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1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98篇
  111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901.
研究采用单探测变化检测范式,探讨了三维图形在视觉客体和空间工作记忆中的存储时程。实验一的三维图形由不同颜色、形状组成,实验二的图形由不同颜色、图案组成。两个实验的结果均发现:被试的正确率随刺激间隔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 空间工作记忆任务的正确率显著高于客体工作记忆任务。研究结果表明,视觉刺激消失后,不论是客体信息还是空间信息,均随间隔时间的延长而逐渐衰退,且客体信息衰退的速度比空间信息快。总体来看,三维图形的客体和空间信息在视觉工作记忆满负荷条件下能保持大约3~5秒的时间。  相似文献   
902.
自然态度从客观空间的假定出发,但却得出了怀疑先天盲人的空间构造能力的结论,这是一个自相矛盾的结果。心理学依据实验消除了自然态度的怀疑,但由于分享了自然态度的前提,最终走向了理智实在论的结论,这也与其理论前设相矛盾。梅洛-庞蒂从生存论意义上的"我能"出发超越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对立,但并没有完成对客观空间构造过程的说明。胡塞尔晚期空间思想中的"阻抗"概念为处理空间构造难题提供了新的路径和启示。"阻抗"让梅洛-庞蒂的"我能"变成"我不能",让内在性意识中的自我遭遇到他者。客观的三维空间由此得到构造,而伦理的维度恰恰就蕴含在自我与他人的内在张力和意向冲突之中。  相似文献   
903.
习惯的空间术语对空间认知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Levinson开创的旋转观察者的实验范式,考察了习惯的空间术语对非语言空间认知的影响。被试是南方和北方的大学生。结果表明,南方大学生和北方大学生在非语言的空间操作任务上所使用的参考框架存在显著差异,南方大学生更多地使用以观察者为中心的相对参考框架(前、后、左、右),北方大学生更多地使用以太阳升落和地球磁场为参照的绝对参考框架(东、西、南、北)。这种参考框架使用上的差异与他们习惯的空间术语一致。上述结果表明习惯的空间术语对非语言空间认知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04.
儒家美学思想与中国电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化中的美学精神,无论是儒家美学思想、道家美学思想,还是佛家、法家等美学思想。对包括电影在内的中国文学艺术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儒家美学,提倡“文以载道”,强调美与善的统一,“文质彬彬”的审美观,注重发挥文艺作品“兴”、“观”、“群”、“怨”的社会功能等对中国电影的影响深远。从积极影响来看,它对艺术家们的电影观念、艺术追求和美学风格的最大滋养,一方面是“文以载道”、“经世致用”的价值趋赴,以及情理统一、美善共体、内外交融的圆整叙事;另一方面,则是其原始人道主义、忧患意识、救世情怀以及救天下之溺的道义承担所撑起的积极人世精神。  相似文献   
905.
本文综述了罗倩博士及其同事在近年来开展的情绪研究工作。他们通过认知行为和脑成像技术(包括fMRI、MEG), 系统考察了情绪刺激的自动化、优先加工的神经机制, 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研究内容:(1)阈下情绪加工(相对于阈上水平)的神经机制; (2)参与情绪加工的脑区之间的动态时空关系及功能联结; (3)情绪与注意之间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906.
科技的进步让人们都有可能参与艺术设计,而跨界设计也成为一种艺术设计的常态。其中,建筑空间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是当下热门话题。以新媒体技术为手段,以空间为媒介,它们二者结合形成全新可视化的视觉空间,这是二者内在因素相互关联的必然结果。二者的融合与重塑能为人们营造健康舒适的建筑空间,提供生活便利。通过对当下融合的新媒体艺术及其特征的阐述,了解当下新媒体技术对艺术的影响,进而阐释建筑空间与新媒体的融合及重塑实践,以期为未来的空间视觉艺术设计研究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907.
公共空间类别众多,不同公共空间的性质决定了绘画语言在其中融入的具体形式。但本质上来说,绘画语言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以弥补、延伸、导向、平衡四个方向为主,这是因为绘画语言在公共空间中的功能相对固定。要想发挥出绘画语言的积极作用,创作者就需要保障目标创作与环境所需高度和谐,创作手法和场所效应高度统一。简言之,就是绘画语言需要与公共空间的实际所需保持一致,才能达成良好的艺术再塑局面。  相似文献   
908.
胡阳 《美与时代》2023,(9):36-38
近百年来,架上绘画不断受到来自外界的挑战,油画作为其重要组成形式之一,在绘画媒介的创新和使用上出现了许多新的可能性和演变。这种创新和演变,主要体现为对材料和展览形式的探索以及创作思想上的转变。从油画的发展与变革入手展开研究,分析油画如何实现二维到三维的跨越,以及如何打破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壁垒向空间范围进行延伸。  相似文献   
909.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全龄化的社区养老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由于大部分老年人还是居住在老旧社区,社区的居住环境,尤其是室外公共活动空间的改造问题受到了普遍的关注,这与近些年来我国存量住房改造的方针不谋而合。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城镇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公共活动空间不足、代际共享空间及功能性设施缺乏。从全龄化的视角出发,通过对老旧社区公共空间环境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全年龄段人群的生理与心理活动特点及空间需求等问题进行研究,从空间、交通、设施、文化等方面提出更新设计研究的策略,希望促进城镇老旧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910.
路径整合指通过自身运动信息对自身位置进行更新的过程。本研究使用头盔式虚拟现实系统和分段式迷宫, 在两个实验中检验在同样布局的外出路径上重复地进行路径完成任务是否会改善被试的反应表现。实验1中的外出路径具有相对较简单的空间布局, 实验结果表明, 男性和女性被试均在反应时、位置误差、角度误差上表现出了学习效应, 即第二次在同样空间布局的外出路径上进行路径完成任务时的表现比第一次有了显著的改善。实验2中的外出路径具有更复杂多样化的空间布局, 而实验结果表明, 男性和女性被试均在反应时和比例位置误差上表现出了学习效应, 但是路径更复杂时要求更多次数的重复才可以提高路径整合成绩。这些研究结果为路径整合能力训练的可行性提供了初步的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