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仪式崇拜与文化传播--古代书院祭祀的社会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书院研究注重于其教学、藏书功能方面,而对于祭祀活动及其社会意义,缺乏必要的关照。书院并非单纯的教学组织,应该是具有多重功能的社会组织。书院祭祀仪式中的符号崇拜和符号消费,展现了书院在传播社会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书院祭祀所体现的文化载体功能,表明了它作为社会组织在文化传播活动中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32.
2016年10月22日在北京举行,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中国孟子文化推广中心共同主办,国际儒学联合会学术委员会、中共邹城市委市政府、孟子研究院、孟氏宗亲联谊会、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山东尼山圣源书院、福建省孟子学堂、福建省孟子文化发展促进会、北京通州运河书院,以及北京孟子书院等承办,旨在进一步探索学术研究转化为社会民间应用的方式、方法以及教育、传播的载体,使“民本、仁政、性善、王道”等两千多年前就已自成体系的中国哲学思想,能够得到传承、传播与发展,营建一个秩序规范、人际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33.
余英时先生是一位著名历史学家,在史学界享有极高的威望,早年曾就读于香港新亚书院,师从著名学者钱穆先生。1955年,他到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后开始攻读博士学位,他的指导教师是著名学者杨联升教授,余英时后来也成了杨联升教授的高徒。早在余英时先生到哈佛之前,杨联升教授就已经是大名鼎鼎的汉学家了。但在1955年,即余英时到哈佛之前,他对杨联升教授的情况一无所知,甚至都不知道杨联升这个人,因此,  相似文献   
34.
李炜 《福建宗教》2002,(6):42-42
津浦县旧镇岩仔顶.又称紫薇山。宋元时有紫薇寺,明中期毗邻佛寺建书院.培养学者.据县志及石磷记载:在此读书中科甲有17人:林功懋、林策、林一新、林士章、林士宏、林汝昭、林一初、林一阳、林成纲、林楚、林士旗、林茂桂、蔡时鼎、刘霖及广东潮汕士子黄琮、黄文炳、张凤翼、张呜悟。魁星炫耀,誉满闽粤。紫薇学府以明嘉靖年林士章殿试探花及第为最,占尽风流。  相似文献   
35.
由尼山圣源书院主办、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协办的尼山论道.2010于8月26-28日在山东泗水圣源酒店举行,来自海内外的30余位代表和国内高校的40多名研究生齐集一堂,围绕儒学的继承与创新这一主题畅所欲言,为儒学在当代的复兴又增添了色彩浓重的一笔。此次论道正如中国社  相似文献   
36.
文利  王颖 《伦理学研究》2005,(2):112-112
2004年11月18日-20日,“中华美德与青少年道德教育”暨纪念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成立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房山良乡召开,会议由香港中大学新亚书院和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联合主办,来自韩国、台湾、香港以及中国大陆的五十多位学围绕着“中华美德与青少年道德教育”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37.
在二十世纪国学教育发展史上,二十年代创办的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和五十年代初创办的新亚书院是两个重要的代表机构,其主事者吴宓和唐君毅都怀抱着人文主义教育理念,但二者的教育实践却产生了迥异的结局。吴宓与唐君毅的个性差异、清华国学研究院与新亚书院的机构性质差异、在教育理想与现实生存关系的协调上以及时局的变迁是导致二者不同命运的几个重要因素。清华国学院走向解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非吴宓个人所能掌控。研究唐君毅与吴宓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并不是对二者进行简单的对比,更重要的是探索由清华的"转制"和新亚的转向所反映出的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及其对当前国学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38.
何培进 《天风》1995,(9):16-17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件后,随着日寇大举进攻,上海、南京相继沦陷,日机时常空袭九江。九江市的基督徒,遵守“爱人如己”的圣训,本着爱国爱人的精神,纷纷救助患难的同胞。 一、收容难民,免遭日寇屠杀 1938年夏。  相似文献   
39.
论王阳明与贵州少数民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阳明谪居贵州三年 ,与少数民族友好交往 ,创办龙冈书院 ,主讲贵阳文明书院 ,大力传播儒家文化 ,宣传心学思想 ,培育了大批黔中“夷汉”弟子。由此 ,提高了贵州少数民族的文化素质 ,促进了民族的团结和进步 ,给贵州民族地区的文化学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王阳明作为一代儒学宗师 ,在贵州的这些活动 ,充分体现了儒家文化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具体结合 ,凸显了阳明心学在广义文化学意义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