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甘肃南部为道教发祥地之一,平凉的崆峒山相传为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处,天水玉泉观为元代邱处机之徒裔梁志通修真处,西和岷郡山为宋代著名道士萨守坚登仙处,而仇池山则同战国至汉初神仙家所说的著名仙人仇生有关。乾隆本《西和县志》“仙释”部分列有二人,一为仇维,一为萨真人。萨真人,原被误为“唐时人”,我已考定为北宋末年著名道士萨守坚,新编《西和县志》已采用之。今对仇维作一考索。乾隆本《西和县志》云:仇维,周时人,居仇池。池为三十六洞天之一。后仙去。山又名仇维。康熙朝编《西和县志》(省图书馆有胶卷)中没有关于仇维的记载。宋代编…  相似文献   
132.
五台山原为紫气仙人所居,故在东晋以前称为紫府。其山五恋巍然,迥出群峰之上。所以,在元魏正光元年(520)之前,名曰五峰山。又因五峰耸出,顶无林木,如垒似台,因此,在北齐河清三年(564)以前。  相似文献   
133.
宋代浙江地区是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佛教、道教最兴盛的地区之一。当时的浙江,山川秀丽,风景优美,宫观林立,钟磬相闻,真人辈出,道藏宏富,诚如《浙江通志·寺观》(卷二二六)所言:“五山十刹,隶浙者过半;而洞霄、金庭之属,久标灵迹;琳宫梵宇极盛焉。”为此。  相似文献   
134.
耶稣的伤痕     
陈蓉生 《天风》1994,(4):4-5
经文:路加福音24:39—40 我挑选这二节经文,乃是要让我们思想复活的主耶稣的手和脚上确实存留着被钉在十字架上的钉痕,并且在主肋下还有被兵丁扎过的枪伤。主耶稣复活之后,有一次特地向多马显现,并且对多马说:“伸过你的指头来,摸我的手;伸出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  相似文献   
135.
稠粳山老子庙,座落在四川省新津县城南,约三公里的稠粳山山巅。据唐《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天社山,在县南三里,在成都南百里。北枕大江,南接连巅,每益土有难,人多依焉”。又据宋《方舆胜览》载:“天社山一名稠粳山,为老子隐居之所”。该山诸峰拱卫,孤峰高耸,亭亭玉立。遥望如画屏,隐现于云雾中,故有新津十二景之一“稠粳出云”之称。  相似文献   
136.
鹤鸣山、一作鹄鸣山。在四川省成都市西外一百四十五里、大邑县西北二十五里的鹤鸣乡三峰村境内。因山形似鹤、山藏石鹤、山栖仙鹤得名,自汉至今,沿用无改。据《三国志》、《后汉书》、《魏书》等书载的东汉顺帝时天师张陵创建五斗米道,即中国道教的发源地。这里有参天蔽日的葱笼古柏;清脆悦耳的啁啾鸟声;长流不息的滔滔龙津;三面环水,双溪合流,俨如飘佇在荡漾碧波中的一座仙岛,或四周绿绕的天城。山之古观,据明代左翘《鹤鸣山记》载:“始建(结庐)于汉安徵士张道陵”,其后迭经兴废,永乐时。又两建醮坛,御赐药物经卷,嘉靖朝,再次醵金增饰,置产数百亩,以继往来宾客,清代以降,更建文昌等殿,至文化大革命前夕,拥有太清(老君)、天师、紫阳、文昌、迎仙等一百多间观宇殿堂,建筑面积达二二○○平方米。  相似文献   
137.
叶法善生卒年辨析 唐世特重道教,道士叶法善即以阴阳、占繇、符架之术屡受诏于高宗、武后、中宗三朝;玄宗先天二年(713),甚至被拜为鸿胪卿,是唐史上颇为显赫的宗教人物。但史书有关其生卒年的记载却相当混乱,乃至错讹;今人著述,多莫衷一是。试作辨析并考证如下: 《旧唐书》卷一九一“方伎传”:“法善生于隋大业之丙子,死于开元之庚子,凡一百七岁。八年卒。”按,“隋大业之丙子”即大业十二年(616);  相似文献   
138.
宋代五山十刹寺制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宋政府的寺院管理中,五山十刹是等第最高、朝廷干预程度最强的一类官寺;其详细记载见于明清文献.学界或有视其为信实的材料并据以立论,而本文通过详细考证,认为这些记载是真伪参半的,并就禅院五山十刹制在宋代政教关系中的意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9.
姜国 《中国道教》2004,(5):54-55
黑龙江省巴彦县骆驼砬子山顶有一座玉皇庙。这天,庙门一开,从中走出来一位四十多岁,肩挎青布兜子,身着灰布大褂,脚穿布底黑鞋的道士,他叫赵春霖。赵春霖,又名赵老道,1889年生于巴彦县张家店屯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曾读过四年私塾,后因家穷,中途辍学。为养家口到地主家扛活,一干就是十余年。在其长时期的雇工生活中饱受辛酸,倍遭欺凌,因不堪忍受地主的剥削和压迫,遂产生了“脱离红尘”的念头。31岁时,愤然离家,来到骆驼砬子山玉皇庙,当上了道士。赵春霖加入道教后,他心不旁鹜,目不邪视,一心读经,修身养性。然而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  相似文献   
140.
李训昌 《现代哲学》2017,(5):141-147
程朱王刘之辨是明末清初学人论学的一大节目,黄宗羲作为心学主将之一,也参与其中。宗羲程朱王刘之辨的最大特点,在于他以阐发蕺山之学为主要目的:会通王刘,借阳明学以申师说;贬抑程朱,又借朱子之语以封攻诋蕺山、阳明者之口舌。黄宗羲此论,虽在借古人之说以申己义,却也遮蔽了其师的甘泉渊源,使蕺山晚年对理学和心学、甘泉学与阳明学的综合,折入阳明心学一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