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采用问卷法对2436名四至九年级留守儿童进行调查,以考察歧视知觉与行为适应(亲社会行为、不良行为)的关系以及个人成长主动性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歧视知觉负向预测亲社会行为、正向预测不良行为;在此关系中,个人成长主动性有中介作用,歧视知觉部分通过削弱个人成长主动性进而影响行为适应;个人成长主动性也有调节作用,随着个人成长主动性水平的提升,歧视知觉对亲社会行为的抑制作用加强、对不良行为的消极效应减弱。  相似文献   
82.
汉、蒙、哈民族初中生早期问题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成菊 《心理科学》2007,30(5):1243-1246,1210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以甘肃省652名汉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初中生为样本,考察了民族初中生早期问题行为的特点及其与家庭教育的关系。结果显示,汉族聚居区的汉族初中生在早期问题行为的6个因子上均值均接近或超过"稍有问题"的临界值,为本研究中的各民族之首。与哈族、蒙族相比,汉族家教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更多、更严重;与同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的汉族比,汉族聚居区家长的家教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更为严重。相关不当家教方式对初中生早期问题行为的影响效应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83.
初中生元认知阅读策略训练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向阳  戴吉 《心理科学》2007,30(5):1099-1103
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运用自编的元认知阅读策略训练教程对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的初二学生进行了训练。结果表明:(1)对初中生进行元认知阅读策略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其阅读理解成绩;(2)对普通中学初中生进行元认知阅读策略训练的效果优于对重点中学初中生进行训练的效果。  相似文献   
84.
白伟光 《法音》2014,(6):58-60
正未富先老,"未备先老",中国作为人口大国,老龄化的形势十分严重。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人的37%。而且预计,今后我国老年人口还会以年均800万以上的规模激增,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的老人将达到4个亿。那时16亿人口中老人就会多达31%。因此,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有效应对人口老化,已成为重大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85.
观阶段农村初中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多数孩子出生后父母就外出打工,把教育抚养孩子的任务推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留守儿童”现象严重。这些年迈公婆的教育理念远远跟不上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只一味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导致学生产生“小皇帝”“小公主”思想,这就给学校教育特别是班主任工作带来新的压力。因此,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6.
一、从心理着手。矫正扭曲的心理 1.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对本班的留守儿童有充分的了解,知道他们的家庭背景、人际关系、性格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学习动机和态度。为他们建立起心理健康卡,留意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并作详细记录,对他们不正常的行为表现及时干预,正确引导,并进行有关心理辅导,给他们更多的心灵关怀。  相似文献   
87.
为探讨初中生羞怯、疏离感、班级心理环境和手机依赖的关系,采用羞怯量表、青少年疏离感量表、班级心理环境量表和手机依赖指数量表对山东省两所学校的1077名初一至初三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羞怯显著正向预测初中生手机依赖;(2)疏离感在初中生羞怯与手机依赖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班级心理环境对中介效应的后半段路径起调节作用,高班级心理环境会缓解疏离感对手机依赖的影响,但在极高疏离感水平下,高班级心理环境反而会加剧个体的手机依赖水平。研究有助于了解羞怯对手机依赖的复杂影响机制,对预防以及减少初中生手机依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8.
以1368名农村留守儿童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检验心理韧性、同伴依恋的链式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农村留守儿童负性生活事件与其心理健康呈负相关关系,心理健康在性别、民族、年级和父母外出状况上差异显著;(2)农村留守儿童负性生活事件不仅能直接预测其心理健康,而且还通过同伴依恋、心理韧性发挥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9.
为探究留守儿童心理虐待与攻击行为之间相关关系,采用修订后的儿童心理虐待量表、留守儿童心理弹性问卷、SCL-90中的人际关系敏感分量表和Buss-Perry攻击行为量表对754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心理虐待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对人际敏感和攻击行为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2)心理弹性和人际敏感分别在心理虐待与攻击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心理弹性和人际敏感在心理虐待与攻击行为之间起到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0.
该研究为了考察农村留守老人感恩、情绪智力和自我和谐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采用问卷法调查了153名子女打工在外的农村老人。结果表明:(1)农村留守老人的感恩和情绪智力水平较高,自我和谐程度偏低;(2)自我和谐在健康状况上的主效应显著,健康状况与子女联系状况的交互作用也显著;(3)感恩与农村留守老人的自我和谐呈显著负相关;(4)情绪智力在感恩与自我和谐的关系中发挥着部分中介效应;(5)情绪智力不是调节变量,不会显著影响感恩与自我和谐之间关系的强度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