来看一看耶稣的形象:‘他…  相似文献   
13.
歌剧《泰伊斯》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歌剧中抒情歌剧的典型代表,其中的罪感和救赎精神不再是基督教义中原初的含义,而是表现了西方民族用基督教对整个东方民族的拯救,体现了西方对东方的控制欲和窥探欲。《泰伊斯》中的音乐作曲家直接采用异国曲调,音乐特征符合学者所总结出的西方表现异域作品中音乐的固定模式,舞蹈动作设计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圣周六,就在我即将皈依天主教会的时刻,有人对我说:“哇,你坚持了十一年半!”我苦涩地笑了笑。我和马克结婚也是十一年半了。在大部分时间里,我不仅是一位坚定的圣公会信徒,而且也热忱祈祷马克也成为圣公会的一员。现在我坐在复活节前夜的黑暗里,我不停地回想着,我是不是该放弃呀?  相似文献   
15.
本探讨了宗教皈依的类型和特殊体验,并结合精神分析学派中弗洛伊德、荣格、弗洛姆、弗兰克尔的心理学思想对“皈依”进行了分析,以此解读宗教皈依的心理意义。  相似文献   
16.
心观 《法音》2007,(5):47-48
佛法大海,渐次而入。从皈依三宝,到发心出家,经过剃发,受十戒,乃至圆满具足戒,这是一个渐次的过程。正如《多论》所说:“染习佛法,必须次第。先受五戒,以自调伏;信乐渐增,次受十戒;善心渐增,然后受具。得法味故,好乐坚固,难可退败,不破威仪。一时受者,反上失次,又破威仪。如游大海,渐渐深也。”  相似文献   
17.
印度基督教     
晓望 《天风》2017,(9):63-63
印度共和国简称印度(India),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东北部同中国、尼泊尔、不丹接壤,孟加拉国夹在其东北部国土之间,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古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之间创造了印度河文明。公元前1500年左右,  相似文献   
18.
梁丽萍 《宗教学研究》2005,8(1):118-125
本文借助于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两种方法,对130名宗教徒的宗教皈依过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宗教徒的宗教皈依是一个渐进、单一的过程,并且更具有"内生型皈依"的特征,生活的压力、挫折或生命的危机状态不是促使宗教徒皈依的普遍因素,但功利性的欲求、心灵的空乏以及精神世界的不满足感是潜在涌动的促使教徒皈依宗教的内在张力.不同宗教信仰类别宗教徒的皈依历程具有一定的差异,而不同文化程度宗教徒的皈依历程则具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深信业果 依法行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诚 《法音》2007,(9):29-32,33-42
一、皈依内涵勿忘失,深信业果依法行我们皈依三宝,在皈依的仪式上要念:尽形寿皈依佛,尽形寿皈依法,尽形寿皈依僧。在皈依学处中讲到,乃至舍命因缘,也不能弃舍三宝。如法皈依三宝肯定能够保证一、两生不堕恶趣,但是不能保证千百生都不堕恶趣,也不能保证究竟解脱生死。我们希望生生世世不堕恶趣,乃至究竟解脱生死轮回,最关键的是皈依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天主教》2010,(3):49-49
教会4月1日纪念圣女玛利埃及(St Mary of Egypt)离开妓女行业,进入独居修行的奉献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