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6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水也有职称,完全是一种自然形成状态,并非人为的评定或赐予。  相似文献   
72.
意识障碍是严重脑损伤后面临的重要问题,目前对其基本概念的认识尚存不足.通过对国外研究的最新进展的分析,并结合自身临床实践,回顾了意识障碍各种概念的起源及分类,归纳了用于意识障碍评定的诸多量表,并根据其特点提出临床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73.
何先友  林崇德 《心理学报》2008,40(6):654-661
运用动窗技术探讨中文阅读中的边界效应及其消除的条件,包括3个实验。实验一探讨中文阅读中是否存在边界效应,结果发现,边界效应同样存在于中文阅读中;实验二、三探讨时间切分标记能否消除边界效应以及消除的条件,结果发现,只有当切分标记表示的时间在前一事件持续的时间跨度外时才能消除边界效应,如果切分标记表示的时间仍在前一事件持续的时间跨度内,则不能消除边界效应,本研究称此为事件持续效应。从本研究结果中可以得出,时间切分标记降低了主题转换句子所需要的认知加工能量  相似文献   
74.
"必要伤害"是在对不伤害原则理论缺陷的反思、挖掘和借鉴西方生态伦理学有关解决人与自然矛盾和冲突的伦理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的道德规范原则。它包括: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对自然界不得不做出的损害;人类为了自然的完整和稳定不得不对自身的权利做出让步、节制而造成的损害。"必要伤害"原则的提出,既丰富和完善生态伦理学的道德原则体系,又为人们的生态道德实践提供了有效的行为指导。  相似文献   
75.
安秋玲 《心理科学》2007,30(4):895-899
本研究以小学至高中阶段的青少年为研究对象,使用自我同一性状态客观测量的标准化问卷,对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发展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其中,初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同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在不同领域问表现出发展不同步的现象,人际关系领域发展比意识形态领域较早;另外,自我同一性发展受地区、性别角色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76.
现代中国人心理健康和谐观的理论构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阳泽  张向葵 《心理科学》2007,30(3):629-631
本文分析显示中国人的心理是自我的关系状态,中国人的健康是和谐状态,传统心理健康的本质是自我关系世界的和谐。基于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提出现代中国人心理健康的本质是自我关系世界的全面积极和谐,内容包括人自身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与意义世界的和谐。  相似文献   
77.
情绪状态对学生创造性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究了情绪状态对学生创造性影响的问题。被试为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初二的学生 2 2 0名 ,其中男生 10 4人 ,女生 116人 ,年龄 13~ 14岁。由于国外已有研究的结果并不统一 ,研究的方法也缺乏生态化效度 ,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教学现场实验 ,运用实际教学情境中的刺激来诱发学生愉快—难过情绪 ,以探索在教学情境中学生情绪状态对其创造性影响状况。研究结果表明 ,学生在愉快情绪状态下的创造性总体发挥水平显著高于难过情绪状态 (t=2 0 2 5 ,p =0 0 4 5 ) ,且主要体现在流畅性和变通性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8.
第三状态与心身医学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人类的生存状态可分为健康状态、疾病状态、第三状态3种类型。第三状态是健康和疾病的中介状态,又称亚健康或次健康、灰色或游移状态,实际是心身疾病的潜临床或病前状态。  相似文献   
79.
龚群 《现代哲学》2001,(4):105-109
让·雅克·卢梭(1712—1778)是一个以自己的思想和精神影响了一个时代的人。18世纪的法国发生的震憾欧洲,尔后又影响了世界的法国大革命,是与卢梭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但卢梭又是一个思想并非前后一贯的思想家。人们一般认为,他的前期思想与后期思想并非一致。写作《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以下简称《论不平等》)的卢梭与写作《社会契约论》的卢梭在某些基本立场上可能  相似文献   
80.
健康行为的建立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1 健康的概念1978年WHO在阿拉木图宣言中附有关于健康的定义 ,指出健康不仅是人体的生理健康 ,而且必须包含该人在当时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环境都处在一个较完满的状态。从现代的健康概念中可以看出 ,健康至少应包含 4个层次[1] :(1)生理健康 :是健康的基础 ,指人体结构完整 ,生理功能正常 ;(2 )心理健康 :以生理健康为基础 ,并高于生理健康 ,主要的指标为 :具有同情心和爱心 ,情绪稳定 ,积极向上 ,具有责任心和自信心 ,热爱生活 ,和睦共处 ,善于交往 ,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知足常乐等 ;(3)道德健康 :中国是礼仪之邦 ,我们主张道德健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