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正施道渊是清代初年江南地区著名高道。他一生致力于弘道兴教,成绩显著,对于苏州道教乃至江南道教的发展都作出过十分重要的贡献。施道渊是清代初年江南地区著名高道,全真、正一兼修,各有所长,声名远播。他主持苏州穹窿山,获清廷赐额"上真观",使穹窿上真观成为"吴中道院之盛"。他创立穹窿山道派,成为正一神霄支派,"从而使神霄派的历史延续至清,并传入台湾"。1他主持编修《穹窿山志》,成为著名的道教志书,为穹窿山和江南道教历史  相似文献   
92.
正第三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于5月20日至23日在人文底蕴深厚的山东大学举行。论坛聚焦"不同信仰下的人类共同伦理",来自国内外的130多位著名专家学者出席。尼山论坛组委会主席许嘉璐以《危机·期盼·伦理·责任:构建人类共同新伦理》为题,发表了主题演讲。5月21日下午,尼山论坛安排了以"多元信仰与共同伦理之中国经验"为主题的明湖高端对话。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中国基督教协会副会长兼总干事阚保平,在  相似文献   
93.
陶明选 《法音》2014,(6):47-50
正"篝火村村七佛柱,龛灯岁岁九莲山;愿分无尽光明烛,照彻灵台方寸间。"这是清代吴县人施源所编《黟山竹枝词》里的几句话,主要描述包括黟县在内的徽州地区佛教流行、香火旺盛之况。然而,明清时期徽州是否"尚佛"还存有一定的争议,本文以地方志、族谱、文集和文书为主要资料对此及相关问题进行必要的考述。一、地方志对徽州佛教习俗的记载明清时期的徽州包括一府六县(歙、黟、休宁、祁门、婺源、绩溪),这里曾孕育出举世瞩目的徽州文化,作为文献之  相似文献   
94.
唐君毅、牟宗三、钱穆皆以刘蕺山为宋明殿军,特别是唐君毅对其颇为推崇,熊十力则不以为然。他认为刘蕺山在政治上是非不分,在学术上逻辑混乱,存在以心为物、以“躯壳上起念”之情言纯善无恶之真意、于自然现实情感中言知善知恶之知等问题。熊十力的批判,误解之处甚多,蕺山之心并非血气心脏,意之好恶为隐微的道德情感而非感性欲望,而且他在反对以意为主宰、而应以良知为主宰时,反驳依据并不充分。当然,熊十力的批评亦有合理价值。熊十力对蕺山的低评应与其性格特质、所处时代相关,同时学术路向的不同、对于东林党的整体反感也是影响其作出较低评价的原因。  相似文献   
95.
自矜者不长     
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中记有这样一段轶事:肃王和沈元用一起奉命出使,寄住在燕山的愍忠寺。空闲时无事可做,就一同游览寺院,偶然发现一块唐朝遗留下来的石碑,文辞非常优美,共有三千多字。元用记忆力很强,于是将碑文朗诵两遍,肃王边听边走,好像全不在意的样子。元用回到住宿的地方,想要炫耀自己的才能,就拿笔将文章默写下来,记不起来的就空着,一共缺了14个字。肃王看了,就拿起笔把他所缺的字全部  相似文献   
96.
瞿春生  徐荣 《中国道教》2001,(2):55-55,54
回头山,原名张举头,发脉于太平山,坐落在江西武宁县横路乡新溪村白石匣;海拔800余米。是一处历史悠久的道教圣地,又是一座风景秀丽的胜境名山。回头山佑圣宫,起源于宋宁宗嘉定17年(公元1224年),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年)兴建宫观,名为佑圣宫。延于清嘉庆二十五年,以山主汤汉山为首重新扩建为八字门楼,上下两殿,左右厢房,以及观音堂。附建有炼丹亭、惜字亭、邓九亭、钟鼓二楼和巡山殿。章真人多次来此山修炼,遂改名为回头山。其建筑面积约3200平方米。历经700多年,宫观几度举废。从1981年以来主体建筑佑圣宫修复一新,1994年,武宁县人民政府将该…  相似文献   
97.
5月30日至6月1日,中国道教协会领导深入四川地震灾区,先后走访了多个道教宫观,考察灾情,听取汇报,慰问受灾的道教界人士。5月30日,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副会长张继禹、黄信阳,秘书长袁炳栋等在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四川省道教协会会长唐诚青和四川省、  相似文献   
98.
圣境山地处湖北荆门市西北 1 1公里处。这里山势峻峭 ,山峰逶迤连绵 ,常年被森林植被覆盖 ,空气新鲜 ,山色秀美 ,素有“小武当”、“小庐山”之美称。置身于这美丽的风景之中 ,不少文人墨客感叹不已 ,触景情生。清初诗人吴中任登圣境山 ,为此处景色所迷 ,禁不住留诗赞道 :“蛇行鸟道精危峰 ,携手入出深万重。触目遥岭天外落 ,白云舒卷为装容。云日行空与荡摩 ,奔腾一气小山河。耸身直在青霄上 ,花坞丛中白鹿多。”圣境山还是道家的圣地之一。相传道教玄武 (即真武大帝 ) ,在 1 5岁那年 ,告别父母 ,离开家乡 ,前往深山幽谷访求修仙之道。他来…  相似文献   
99.
《中国宗教》2012,(9):46-48
位于东海之滨的天台山,方圆八百里,山有八重。连绵起伏的山峰,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因为顶对天上的三台星宿,所以名为"天台"。天台山南麓的桐柏山,峰崖耸立,流水潺潺,中国道教自古将  相似文献   
100.
石堂山普济宫位于河南省内乡县乍岖乡白杨村。石堂山海拔460米,因山腰有洞状如石堂而得名。普济宫座落在山东麓之坳地,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周围秀竹环绕,林木葱郁,泉水四季长流,风景宜人。普济宫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始终香火缭绕,游客不断。根据明嘉靖《南阳府志》,明、清、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