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求那跋陀罗所译《楞伽经》专以"一切佛语心"为其品名,意在以"心"立经所宗。素传达摩以此四卷《楞伽经》传法,亦属以此"心"播宗。及至后世法裔慧能转依《金刚般若经》为其宗经,禅宗"心要"稍有"变化"。考及《楞伽经》所说"心"义,实摄两端,以梵语词观之,即作h?daya与citta。由此二者不同,亦可见作为后期大乘经典的《楞伽经》融合如来藏思想与唯识思想的特点。  相似文献   
272.
杨简接续和光大陆氏心学,以"心"为本,将"心"之范畴彻底化、圆融化,建立了完全意义上的心本体学说。杨简认为,本体之心是人人之所自有而又超越个体和时空的宇宙本根。它本然自足而自明自神,虚明无体而范围天地,发育万物,贯通古今,自善自仁。杨简心之本体具有六个特性,即内在性、超越性、神明性、虚而无体性、感通天地万物之性和道德伦理性。通过对"心"本体的阐释,杨简抛弃了陆氏"沿袭之累",继承陆氏又超越陆氏,因此,走向彻底的唯"心"论。  相似文献   
273.
本文以贵州学者孙应鳘<淮海易谈>为例.探讨当时学者如何以心学思想诠说<易经>,冀能由是得窥明代王学与易学之间的互动关系,应鳌自青年时代起,即与王门后学广泛接触,其所作<淮海易谈>一书,在原先的朱注框架、图书概念、解<易>方法中,却将<易>理与心学巧妙结合,先论<易>者,心也,最终推衍出致知则得<易>的结论,明白可见其企图藉易学以彰显王学价值的用心,应鳌之易学,始于朱子,却成于阳明,明代王学与易学之间的互动,可由是得见一斑.  相似文献   
274.
罗钦顺对自然界"理"、"气"范畴和理气关系的探讨及其对程朱理学的批评形成其"气本论"的理气观,所提出的哲学命题作为其整个哲学体系的立论根据构建了其哲学逻辑结构的理论基础.罗钦顺对人生界"心"、"性"范畴和心性关系的探讨及其对程朱理学的继承与发扬、对陆王心学和禅宗佛学的批判与排斥形成其"性本论"的心性观,所提出的哲学命题作为其整个哲学体系的论证主题构建了其哲学逻辑结构的思维重心.罗钦顺用人之"心"、"性"即自然之"气"、"理"作为统一其自然界之理气观与人生界之心性观的逻辑前提,但其哲学逻辑结构中阐发其论证主题的人生界之"性本论"的心性观与提供其立论根据的自然界之"气本论"的理气观存在着无法统一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275.
在阳明的众多弟子中,黄宗羲独推邹守益,认为姚江之学,惟江右为得其传,而"阳明之没,不失其传者,不得不以先生为宗子也"(<明儒学案>上册,334页,中华书局,1985年).为什么能得出这一论断?黄宗羲并没有给出有力的根据,只是概述守益之学得力于敬,言"道器无二,性在气质",反对"裂心体而二之"等等.实际上,除此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原因黄宗羲没有提到,那就是邹守益深刻地把握了阳明"良知说"的要义,以破"门面格式",做"实际学问"维护和发展了阳明的"良知说".  相似文献   
276.
温海明 《现代哲学》2008,(3):121-126
自<周易>开始,古代的哲人一直追寻心意与世界变化的融会贯通,力图把握心念与世界交汇的生发之"几".因此,中国传统形上学可以视为追求心物同源异构的心通物论.心通物论从揭示<系辞上>的形上学意蕴开始,研究心与物交融实化的过程,并视意念与世界的交融之境为人与世界的缘生结合点.心通物论的主旨之一是运世,亦即运世之化而不为世间之化所运.人的意念总是在面对物化的困境,所以必须"实意",使心念坚实,从己而不从物.运世之化的心通物论,便要揭示意向的境域本质,也就是意境作为关联交融之境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7.
278.
一心与六贼     
李安纲 《佛教文化》2002,(Z1):59-60
心为万物的主宰,三界唯心,心性三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佛不二,离心无佛。 要成佛,必得从心做起,一刹那也不能离开。不过,人心放逸,跳荡不安,仿佛猿猴攀缘不已,影响修道。因此,修道之始,便要“牢拴心猿”,使其归正。正心诚意之后,就要消除肉体感官之贪欲情识,以保障心灵的完善和整一。然而,对自己开刀,总是艰难的。只有“心猿”刚正,才可扫除“六贼”。  相似文献   
279.
何劲松 《佛教文化》2002,(Z2):38-41
稍稍接触过佛教的人都知道,唐代的大禅师们——诸如马祖道一、百丈怀海——很喜欢用“牧牛”比喻“治心”,即将牧童比作人,将“牛”比作“心”,或是将牧童比作“心”,而将牛比作“性”,以十牛比作修心的十个阶段。《景德传灯录》记马祖问石巩:汝在此何务?答曰:牧牛!同书记长庆懒安称自己在沩山三十多年不学沩山禅,但牧一头水牯牛。这些牧牛公案后来逐渐形成图卷,并由许多禅师依据图卷作成偈颂,从而成为图文并茂的禅门心法著作。  相似文献   
280.
王华平 《哲学研究》2021,(2):116-125+127
我们如何能够超出对他身的感知而达及他心?此即他心的达及问题。心灵理论(ToM)致力于解决达及问题,但它被批评为"最多只是描述了部分的读心过程"。近年来兴起的直接感知理论(DPT)主张他心是可直接感知的。一些人据此认为,DPT颠覆了ToM的"他心不可观察性"预设,成功地取消了达及问题。然而,DPT早期提倡者所援引的"读心的现象学"并不能消解达及问题。"巧知觉"概念是理解DPT的很好切入点,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出一个解决达及问题的方案,即他心是作为高层次特征为巧知觉所直接感知的。因此,DPT是一个可与ToM相互补充的适切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