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人类学习的主流观点认为学习主要发生在编码阶段,记忆提取本身并不产生和促进学习。但最近多项研究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们发现,在学习过程中,记忆提取更能促进学习内容的长时保持。本文首先对记忆提取促进学习的实验证据做简要梳理;之后重点介绍关于记忆提取促进学习的多种解释机制,主要包括:侧重于从理论机制层面解释的记忆失用新理论,强调内在精细机制的精细提取假设,以及解释保持间隔(长、短)与学习方式(重复学习、学习-测试)交互作用的基于分布的二分模型;文章最后分析了当前研究记忆提取作用实验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强调应从多角度揭示记忆提取练习促进学习的机制。  相似文献   
42.
在宗教学上 ,因“用”而信是指信者认为其有用而信 ;因“信”而信是指信者认为其真实而信。从清末中国士大夫的宗教观的流变看 ,单纯强调宗教是否有用的问题 ,而忽视其是否为真的问题 ,必然会影响宗教信仰的坚定性。  相似文献   
43.
《管子·心术上》中"因"的独特性在于,其于显题化的进程中伴随着哲学化的进程。有别于认识论的解释向度,本文以为,此篇的核心范畴"因"意在叙说一种施政的模式,它以因应之道系统地演绎早期道家的无为、不言之旨,它关切的是"无为之为"和"不言之言"的现实性原则。"因"的哲学化与显题化象征着"无为"、"不言"原则同政行(一种为)、政令(一种言)相衔接的一种理论形态,它实质地关乎某种政治哲学,当然也在治国与治身的相关性中容纳了心性的成分。"黄老独盛,压倒百家",其所以能压倒百家即在于作为黄老之精华的稷下道家,其所以为精华又在于"因循为用"的精义。在思想的逻辑上,它延展性地诠释《老子》,齐学之于老学既一脉相承又叠置了新的意涵,思想的生命力耀动于其间;在现实的逻辑上,它应运而生,适为一种大国的愿景储备潜能。  相似文献   
44.
在儒道关系问题上,陈景元从本末体用角度出发提出了道本儒末与道体儒用两层关系模式,在对儒学思想进行理性批判的基础上,站在自家文化的立场上对儒学思想进行了有意识地选择和融通。这种儒道融通思想在陈景元的思想中具有政治意蕴,他主张以自然无为之治道精神来规范儒家以仁义礼为核心的纲常名教,对儒家的经世致用思想在理性批判的基础上实现了互补性地思想整合。  相似文献   
45.
在朱子性情关系的多重分析中,性善论只是一种假设。此种假设体现在“性体情用”原则中,体现在“心统性情”关系中,亦体现在“心贯已发未发”命题中。此种假设在朱子哲学中是可能与必要的。对于朱子性情关系中的性善论假设进行剖析,有助于为研究朱子哲学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6.
《学海》2016,(3):124-131
用脚投票是当今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也是造成广泛存在的国际不正义的一个重要原因。围绕用脚投票问题的一个核心争论在于用脚投票者是否对其母国负有特殊义务。内在价值论对这一问题做出了肯定回答,但这种回答本身并不能否定用脚投票的正当性。在根本上,用脚投票的限度取决于两组关系,即自由与正义以及应得与平等的关系。当前,用脚投票是一种事实上的自由,而这种事实上的自由要成为一种规范性的自由,必须以正义为前提,即用脚投票须受到正义原则的调节。主张用脚投票须受正义原则调节,意味着不承认自然天赋属于应得,这是罗尔斯"差别原则"的前提。但用脚投票的伦理限度不是差别原则,而是平等原则,只有当其有助于促进国际平等时,用脚投票才具有正当性,才是一种规范性的价值。  相似文献   
47.
要想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解决好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国家之间、当政者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而且也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儒家的“天人合一”、“仁民而爱物”、取之有度,以及“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理论,对于解决人与大自然及世间万物共处共存、和谐发展的问题,无疑是大有益处的。今天,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于自然生态的保护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但也决不可忽视了儒家生态观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8.
"心"、"意"、"识"三者在佛教的概念和范畴中十分重要。它们既是佛教法相的核心名词,又是深入佛教法相的重要关口,对之进行贯通古今、综合教内教外观点进行诠释十分必要。本文首先以《说文解字》为主探究文字本义,说明佛教传统中赋予三者的内含是在同其本义相符基础上的引申;其次以玄奘法师所译论典说明传统佛教对三者的理解;最后以"体"、"相"、"用"分析三者,通过建立第九识而对三者进行新的定位。  相似文献   
49.
关于开始或者持续用药提供患者用药信息,对决策的影响是未知的。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评价对开始或继续提供药品的决策的影响,提供相应的药品信息可能会给患者带来的利益和/或危害。  相似文献   
50.
正"仙宗十友"是五代以降的古代文人,出于对活动于初盛唐时期的司马承祯、李白等十位文人群落的追慕而提出的一个称美性质的范畴,他们并未活动于同一时期。"仙宗十友"在各自领域都取得了不同的成就,同时他们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同向文化符号︱︱就是跟当时作为国教的道教有着十分亲密的关联,这使得他们成为后人视野中鸟瞰盛唐气象的一个表符。仙宗十友是五代以降的古代文人,出于对活动于初盛唐时期的司马承祯、李白等十位文人群落的追慕而提出的一个称美性质的范畴,他们并未活动于同一时期。"仙宗十友"在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