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46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61.
赵必雄 《天风》2003,(10):13-13
“好撒玛利亚人”是耶稣所讲的著名的比喻之一(路10:25-37),它要回答的是有位律法师“谁是我的邻舍”的挑战性的质问。按字面而言,中国人是把它理解为住在自家附近的人家,而在犹太人是指居住在犹太人之中的外邦人。这显然是个不是问题的问题,这位敢于挑战耶稣的律法师显然是话中有话,而非指问通常意义上的邻舍。  相似文献   
262.
全真道的心性道德修养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真道吸取儒佛之精华,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心性道德修养理论和方法。本文探讨了全真道心性修炼的道德蕴涵;修炼心性道德的重要作用;心性道德修养的方法及心性道德修养力图达到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263.
宗炳从“澄怀”“会心”“神思”三个层面,对绘画意象创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发。认为绘画意象乃是画家在感通天地的过程中生成的心中之象,体现着生生不息的宇宙精神。宗炳重视以虚静的心态来领悟对象之神,由物我两忘走向物我俱一,并通过想象力来超越现实时空的限制,使主体心灵与宇宙实相浑然一体,由此进入澄明的涅槃境界。宗炳以《画山水序》将佛学义理引入艺术领域,既形成了独特的佛学审美向路,同时也反映了六朝绘画理论的自觉发展,在中国绘画史和美学史上皆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64.
曹峰  刘洋洋 《现代哲学》2023,(1):120-127
从“夜行”的解释史来看,其观念随着时代在变迁。将“夜行”释为“心行”,很可能是战国早中期心学思潮流行在道家的一种体现,而到了秦汉之际,“夜行”则表现为精神活动及其特殊效果。将“夜行”释为“阴行”,与以静制动的行为方式有关,体现了黄老道家行动理论中通过无形把握有形之理念,而这种理念正呼应了战国中晚期日益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时代需求。以“夜行”为代表的名词足以扩大成为一个概念簇,成为先秦思想史研究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265.
《孟子·告子上》有“学问之道无他,求放心而已”的论断,“求放心”也就成为中国哲学道德修养论中的“公案”。在孟子那里,“放心”是指因利欲熏染而不能始终“居仁由义”和不能自觉“居仁由义”的“个体之心”,但“放心”不代表“本心”“良心”的“丢失”,只是被“遮蔽”而已;“求放心”是自我主体性的自觉发挥,是“本心”“良心”的自我澄明,体现了“即工夫即本体”的工夫论特质。孟子论“求放心”是以善根本性为始基,以“性”“情”“才”(“四端之心”)的“三位一体”为内在逻辑,贯通生存世界中善恶杂陈的“实然”镜像与可能世界中的性善“本然”,挺立意义世界中道德判断和价值评判的“应然”,其本质是以“应然”的“求放心”工夫回归“本然”的性善世界。尽管先秦儒学并没有“工夫论”的具体概念,但其道德修养论对工夫论的有益探索,为后来宋明新儒学构建工夫哲学夯实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66.
陈壁生 《哲学动态》2023,(10):66-75
“天地之心”是《礼记》与《周易》中的一个概念。唐文明在近期的一系列论文中证明,天地之“心”是一个最高的主宰者,能够创生天地。吴飞反驳了唐文明的观点。回到经典中,详细考察经典中的“天地之心”,可以发现,在气论的背景中,天地之心是指人在天地之中的地位,即人得天地之气最清,所以贵于万物。在传统思想中,圣人德合天地,圣人之“心”,便是“天地之心”的体现。同时,圣人制作六经,使人贵于万物,而又敬畏天道,合于自然。在中国文明史上,正是因为“六经”的尊崇地位,中国文明始终在不断重新理解自然,并且在不断保持一种超越自然与回归自然的张力中前进。  相似文献   
267.
王华平 《哲学研究》2021,(2):116-125+127
我们如何能够超出对他身的感知而达及他心?此即他心的达及问题。心灵理论(ToM)致力于解决达及问题,但它被批评为"最多只是描述了部分的读心过程"。近年来兴起的直接感知理论(DPT)主张他心是可直接感知的。一些人据此认为,DPT颠覆了ToM的"他心不可观察性"预设,成功地取消了达及问题。然而,DPT早期提倡者所援引的"读心的现象学"并不能消解达及问题。"巧知觉"概念是理解DPT的很好切入点,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出一个解决达及问题的方案,即他心是作为高层次特征为巧知觉所直接感知的。因此,DPT是一个可与ToM相互补充的适切理论。  相似文献   
268.
李亚丁 《天风》1998,(7):2-3
经文:提前1:5,18—19;弗4:17—24 在这几处经文中,我们注意到有多处提到了“心”字,有“清洁的心”,“无亏的良心”,“无伪的信心”;还有“虚妄的心”,“心地昏昧”,“心里刚硬”等等。基督教是一个心灵的宗教,我们的信仰是非常讲求心性的信仰。作为一个基督徒则更应当注意一个人的良心。良心是一种看不见的东西,但确确实实是存在着的。  相似文献   
269.
南宋著名易学家赵汝楳,在其易学著作<易雅>与<筮宗>中,提出了以"系辞之情"论"吉凶悔吝"的易理观,以"心筮之妙"为"蓍筮之本"的占筮观.赵汝楳将兼具象数与义理两方面内容的易学传统思想与宋代理学思想相融合,力图将原始巫术性质的神秘主义纳入可控制可调整的道德修养的范围,从而表现出探索心灵与外物、道德智慧与卜筮象数之关系的努力,这也正是其思想文化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270.
求那跋陀罗所译《楞伽经》专以"一切佛语心"为其品名,意在以"心"立经所宗。素传达摩以此四卷《楞伽经》传法,亦属以此"心"播宗。及至后世法裔慧能转依《金刚般若经》为其宗经,禅宗"心要"稍有"变化"。考及《楞伽经》所说"心"义,实摄两端,以梵语词观之,即作h?daya与citta。由此二者不同,亦可见作为后期大乘经典的《楞伽经》融合如来藏思想与唯识思想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